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政策文件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02日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将《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13年9月11日

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2〕94号)和全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我市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提升我市气象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更加有效地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及服务民生福祉安康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实现南通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一流气象服务。现就加快推进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气象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及保障经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其现代化水平是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切实举措,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互相配合,积极推进我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工作。

二、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政府主导、统筹集约,以更好地服务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紧依靠科学技术、科技人才、科学管理,加快推进气象基础业务、气象服务、气象人才、气象科技和气象科学管理现代化(以下简称“五个现代化”),努力建设一流的气象装备、气象技术、气象人才和气象台站(以下简称“四个一流”),全面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气象预报预测、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以下简称“四个能力”)。按照“苏北率先、全省争先”的定位,到2016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满足南通地方需求和国家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全面完成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原则。以满足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需求为牵引,以服务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重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着力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不断提高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全面服务民生福祉安康。

(二)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原则。全面衔接江苏省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努力推进国家气象事业与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努力促进市、县气象事业协调均衡发展;统筹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及文化建设,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注重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整体效益。

(三)坚持打造特色、优化集约原则。坚持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结合、强化基础支撑与特色创新并重,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兼顾;科学调整强化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信息网络和一流台站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充分体现南通地方特色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之路,统筹集约,优化发展。

四、工作目标

按照提升“四个能力”、建设“四个一流”和推进“五个现代化”的总体要求,通过南通市“十二五”气象现代化重点工程的实施,到2016年底全面达到气象现代化考核指标,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一)气象综合观测全面精确,气象预报预警及时高效。加强气象探测现代化建设,建成立体化、自动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到2016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时间分辨率从10分钟缩短到3分钟,空间分辨率从15公里缩短到10km,南通市城区和沿江地区达到5公里,近海气象观测平均空间分辨率达到25km,气象垂直观测平均空间分辨率小于40km,气象观测自动化率从50%提高到90%。依托现代气象装备,建成以短时临近和24小时精细化预报预警为核心的无缝隙气象预报业务体系,1-3天短期气象预报精细到乡镇(街道),制作发布时效长达10天的城市基本气象要素预报,气象预报预警精准度明显提高。开发专业气象预报系统,海洋、农业、交通、城市、雷电、生态等专业气象服务更加精细化。到2016年,晴雨24小时预报准确率超过88%,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综合预报预警准确率超过80%,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20分钟以上发出。

(二)公共气象服务覆盖城乡,气象趋利避害效益显著。建成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智能化、人性化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气象服务产品多样化、行业气象应用专业化,社会群众气象防灾意识明显增强,城市和农村气象灾害应对防范能力全面提升。到2016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备率达到80%,全市乡镇(街道)100%通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健全程度达100%,重点行业防雷设施检测率达到100%,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率达到80%。气象信息和气象科技成果在城市管理、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能源、电力、通信、旅游、环境、商贸、卫生、建设、规划等行业领域得到充分应用,气象服务社会满意度达88%以上。

(三)气象台站建设功能完善,全面实现一流台站标准。围绕我市实施沿江、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进一步增强气象服务保障区域发展的能力,建设南通滨海园区海洋气象预警中心,使之成为区域海洋气象服务的重要窗口,增强我市沿海开发和防灾减灾的气象保障能力。同时,要建设好与现代气象业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气象探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新型气象台站。到2016年,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100%达标,观测环境综合评分达90分以上。

(四)气象管理机制科学高效,事业持续发展支撑有力。加快地方性气象法规规章建设,努力实现气象活动法律制度全覆盖,气象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的投入保障有力,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能力全面提升。到2016年,气象科研成果转化率与投入比重达到80%以上,大学本科及以上人才比例达到75%。市县级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资金、省级资金及相关市县级配套资金按5:2:3比例安排。全市气象装备、技术、人才、台站总体水平达到现代化标准。

(五)分年度工作目标如下:

2013年:启动实施及突破阶段。科学规划,制定方案,细化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具体任务、时间表、路线图,启动建设工作。狠抓关键,突破重点,按照气象现代化各项任务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优先启动核心任务和关键性项目。全市指标完成率达70%

2014年:整体推进阶段。加快已启动项目的建设进度,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做到保质保量。全市指标完成率达80%。

2015年:基本实现阶段。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各县(市、区)分步达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全市指标完成率达90%。

2016年:全面达标阶段。完成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效益评估和总结,通过省级验收。全市指标完成率达95%以上。

五、主要任务

南通市气象现代化建设,主要根据《南通市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满足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完成以下五大工程:

(一)精细化气象服务工程

建设和完善南通市气象综合探测系统、精细化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公共安全和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和南通市气象保障服务系统。

1.南通市气象综合探测系统

按照城市站5公里、沿江沿海25公里、其它10公里的要求,新建、完善各类自动观测站(含浮标站等),建设时,统筹考虑高速公路、内河水道、沿江沿海、铁路等站点布设。在全市布设三维雷电云探测设备1套、大气电场仪10部,建设配备有移动雷达、边界层风廓线仪、天气实景监测等设备的移动气象台。建设由城市边界层铁塔、近地层铁塔、边界层探空仪等构成的城市边界层探测系统及相应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

开发改造现有的气象监测通信网络,实现数据库连接、共享图形处理、文件存取、信息发布等基础功能。

2.精细化气象预警预报系统

(1)建设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

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运用综合气象探测信息,引进业务化运行的快速循环同化系统WRF-RUC,建立精细到3公里×3公里、逐小时、六要素(降水、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动态预报产品,形成基于GIS的、可直接面向用户服务的合成图、邮票图等终端产品。

(2)建立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GPS/MET等探测信息,开展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QPE/QPF)和强天气追踪技术研发,结合快速更新同化系统提供的高时空密度准实时气象分析场和中尺度诊断分析产品,采用GIS技术,通过对SWAN系统的本地化改进,建立城市气象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实现高影响天气的自动识别、跟踪、预警和预报,达到定位准确、预报精准、发布及时的要求。

(3)建立中短期精细化中小尺度数值模式预报系统

实现至少每3小时1次的快速更新循环预报,预报时效24~72小时,空间分辨率在达到5公里左右,时间分辨率为半小时到1小时。为短时和短期灾害性天气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积涝等气象次生灾害预测、应急保障等提供精细化的预报支撑。

建立区域中期天气精细化数值预报释用系统,使可用预报时效达到7天以上,空间分辨率达10公里以下,72~168小时预报分辨率达12小时以下。

(4)建立高影响天气及气象次生灾害专项预报系统

分别针对雷电、大风、冰雹、高温、暴雨、大雾、突发性强降水、暴雪、道路结冰、台风等高影响天气,结合气象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建立分灾种的高影响天气专项预报系统。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前瞻性指导,提高预报服务的针对性和敏感性。

(5)建立精细化空气质量预报和各类气象生活指数系统

建立灰霾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模型,开展灰霾天气的预测预报及预警信息发布。建立分级的各类气象生活指数,为市民衣食住行提供气象服务指南。

3.公共安全和应急气象服务系统

(1)安全气象服务系统

开展交通气象预警与预报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建设交通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开展包括公交、高速公路、铁路、航运的交通气象服务,构建交通气象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立供电、供水统计预报模型,向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发布相关预报及预警信息。

(2)气候条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评估系统

对城市气候进行区划,确定城市的重点区域:上下风区、易旱区、易涝区、雷电多发区、热岛严重区、太阳能可利用区、酸雨多发区等,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3)重大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

研究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方法,确定不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价指标,建立各类城市气候模拟和评价系统,研究重大工程对局地气候环境的影响。

(4)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与防御

开展未来0~24小时雷电天气落区预报和雷电天气出现概率和主要时段预报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提供雷电天气潜势预报产品及雷电临近预警预报产品。建立统一的防雷综合业务平台,以规范防雷业务工作,统一防雷检测的技术方法、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等;建立规范的雷电灾害调查业务流程。

(5)突发性事件应急气象服务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服务系统,开发气象和污染物扩散数值模式,模拟污染物可能扩散的方向和范围,科学的指导应急抢险。

(二)气象为农服务建设工程

针对南通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村防灾减灾需要,建立完善新型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1.建立新型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1)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智能观测系统

开展冬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监测,升级改造我市现有的2个国家农业气象观测站。升级改造现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站、小气候观测站、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在全市的农业示范园、科技园、大棚集中种植区、高效农业生产区建立物流网型的动态农业气象智能观测网,重点观测空气温度和湿度、土壤温度和湿度、有效光全辐射等,实现气象自动观测和实景监测调控一体化的物流网型的监测、调控等功能。

(2)建立粮食安全气象保障系统

开展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我市农业生产利弊影响的研究;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影响评估;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系统研究南通主要粮食作物各生育期的气温、降水、日照、积温、旱涝、低温冷害、极端低温和高温事件等时空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开展作物发育期预报方法的研究,提高异常气候条件下的产量预报准确率。

加强人工增雨作业应用技术研究,不断提高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发挥人工增雨在抗御干旱、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粮食增产丰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作用。

(3)丰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系统

建立包含农业气象要素库、农作物观测资料库、农业气象指标库、农业气象灾情数据库、农村社会经济背景信息数据库的新型农业气象信息动态库。

制订县级特色作物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服务方案、指标、标准和规范,规范服务产品用语、格式和内容,明确服务对象。在旬、月、年为周期的基础农业气象情报产品基础上,增加、完善农用天气预报产品、主要作物产量趋势预报产品、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产品等各类专题服务产品。

建立市、县联动,涉农部门联合制作的新型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平台,实现多部门通过网络化联合制作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2.建立新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1)建立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联合农业、水利、环保、农机等部门建立覆盖全市农村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服务系统,提高农村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防灾减灾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建立组织协调顺畅、部门分工明确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重点强化对雷电、台风、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2)建立新型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

完善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体系,及时发布市、县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及信息电话、手机短信等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与服务,促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通过至少一种手段将气象信息传送到每一位农民。

(3)建立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体系

建立由气象科普馆、农村气象科普宣传站、气象科普宣传栏、气象信息员互为补充的“一馆、一站、一栏、一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体系,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建立完善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并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员,在气象部门的指导下,在广大农村群众中,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建设成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和农村气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一支新生力量。

(4)建立中小河流治理及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全市统一的实时降水的监测分析、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立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气象环境评估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建立针对中小河流治理的面雨量预报预警系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等,提高防范洪涝、地质灾害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

(三)沿海发展战略气象保障工程

构建南通海洋气象综合监测网,以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研究基地为核心,建设海洋气象观测站网与气象、海洋遥感相互补充的南通近海海域立体气象监测站网。加大科研投入,发展和引进开发南通海域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满足对风浪、海雾、海上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需求,提升南通海洋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建立起基本满足面向决策、面向民生、面向生产的气象保障服务系统。

1.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基于海上观测平台、浮标站、船只等载体的海上气象监测网,近岸海洋气象监测研究基地、岸基雷达系统和岸基气象观测站网,构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海域气象立体监测体系。

在南通外海距海岸30~40公里,建设1座面积5×5平方米,距海岸50~80公里,建设1座10米直径浮标,选择地理位置突出、地质条件好的沿海建设1座GPS/MET水汽观测站,利用海洋渔业及海事部门船只,新建3座船载自动气象站,利用灯塔平台、风机平台等海上平台资源建设3座海上塔台自动气象站。

在沿海高速公路、重要港口、主要航道入口以及海事雷达站附近建设交通气象观测站。建设1部波高雷达、建设1套高频地波雷达。

加密海洋滩涂湿地气象观测,升级现有的观测设施,购置观测设备,填补近海测站资料空白,有效监测海洋气象灾害,服务海上湿地保护与利用。

2.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基于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建立具有较高预报能力的智能化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初步实现精细化、无缝隙海洋天气预报;开展南通沿海、海区及临近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海域的中短期、短时海洋气象业务(包括海域和沿海气温、风、降水、雾以及海温等),建立具有南通特色、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的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依托国家、省级业务单位和在高校的一流科研资源,开展全方位的预报技术研究,使南通海洋气象科研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3.海洋气象服务系统

完善南通海洋气象服务规范,优化服务流程,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手段;构建面向政府、面向公众的高效海洋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实现预报产品制作和分发的自动化。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等海洋气象服务需求。

建立南通海洋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海洋气象、水文、水质等实时监测数据、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海洋决策服务建议等基于WEB及GIS的可视化共享,为政府、海洋渔业、水上搜救、沿海港口等涉海单位服务。

进一步完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在第一时间通过有线及无线通信、大功率电台、手机短信等方式为在海上活动的船只及相关单位或部门及时提供各类海洋气象实时资料及预报服务信息,为海上防灾减灾服务。

4.海洋资源和气象灾害综合评估服务子系统

依托南通海洋气象信息综合数据库,加强海洋气候资源的分析与研究,建立海洋资源和气象灾害综合评估服务平台,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滩涂围垦等海洋气候资源开发提供气候可行性论证;建立南通海洋气象主要灾害类型和灾害统计标准规范,强化海洋气象灾害普查、调查;研发海洋气象灾害评估业务服务系统,提供台风、强风、海雾等灾害的预评估、灾中(后)跟踪分析报告和重大海洋气象灾害客观综合分析评价报告等。

5.建设南通滨海园区海洋气象预警中心

在南通滨海园区,建设海洋气象观测研究基地,按照“功能适用、布局合理、科技特色、文化内涵、规模适度、花园台站”的建设理念,统筹业务用房、业务平台、地面气象观测、庭院环境以及科普设施、生活设施、配套设施的布局和土地使用。集中布设边界层风廓线雷达、雷电监测、GPS/MET水汽观测及能见度自动观测等设备。

(四)“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继续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把基层台站全面建成观测环境优、业务现代化水平高、内外环境美、基础设施好、彰显气象科技文化,一站多用、一站多能的气象台站。努力创建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型基层气象台站,使基层气象台站成为气候观测系统的重要基础,成为现代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和新一代气象服务系统的重要载体。

(五)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科技支撑工程

建设项目包括气候变化基础业务系统建设、气候变化影响评估论证系统建设、气候资源开发保障系统建设共三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南通市气候变化和应对服务需求能力建设的主要方面。项目建设主要在市级层面展开,县(市、区)协调一致、资源共享、集约运行的总体原则下,可根据当地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和建设。

1.气候变化基础业务系统

完善全市气候基础数据库、开发市级气候资料分析和产品制作和检索平台;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诊断和评估业务系统;建立灰霾、城市热岛等城市气候特点明显的气候事件监测、分析、评估平台;建立释用数值气候模式产品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区域气候预报业务平台。

2.气候变化影响评估论证系统

开发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生态、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建立气候变化评估、论证服务平台,开展气候变化对敏感行业的综合影响评估。

3.气候资源开发保障系统

建立全市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数据库,建立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估系统,完成我市气候资源的区划,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成立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健全政府主导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落实具体措施,切实抓好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南通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责任分解表》(见附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工作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二)加强投入保障。根据“南通市‘十二五’气象现代化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市、县两级发改、财政部门要按照投资计划,积极做好项目和资金的落实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国家、省气象主管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建设计划,保障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资金到位、进度落实、质量保证,尽早发挥效益。

(三)加强社会管理。加强气象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履行气象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依法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发布与传播、防雷减灾和施放气球等社会管理。

(四)加强宣传引导。气象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宣传,增强公众趋利避害意识,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关注气象科技、应用气象信息、支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保障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各项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广泛应用,促进气象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有效发挥。

(五)加强考核评估。要对照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参照全省气象现代化建设进展,适时组织开展气象现代化建设情况阶段性评估,建立科学有序、分类指导的督查推进机制,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目标任务、完善推进举措、优化保障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单位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核,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实效。

  •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