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17日 2018年12月17日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2017年气象工作总结

一、2017年重点工作回顾

2017年,全市气象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党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一)主动服务,充分发挥气象综合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1.汛期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今年以来,面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夏季降水量、高温等复杂多变的严峻天气形势,全市气象部门上下联动、严密监测、科学分析、及时预警、主动服务,有效应对了汛期7.8-10全市暴雨、7.15雷暴大风、7月下旬高温等灾害性天气,有力保障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化部门合作,与环保局密切联系,对今年3场重污染天气做出科学研判辅助领导决策;与农委联合会商,及时主动汇报6月旱情,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与民政局加强合作,联合开展灾情调查、信息共享,共用基层防灾减灾设施和信息员资源,更快、更准确地了解第一手灾情资料。

2.决策服务积极主动领导肯定。制定出台《宿迁市精细化气象服务基本规范》,对不同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进行细分,重点针对灾害性天气过程明确了48小时、24小时、临近和天气过程结束后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要求。每次重大天气过程来临前,点对点服务市相关领导,对天气形势提前研判;期间滚动订正预报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之后及时调查了解受灾情况,第一时间提供灾情信息。全年共制作发布决策服务材料28期,重要天气报告65期,农业气象服务专报111期,其他服务材料283期,市县共发布预警信号120次。市长王天琦多次在会上点名表扬气象部门“预报越来越准,水平越来越高”,分管副市长光华用“很快、很细致”评价气象服务工作。

3.新媒体持续发力公众满意。充分发挥“双微”平台传播速度快、受众广、使用方便快捷的优势,打造新媒体服务品牌。一方面丰富宣传内容,除了每天3次常规天气预报服务,雨雪、大风、寒潮等天气过程期间增加发布频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天气现象外,增加“宿迁气象话题”、“宿迁气象生活小贴士”、“宿迁气象读书吧”等原创固定话题,形式更多样,风格更活泼;另一方面注重互动交流,网友留言必回,一些地方特点鲜明的话题@宿迁之声,雨雪天气过程@畅游宿迁、宿迁水务等兄弟部门。通过努力,“气象宿迁”微博粉丝已有22万,话题点赞量和转发量稳步增长,在第三季度全国气象系统政务新媒体排行榜上,“气象宿迁”榜上有名位列第38名,成为本季度十大“最具成长力双微账号”,并作为微博优秀案例通报。

(二)围绕需求,不断完善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重大活动保障不断强化。先后为春运、骆马湖国际生态四项赛、三台山微电影节、国庆中秋系列活动等提供气象服务保障。每次活动均根据行程安排加密发布频次、扩大服务范围、细分用户群组,及时短临预报,在有国际友人参与的重大活动中提供中英文版天气预报信息。同时,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一周天气中增加气候概况回顾,短期预报中能精确到具体方位的不用局部地区,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预报中增加温馨提示。2015年以来,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春运工作先进集体”,“观云测天服务宿迁”服务品牌再次晋级,获评四星级群众满意的机关服务品牌。

2.为农直通服务深入推进。服务内容上,与市农委签订防灾减灾合作协议,并联合下发《2017年为农服务工作要点》,全面细化署今年的工作重点和合作内容,分解工作任务。服务方式上,除了常规短信平台外,还通过官方“双微”平台、QQ和微信群组、融入“速新闻”媒体、进驻“今日头条”等多种方式开展直通服务。同时,对全市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7000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类管理,结合用户需求打通气象信息服务绿色渠道,开展针对性强、预报内容更加细致的特色气象服务。

3.深化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继建筑工地、市防汛指挥部、环保局后,今年继续探索推进铁路、供电、热电厂及城市交通气象服务。加强与电力部门和电力企业的应急联动和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完善电力保障专业气象服务平台。深化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提高保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6月建成陈集镇葡萄产业园气象为农服务示范点,作为全市高效农业观摩点之一接收市政府主要领导检验。

(三)夯实基础,气象现代化设施和基本业务能力迈上更高水平

1.宿迁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使用。自2015年4月开工以来,历时13个月全面完成各项建设,2016年底通过中国局专家组现场测试,今年4月20日顺利通过现场验收,建设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在全省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历史中名列前茅。其配套的雷达数据处理中心工程也于今年3月开始建设,项目位于主城区古黄河风光带公园内,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土建部分,计划明年汛期投入使用。其中,气象科普馆展厅正在设计,面积1200平方米,建成后将是我市第一家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科普展馆。

2.气象预报预警水平稳步提升。硬件设施方面,今年以来先后完成全市四个国家级台站4套降水现象仪、4套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2套固态降水传感器建设。软实力方面,强化业务人员管理,持续深入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与市总工会、人社局联合举办首届气象行业技能竞赛,评选出“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宿迁市技术能手”6人。1-10月份综合观测及信息网络质量全省排名第三。

(四)求真务实,“气象+国税+邮政”三方精准帮扶成效显著

1.扶贫+电商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宿豫区关庙镇董墩村是市气象局和宿豫区国税局共同帮扶的对象。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结合董墩村土地资源实际情况,双方探索构建了“农户香米种植合作社+生产车间+“邮乐网”电商线上销售+线下帮扶单位助销”的扶贫新模式,即成立香米种植合作社,农户自愿加入,提供连片土地作为香米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合作生产、统一包销方式指导农民生产高质量的茉莉香米,然后借助邮政“三流合一”的资源优势推广销售,由邮政公司根据销量提供扶贫基金。

2.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事项。从解决群众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全体干部职工分四组,由局领导带队每月走村入户开展两次走访,将走访到的问题分门别类整理归纳,在职责范围内的即知即帮,不能立即解决的普遍性问题集中向上反映,并跟踪了解进展情况,每季度公示帮扶结果。今年以来先后走访农户25次,排查问题17个,解决11个。针对部分贫困户就业难、医疗难的问题,组织开展送岗位上门、送医疗到家等活动。在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期间,充分发挥气象职能特点,为农户及时送去天气预报信息,帮助农业生产,用实际行动为百姓谋利,让群众满意。

(五)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气象事业建设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

1.坚持依法履行职能。做好市县三级气象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权力责任清单的编制、梳理及动态管理工作,有效衔接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审批制度改革后的事中事后的监管。印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住建、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等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的防雷安全监管责任,减少建设工程防雷重复许可、重复监管,保障建设工程防雷安全。

2.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完善综合考评体系,有机衔接市政府绩效考核、省气象局目标、气象现代化指标。加强督查督办,成立督查小组,对工作作风、重点任务推进、上级部署决策落实等情况开展督查督办,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完成单位门户网站升级改版,根据市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化试点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务信息公开,形成标准和规范。

(六)严实当头,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

1.“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实施方案和全年计划,党员干部以主题党课、知识竞赛、现场测试、专题讨论等形式带头开展学习教育。年内累计开展主题讨论6次,市县局一把手及部门负责人讲党课9次。

2.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干部管理。加强“一岗双责”落实,召开党组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等,全面部署各项任务。通过“我读好书与您共享”党建书记项目促进自我学习,组织开展孟良崮、台儿庄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积极配合和支持省局巡察组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严格干部队伍管理,制定《干部职工谈心谈话制度》,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提醒、函询、诫勉等手段强化干部日常监督。加强各县气象局领导班子力量,与地方党委沟通联系,推动各县局设立党组。

二、2018年工作思路及举措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践行党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气象现代化,为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强富美高新宿迁提供更优质保障,是新时期宿迁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1.全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做好重大转折性、关键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实现面向各级党委政府决策者、相关部门行业责任人和基层气象信息员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全覆盖,提高预警信息进村入户覆盖率。

2.积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分析近50年来我市气候变化及特点,定量评估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开展重大气候事件和气候趋势监测预测及影响预估,为科学合理保护开发现有生态资源提供决策参考。深入推进与环保部门的合作,联合开展霾重污染天气会商和预警信息发布,加强环境气象影响评估。

3.着力改善气象服务供给。对接精细化预报产品,研发精细化服务产品,进一步唱响以“气象宿迁”微博为龙头的新媒体气象服务品牌,提高公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对接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城市运行精细化气象服务业务。联合住建部门开展城市内涝风险预警服务、海绵城市和清风廊道建设等气象基础应用研究。

4.深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用好用活地方及省局人才相关政策,重点培养气象业务领军人才,挖掘年轻同志潜力,进一步优化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办法,加强对人才的跟踪服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