目录名称:政策文件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16日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气象局、市统计局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市政府同意市气象局、市统计局《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9月11日

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

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气象局市统计局 2013年9月6日)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2〕94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气象局省统计局关于开展气象现代化指标进程监测评价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71号)、《江苏省气象局、江苏省统计局关于开展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指标进程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苏气发〔2012〕8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施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依据

按照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指标要求,在广泛调研市内外相关情况,认真分析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差距,征求相关部门及专家、管理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市情特点,制定南通市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监测评价工作以该指标体系为依据。

二、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范围和指标体系内容

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范围为市和县(市、区)两级。

指标体系包括五大体系十七项指标,涵盖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气象科技与支撑保障等气象工作的主要方面。具体为现代气象观测体系5项、气象预报体系4项、气象服务体系4项、气象科技体系2项、支持保障体系2项(详见附件2)。

现代气象观测体系(权重为22)。该体系指标主要反映陆地、沿江、近海气象观测、大气垂直观测、交通、农业气象观测、大气成分气象观测设备先进性和自动化程度、气象观测时空分辨率、观测信息收集分发能力及对气象(包括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同时,台站的建设保证观测环境观测数据准确性、代表性和连续性。

气象预报体系(权重为26)。该体系主要反映社会最为关注的今明两天晴雨、最高最低气温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和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的时间。

气象服务体系(权重为24)。该体系主要反映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博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绿色通道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网络建设程度。反映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地方气象防灾减灾机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部署和考核体系等方面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备率,气象科普知识及气象灾害预警防御基本知识普及程度,以及党委、政府、气象高影响行业及城镇和农村居民对气象服务的满意程度。

气象科技体系(权重为14)。指标主要反映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气象科技成果应用能力、气象科技研发能力,体现气象业务发展潜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气象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现代化水平。

支撑保障体系(权重为14)。指标主要反映气象现代化发展所依赖的资金、科技与人才等重点资源情况。地方与中央财政经费支持比反映地方与中央投入的匹配支持力度和协调性。同时也反映我市气象台站建设依据“一流台站”的建设标准,建设既能保证气象现代化业务承载的需要,又能满足气象工作的环境舒适要求。

三、气象现代化监测方法

对气象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的评价,采用综合加权评分和百分制的监测方法,即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并依据单项指标实现程度和对应权重测算得分,计算综合总分,来评价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状况。单项指标和总分测算方法为:

单项指标得分=实现程度×权重(0≤得分≤权重)

总分=各单项指标得分之和(0≤总分≤100)

单项指标实现程度计算:

正指标(如气象观测自动化率)实现程度=(实际值÷目标值)×100%

逆指标(如观测信息传输时效)实现程度=(目标值÷实际值)×100%

实现程度值大于100%时,按100%计算。

单项指标实际值计算依照指标体系说明所列的计算公式(方式)计算得到。

根据指标总分开展综合进程监测,测算在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综合评分达到90分以上,单项指标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即为“基本实现”。

四、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工作分工与职责

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工作由市气象局、市统计局牵头组织,联合组成工作组,联合工作组设在市气象局,承担组织实施进程监测的各项具体工作。工作组根据指标体系要求负责市级相关指标数据的收集处理,对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抽查与复核,审核认定全市及各县(市、区)数据,整理计算各指标实际值及总体实现程度,编写全市进程监测评价报告,并及时报送省级工作组。同时,指导各县(市、区)规范开展进程监测工作。

各县(市、区)气象局、统计局联合组成工作组负责收集并向市级工作组上报本地监测基础数据。

市、县(市、区)工作组负责搜集整理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推进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进程中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困难及进程监测工作情况等信息,并及时汇总上报省级工作组。

五、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

气象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价工作自2013年起,每年对全市及各县(市、区)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总体实现程度按以下程序进行监测评价。

(一)每年2月底前,县(市、区)级工作组收集整理本地上年度指标体系相关数据,以书面和电子格式上报市级工作组。

(二)每年3月底前,市级工作组收集本级上年度指标体系相关基础数据,审核、认定分县(市、区)上报数据,编写本市进程监测评价报告,以书面和电子格式上报市政府和江苏省气象局。

(三)适时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监测评价结果,引导各地明实情、找差距、求实效,并向社会公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果。

六、相关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进程监测评价工作。到2016年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是市委、市政府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明确目标。用具体指标数据量化跟踪进程,推动建设,也是对各地落实工作的引导和检查。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进程监测工作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在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做好进程监测工作,求真务实,保证数据真实反映进程。

(二)建立健全进程监测评价工作机制。进程监测评价环节多、涉及面广,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配合。气象、统计部门要建立联系协调制度,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落实进程监测工作负责人和具体承办人,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明确责任制度,保证准确及时取得各项指标数据。各级气象、统计部门对本级上报的指标数据及监测评价报告负责。

(三)执行统一的进程监测评价制度。各地开展的相关监测评价必须严格按照指标体系及说明所列公式、本办法的监测方法及要求,做好指标监测相关基础数据的采集、处理、审核和进程评估等工作,做到方法统一、口径统一,确保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进程指标数据的真实、准确。

附件

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

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相关说明

一、指标体系

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包括四大体系17个指标。

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

指标名称

单位

现状值

目标值

权重(分)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一、气象观测

22

1.气象观测网建成率

%

60

70

80

90

90

6

2.沿江近海气象观测平均空间分辨率

km

50

50

50

3

3.气象观测自动化率

%

50

60

70

80

90

5

4.观测信息传输时效

分钟

10

8

5

3

3

4

5.观测环境综合评分

78

83

85

88

≥90

4

二、气象预报

26

6.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

%

84

85

86

87

≥88

8

7.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

%

76

77

78

79

≥80

8

8.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时间

分钟

0-15

16

17

18

≥20

5

9.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

%

60

62

65

67

70

5

三、气象服务

24

10.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

%

86

87

88

89

≥90

7

11.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备率

%

57

70

80

80

80

6

12.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程度

%

60

65

75

80

80

4

13.气象服务满意度

%

84

85

86

87

≥88

7

四、气象科技

14

14.科技成果转化率与投入比重

%

50

55

60

70

80

7

15.气象科技人力资源水平

%

61

65

70

75

85

7

五、支持保障

14

16.地方与中央财政经费支持比

%

42

60

75

85

100

7

17.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

%

50

63

75

88

100

7












二、指标体系说明

指标体系围绕气象工作重点领域、关键问题,涵盖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气象科技与支持保障等气象工作的主要方面,体现气象现代化共性特征和南通市情特点,考虑社会对气象工作的期望。指标定量为主,并与定性结合。17项指标具体指标说明及计算公式如下。

1.气象观测网建成率(A)。反映气象观测设备先进性、气象观测时空分辨率、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观测分辨率越高,对各类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越强)。

A=〔(A1+A2+A3+A4+A5)/5〕×100%

A1=陆地气象观测站点数/全市陆地气象观测平均水平站距小于等于10km的站点数

A2=大气垂直观测(包括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廓线仪、L波段雷达)站点数/全市气象垂直观测平均水平站距小于等于80km的站点数

A3=交通气象观测站点数/全市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平均水平站距小于等于10km的站点数

A4=农业气象观测站点数/反映全市农业气象状况所需站点数

A5=大气成分(含温室气体)气象观测站点数/反映全市大气成分状况所需站点数

2.沿江近海气象观测平均空间分辨率(B)。反映适应沿海开发需求气象基础观测质量。浮标气象观测站、海上平台、海洋气象观测站、船载气象观测站、近海海上气象梯度综合观测站分布数量。

B=沿江近海气象观测站点数/全市沿江、海洋气象观测平均水平站距小于等于50km的站点数

B=(全市海岸线总长度+全市江岸线总长度)/建成沿江近海气象观测站点数

3.气象观测自动化率(C)。反映气象观测自动化程度,体现观测技术从人工到自动的技术进步进程。

C=〔(C1+C2+C3+C4+C5)/5〕 ×100%

C1=地面气象要素自动观测个数/地面气象观测要素个数

C2=能见度自动观测站点数/能见度观测站点数

C3=大气垂直自动探测站点数/大气垂直探测站点数

C4=云自动观测站点数/云观测站点数

C5=(天气现象自动观测站点数×天气现象自动观测项目数)/(天气现象观测站点数×天气现象观测项目数)

4.观测信息传输时效(D)。表征各类气象观测信息从观测设备端到数据应用平台的时间,包括经气象通讯网络传输、收集、分发及数据计算处理的耗时,综合反映气象信息网络的水平及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计算的能力,观测信息传输处理时间越短越优。

D=观测信息到达应用平台的时间-观测设备端发送观测数据的时间

5.观测环境综合评分(E)。气象观测环境优劣直接影响气象观测信息的准确性、代表性、连续性,影响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性,指标反映气象台站获得准确并具代表性气象观测信息的能力。

E=各国家级气象台站观测环境得分之和/全市国家级气象观测台站的总个数

单个台站气象观测环境得分按照我国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环境评分方法计算。主要考虑观测场周围建构筑物、路基、水体、高杆植物、干扰源等对气象观测的遮挡、干扰等影响。

6.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F)。短期天气预报包括今明两天天气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是社会公众对气象预报的第一关注和需求。指标综合反映了日常天气预报准确性。

F=(F1+F2)/2

F1(晴雨预报准确率)=

(NA为有降水预报正确站(次)数,NB为降水空报站(次)数、NC为降水漏报站(次)数,ND为无降水预报正确的站(次)数)。

F2(气温预报准确率)=

为最高、最低气温预报与实况绝对误差≤2.0℃的站(次)数,为绝对误差>2.0℃的站(次)数)

7.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G)。综合反映南通台风风雨影响、暴雨(雪)、寒潮、强对流、浓雾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

单个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预警与实况吻合的次数/(预警与实况吻合的次数+空报的次数)

G=〔(G1+G2+G3+G4+G5+G6)/6〕×100%

G1,G2,G3,G4,G5,G6分别为台风风雨影响、寒潮、强对流、暴雨、暴雪、浓雾天气预警准确率。

8.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时间(H)。提前作出灾害性天气预警,有利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轻或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提前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H=预警发布时间-突发灾害性天气发生时间

9.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I)。短期气候预测主要内容是月内主要天气过程预测,指标反映短期气候预测准确性。

I=月内主要天气过程预测与实况吻合的总次数/预测月内主要天气过程的总次数

与实况吻合是指天气过程性质与实况一致,发生天气过程开始与结束时间与实况误差均不多于两天。

10.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J)。指通过各类传播手段将气象预警信息送达受气象灾害影响的社会公众的水平,它是气象防灾减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指标用气象预警信息覆盖可到达人数的比例来衡量。

J=(J1+J2+J3+J4+J5+J6+J7)×100%

J1=建立气象灾害预警绿色通道的新闻、公共、综合电视频道数/全市新闻、公共、综合电视频道数

J2=气象信息广播收听率

J3=气象信息电子屏覆盖人数/全市人口数

J4=(气象网站点击数+气象微博关注人数)/全市人口数

J5=预警广播覆盖人数/影响区人口数

J6=气象预警短(彩)信发送人数/影响区人口数

J7=影响区声讯电话拨打人数/影响区人口数

计算结果大于或等于1时,J为1。

11.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备率(K)。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急预案,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施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是《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的内容,其完备率综合反映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

K=〔(K1+K2+K3+K4+K5+K6)/6〕×100%

K1=市、县(市、区)建立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个数/(市、县(市、区)个数×2)

K2=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个数/县(市、区)个数(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是指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指挥组织机构或联席会议制度等)。

K3=县(市、区)成立地方气象防灾减灾机构数/县(市、区)个数

K4=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工作部署和考核体系的县(市、区)数/县(市、区)个数

K5=分灾种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成个数/当地主要气象灾害种类总数(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暴雨(雪)、大风、低温冻害、高温、干旱、雷电等,各地根据气象灾害影响情况确定当地主要气象灾害种类)。

K6=街道或镇有1名气象协理员、村有1名气象信息员的街道、镇、村总数/全市街道、镇、村总个数

12.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程度(L)。反映社会公众获取、理解和应用气象信息,利用有利气象因素,规避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L=〔(L1+L2+L3)/3〕×100%

L1=气象科普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数量/县级以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数量

L2=气象科普知识进课堂(课本)中小学校数量/中小学校数量

L3=被调查的了解气象科普知识及气象灾害预警防御基本知识的人数/被调查人数

L3由各县(市、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得到,各县(市、区)调查人数不少于100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比例分别在50%左右。

13.气象服务满意度(M)。气象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面向公众的公众服务和面向气象高影响行业的专业专项服务。指标反映气象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社会对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总体评价或认可程度。

M=〔(M1+M2+M3+M4)/4〕×100%

M1=对决策服务满意和基本满意人数或部门数/被调查的决策服务对象人数或部门数

M2=对气象服务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气象高影响行业数/被调查的气象高影响行业数

M3=对气象服务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城镇居民人数/被调查的城镇居民人数

M4=对气象服务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农村居民人数/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人数

调查采用随机发放问卷方式,由气象、统计部门组织,志愿者参与联合进行。M3、M4的调查问卷每个县(市、区)不少于100份。气象高影响行业主要指农业、水利、交通、建设、电力、海洋渔业、海事、国土资源、环境、林业、旅游等行业。

14.科技成果转化率与投入比重(N)。科技成果转化率是指气象科研项目成果在业务服务中的转化应用比例,转化率越高,科技创新对业务服务发展的支撑力越强。气象科技研发投入占气象事业投入的比重,反映对气象科技的投入强度,体现业务服务发展潜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N=〔(N1+N2)/2〕×100%

N1=气象科研项目成果在业务服务中应用的个数/气象科研项目成果数

N2=〔(气象科技研发投入/气象事业投入)×100%〕/2.8%

式中,2.8%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目标值。N2≥1时,值为1。

15. 气象科技人力资源水平(O)。反映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气象科技成果应用能力,也反映了气象队伍结构的现代化水平。

O=〔(O1+O2)/2〕×100%

O1=(本科以上学历人数/气象从业人员总人数)/75%

O2=(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数/气象从业人员总人数)/70%

75%,70%分别为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数占全市气象从业人员总人数比例的目标值。

16. 地方与中央财政经费支持比(P)。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实行中央和地方财政双重投入预算,其发展需要地方与中央财政保障。指标反映地方与中央投入的匹配支持力度和协调性。

P=(地方财政投入经费/中央财政投入经费)×100%

17. 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Q)。指标反映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承载气象业务服务的能力。

Q=〔基础设施达标气象台站数/全市气象台站总数〕×100%

131016  175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气象局、市统计局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doc

 

  •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