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宿迁市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11年11月1日 2011年11月1日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宿迁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宿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宿迁气象事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宿迁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推动气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江苏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进行编制,立足“全面提升宿迁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基本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的战略任务,具体阐明“十二五”时期宿迁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发展任务、重点建设项目和政策取向。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取得的成就 
    1.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两大主题,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逐步形成了具有宿迁特点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进一步推进。与应急办、农业、林业、交通、卫生、海事等多部门联合,构建了常态化防灾减灾机制。组建了覆盖全市、遍及乡镇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市、县(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逐步形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正在以点带面加紧建设。气象科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户工作初见成效。“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初步形成。 
    决策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完善和丰富了重要天气报告、决策气象服务专报等服务载体,服务更加注重敏感性、时效性、针对性,实现了从单纯决策预报向决策建议的转变。在2008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2010年9月7-8日暴雨以及历次台风等自然灾害防御、事故灾难救助、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社会安全事件应对、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充分肯定。 
    公众气象服务覆盖面明显扩大。服务更加注重时效性和精细化。构建了电视、广播、网站、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网络。与农林部门合作,通过“农信通”向农民发送天气预警信息;与海事部门合作,通过“渔民管家”为全市广大渔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渔业安全。 
     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不断深化。专业服务内容从传统的天气预报向天气预报、专项预报、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方面延伸,更具针对性。服务领域涵盖农业、林业、水利、能源、环境、交通等多个行业,并延伸到经营大户、合作组织。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人工增雨抗旱降温、改善人居环境、人工消雹等专项气象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建立了全市气象应急响应队伍和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宿迁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成为市政府的专项方案,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服务流程逐步完善,应急处置培训、应急服务演练等工作逐年加强。建成具备卫星通信功能移动气象台1个。气象应急响应服务在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气象基础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原则,统筹规划,集约发展。初步建成了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气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气象综合监测能力明显提升。宿迁两湖气象预警中心投入使用。全市建成各类自动气象站80个,平均间距达到10Km,实现了连续观测和10分钟一次的数据上报。市县台站全部建成气象视频会商系统,所有发报台站配备了CDMA无线通信备份线路,信息传输的速率从最初的75bps发展到现在的2Mbps,全市高速气象数据通信系统初步形成,传输可靠性大大增加。 
    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搭建了宿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基于MICAPS和SWAN进行了本地化的二次开发,开发了城镇天气预报、预警信号发布等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和主要气象灾害预报、数值预报释用系统,建立了主要农作物、养殖业等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流程,完善了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大幅提升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预报预测产品更加丰富。 
    3.气象科技创新为气象预报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有组织地开展宿迁主要灾害性天气及气候变化内在机理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研发短期、短时、临近预警技术,尤其是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落区的警报预报技术,构建了数值产品集成处理、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共承担各类课题78项,获“上海区域灾害性天气联防三等奖”1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一批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气象预报服务实践,有力地支持了宿迁气象预报预警及服务能力的提升。 
    4.气象人才队伍结构总体得到改善 
    进一步完善了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了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预报员、县局领导轮训制度和科技人员进修外派工作的制度。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大规模岗位培训进一步强化。至“十一五”末,全市气象部门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为71%;取得硕士学位人员所占比例为9%;副研级职称资格占全市职工人数的10%;具有中级职称资格人员占67%。职工队伍的学历层次较“十五”期间有了质的改观,特别是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人数成倍增长。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和干部管理队伍整体得到改善。 
    5.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依法开展气象行政执法,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行政许可及防雷服务进一步规范;阳光权力运行平台建成并有效运行;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气象观测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6.台站基础设施和气象文化建设成果显著 
    统筹集约,科学规划,全市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基层党建不断加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十一五”期间,市、县气象局多次被省人事厅、省气象局联合表彰为“全省气象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在江苏省气象局年度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特别优秀达标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宿迁气象事业过去五年的发展为“十二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与新形势下气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相比,与省气象局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全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和要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仍然是气象服务的薄弱环节。突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薄弱,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需进一步健全。预警信息在防灾抗灾中的作用、气象服务在宿迁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现代气象业务能力有待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专业化水平、业务化能力不足。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不够,现代气象预报预测技术和各类信息资料融合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气象观测布局不尽合理,观测稳定性、精细度和自动化水平不高,与之配套的通信网络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等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提升。 
    ——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与宿迁气象业务服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科技成果向业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现代气象业务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亟待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加强,气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尚欠合理。 
    ——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协调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台站基础设施承载业务能力仍很薄弱,基层台站建设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亟待加强,开放合作不够深入,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三)“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也是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期,优势和劣势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一发展阶段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和迫切,气象工作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适应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及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适应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对气象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 
    1. 防灾减灾的形势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宿迁地处淮、沂沭泗流域下游,特殊的地理区域使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频发、重发等特点。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强暴雨、台风、高温干旱和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呈现明显增多、强度增强的趋势,受灾面积和成灾规模增大,同等气象灾害影响单位面积损失较大。各级政府及社会公众对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健全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和气象灾害联防协防机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保障人民生产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的增多增强,气候变化对全市经济布局、农业生产、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碳汇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恰当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效应对气候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需要气象部门发挥基础性作用,对气候变化进行有效监测,揭示宿迁地区气候变化事实,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进而提出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的防御对策,宿迁气象工作面临新的重大课题。 
    3. 实现更大突破的目标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宿迁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谋求更大突破为主题,以创新发展方式、加速产业集聚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城乡统筹、外向带动、创业富民、科教优先、生态立市”六大发展战略,加快建成长三角地区新兴工商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和创新创业城市。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强化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实施“蓝天”、“碧水”、“绿地”、“靓家”等工程。这些都对宿迁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4.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各个部门都要提供优良、有效、及时的公共服务。气象部门作为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必须适应中央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必须认识到公共气象服务是基础性公共服务的范畴,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容之一。气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代表政府履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围绕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高端服务产品,并通过建立服务引领、需求牵引机制回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有效发挥气象工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5. 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对气象条件的敏感性和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农业气象、能源气象、交通气象、城市气象、旅游气象等一系列依托基本气象业务而延伸的应用气象领域迅速拓展。气象与各行业的关系更加密切,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加专业化、特色化的气象服务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及主要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推动科学发展、谋求更大突破”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为主线,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为抓手,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构建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实现宿迁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提升气象事业对宿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为宿迁加快建成长三角地区新兴工商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和创新创业城市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方向。坚持气象事业公益性的基本属性,以服务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为宗旨,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努力提高气象服务于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大力发展具有宿迁特点的气象事业。 
    ——坚持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加快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推进气象现代化进程,为实现宿迁更大突破提供一流服务。 
    ——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紧紧围绕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开放合作,研发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宿迁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把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地方气象事业与国家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做好气象业务、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及文化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宿迁气象事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满足宿迁地方需求和国家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的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宿迁气象现代化业务体系。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更加准确,气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实现宿迁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建成。城乡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更加完善,部门间应急联动防御机制得到落实。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降低。 
    ——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着力提高气候变化监测能力、气候变化预测预估能力、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保障能力,同时注重和加强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供更有力的气象保障和科技支撑。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气象灾害预警  信息公众覆盖面、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基本实现气象服务城乡均等化。 
    ——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短时临近预报、专业专项预报业务进一步完善,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进一步加强。 
    ——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网基本建成。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实现全天候、多要素、高时空分辨率的连续自动观测。城市、湖泊、高速公路等重要区域的专业气象观测网络基本建成。自动气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 
    ——现代化的通信网络与装备保障体系全面建成。气象信息网络和信息共享的安全运行能力提高,气象数据处理能力增强,规范化的数据共享服务和收集系统更好满足需求。市、县气象装备保障体系建成,实现气象探测设备计量标校和检测规范化、制度化。 
    ——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显著提高。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资料综合应用、精细化预报、气象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新突破。科技人才和管理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更加深入地融入政府、融入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气象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升。 
    ——基层一流气象台站全面建成。按照“一流台站”标准建设基层台站,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得到有效保护。气象文化建设明显加强,全面建成文明台站,继续保持江苏省文明行业称号,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四)主要指标 
    ——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8%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在85%以上。 
    ——预测预报能力进一步提升。公众预报时效达10天,48小时内预报时间分辨率小于6小时,48-168小时时间分辨率小于12小时;72小时内预报空间分辨率小于10公里。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超过90%,暴雨等灾害性天气24小时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左右,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3-5%,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时效提高到15-30分钟。 
    ——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陆地自动气象站间距达到7km ,GPS/MET站间距达到30km,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站间距达到10km,粮食主产区土壤水分监测站达到每县3-4个。 
    ——设备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气象探测设备正常运行率达到98%以上,一般故障排除时间少于24小时。观测资料可用率达到98%以上。建成省-市不小于20M、市-县不小于10M带宽的高速气象专线通信网络。 
    ——科研力量进一步壮大。组建2个左右具有学科优势和影响力的气象科技创新团队。科技研发成果业务转化率达到80%以上。 
    ——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比例达到75%,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15%。培养市级首席预报员2名左右。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台站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建成文化先进、环境优美、生活小康、文明和谐的一流台站。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围绕发展的主要目标,全面加强宿迁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并着力完成以下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服务宿迁“谋求更大突破”建设目标 
    1.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健全预防为主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联动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统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的管理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健全气象灾害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实现防御规划到县(区)、应急预案到乡(镇)、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全面推行城乡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制度,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2. 建立研究型气象防灾减灾业务 
    加强对影响我市的各主要气象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完善市、县气象灾害防御的业务流程。重点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服务平台建设、农险气象保障示范工程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工作,加大对灾情采集处理、影响评估和防灾减灾效益评估等技术平台的研发力度,并及时进行业务化应用。 
    3.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积极推进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实现预警信息的多手段综合发布,建立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重点加强农村地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广播、高音喇叭等多种传播系统,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 
    4.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切实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利用气象、教育、新闻等社会及行业科普资源,加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场馆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台站科普教育点的功能。通过气象科普网站、科普手册等手段,利用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专题教育日开展科普宣传,努力提高气象科普的普及程度。 
    (二)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助力宿迁“生态立市战略” 
    1.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业务 
    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建立集气候变化监测、影响评估、应对为一体的气候变化业务,进一步揭示气候变化事实,增强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趋势分析认识能力,加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宿迁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 深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服务 
    按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要求,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满足宿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完善太阳能、风能等观测网,推进气候资源详查,加强气候资源的监测、评估和预测等工作。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气候资源,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努力提高气候资源的开发效益和利用水平。 
    3. 提高气候变化决策服务能力 
    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服务。加强宿迁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经济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开展区域人口、经济、农业、林业、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提出调整经济生产布局和优化功能分区应对建议。 
    4. 开展气候区划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建立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建立和完善气候可行性论证程序和规范,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相应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 
    5. 开展洪泽湖湿地生态保护工作 
    开展洪泽湖生态观测,加强对水体、植被、滩涂、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开展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影响的科学观测试验,满足气候变化研究需求。 
    (三)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覆盖面和公众满意度 
    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力求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系统更加专业,公共气象服务的领域更加广泛,公共气象服务的产品更加贴近需求,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更加提高。 
    1. 建立专业化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加强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系统、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信息库、决策服务辅助信息支撑平台、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平台与网络、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共气象服务反馈与效益评估系统等。完善市、县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流程。通过专业化的公共气象服务技术系统建设与完善,增强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提高公共气象信息覆盖面、服务满意度。 
    2. 加强面向重点领域的气象服务 
    研究开发多样性和精细化的服务产品,开展全方位、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加快提升农业、交通、电力、城市等重点领域气象服务能力。 
    ——农业气象。加快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宿迁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和服务技术系统,健全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报预测、影响评估、产量预报等业务,完成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建设服务“三农”气象保障工程,提高为农服务能力。 
    ——交通气象。探索建立合作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基本覆盖全市高速公路、内河重点航道的交通气象监测系统。加强对交通气象灾害和高影响天气的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建立和完善多手段的交通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交通气象服务能力。 
    ——电力气象。开展联合监测和资料共享工作,促进电网气象环境观测、预报和服务技术的发展。开展输电线路冰冻灾害预报预警技术和用于支持电网运行的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研发。深化和拓展合作领域,将气象信息融入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监控、应急抢险等各个环节。 
    ——城市气象。加强对突发强降水、雾、霾等城市高影响天气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完善城市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影响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服务技术系统。构建城市气象服务联动体系。提升面向城市生命线系统及城市居民生活多样化需求的城市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3.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建设具有完善的现代化软硬件设备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指挥系统,优化市、县和重点区域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布局,形成地-县两级业务体制。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试验和作业效果评估,开展空中云水资源时空分布研究,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作业水平和效益。 
    (四)提升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提高预报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 
    1. 建立集约化的预报业务布局和流程 
    做好市、县预报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的集约化,强化市级业务单位对下指导作用,增强不同时效预报的协调性,促进预报的有效、无缝衔接;通过完善指导产品的上下反馈和预报意见的会商交流制度,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发挥上级台站的技术优势和下级台站的地域优势,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 
    2. 完善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和数值产品释用系统 
    比选各种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宿迁天气的预报能力,开展多源资料的同化应用,完善中尺度数值预报宿迁本地释用业务,使其预报可用时效达到7天以上,空间分辨率达3公里以下,24-48小时预报的时间分辨率达3小时以下、48-168小时预报分辨率达12小时以下,建立灾害性天气精细化数值预报释用系统。 
    3. 建立完善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系统 
   发展以多种资料融合技术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精细化预报技术。建立并加强精细到乡镇及重点区域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建立完善具有实时自动识别、报警和预报功能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建立时间分辨率小于3小时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短时预报业务;发展主客观相结合的等级降水预报与定量降水预报(QPF)技术;开展预报时效达72小时的雷雨大风和冰雹潜势预报业务。 
    4. 建立现代化的预报业务平台 
    开展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等业务技术系统的二次开发,建立适合本地业务需要和数据特点的信息共享和预报预警业务平台。 
    5. 发展中尺度天气分析和预报业务 
    完善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强化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发展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基于多源资料和快速更新同化系统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逐步从以天气尺度分析为主的业务向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相结合的业务转换。完善和发展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物理参数客观诊断分析业务,强化预报产品的评估检验、预报质量考核与考核结果运用。加强重大天气过程、尤其是失误个例的总结。注重分灾种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应用,以及预报指标和技术方法的总结、继承与发展。 
    6. 发展气候预测业务 
    加强气候预测方法、气候业务平台的研发,完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开展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评价技术。加强气候区划技术研发,推进精细化气候区划业务。推广气候系统模式产品降尺度应用和综合集成预测技术。加强极端气候事件监测与评估,提高气候预测预报准确率。 
    (五)提高综合气象观测水平,满足公共服务和预报预警需求 
    1. 完善基本观测布局 
    按照江苏省气象局业务调整和地方服务需求,适时调整站点布局,增减观测项目,改进观测手段。加密和升级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完善常规监测网络;建设新一代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提高预警监测能力;加强城市热岛、灰霾观测、实景监测系统建设,提升城市气象监测水平;开展生态监测、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大气电场监测、特殊环境小气候观测,丰富特种观测内容;基本台站云、能、天观测项目实施自动化观测试点,力争2012年全面实现基本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自动化。 
    2. 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 
    加强交通、能源、农业、电力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在交通干线新建交通气象观测站,沿线站点间隔达到10公里;完善全市雷电观测网;在洪泽湖湿地建设生态气象观测站;建设新型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国家农业气象观测站;新增土壤水分观测站8个;新建侧重于特色农业的省级农业气象观测站4个;建设风能资源观测网、太阳能资源观测网、电力服务气象监测系统;围绕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服务、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需要,按照有关规定补充完善观测站网。 
    3. 加强信息网络与计算能力建设 
    升级改造通信网络,建成省-市不小于20M、市-县不小于10M带宽的高速通信网络;建设高速局域网络系统;加强信息系统安全能力建设,提升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立全市高清会商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 
    4. 加强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强化气象技术装备保障,提升综合观测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建立一套具有快速反应、多级测试、运行监控、维修维护、技术支持、物资供应功能的市、县两级保障体系。成立市级装备维修中心,建设移动式检定系统。 
    5. 加强观测资料处理和融合 
    加强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建立观测资料的实时质量控制和实时评价系统,提高数据质量控制能力。开展资料均一性分析,研发数据初加工产品,建立灾害性天气、气候变化等基础性数据库,加强各类观测资料融合分析。 
    (六)提高科技人才保障水平,融入宿迁“科教优先战略” 
    1. 加强气象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 
    围绕业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加强暴雨、台风、雷电、雾、霾、雪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开展多种观测资料融合分析与应用研究,强化短时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注重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开展气候资料处理与分析、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技术研究。完善科研成果向业务转化应用的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业务应用的新突破。 
    2. 实施气象人才工程 
    坚持以用为本,打造规模适度、专业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优化创新团队配置,组建2个具有学科优势和影响力的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高素质管理人才选拔计划、编外人才常态管理计划。加大学科带头人创新和领军能力培养,注重在业务一线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支延伸至县局的技术熟练、业务精通、保障有力的高技能骨干队伍。 
    3. 建立常态化的岗位培训体系 
    建立预报员、县局领导轮训制度和科技人员进修外派工作的机制。强化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和非气象专业人员的气象基础知识培训,进一步扩大培训受众面。组织开展气象科技服务技术、雷电预警和风险评估等技术培训;组织在岗人员适时培训,实现全员培训人均每年不少于2周。完善培训与岗位任职、干部使用等的有效结合机制,建立培训考核评价机制。 
    (七)提高市县协调发展水平,加快一流气象台站建设 
    1. 推进基层台站提升工程 
    加强基层台站业务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基层气象台站观测自动化,加强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改善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把基层气象台站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气象工作的重点,并与气象现代化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加大基层台站工作和生活设施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基层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改善。 
    2.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着力在“为基层减负、增强基层活力”上下功夫,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重视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台站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气象文化建设,完善文化设施,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进一步凝练、弘扬宿迁气象人精神,将文化内涵融入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努力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 
    (八)提高气象依法行政水平,完善气象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1.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局为主、县局配合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推行气象行政执法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气象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推进气象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气象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 
    2.加强气象标准化建设 
加强与技术标准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及气象监测、预报与服务等技术标准研究,积极参与气象国家标准和气象行业标准制定,加大气象标准宣传、贯彻、实施及监督检查力度,促进气象业务有序发展。 
    3.切实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依法加强气象行业管理,合理配置行业资源,促进行业气象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加强气象仪器计量检定工作,强化对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发布、刊播的监督管理,加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中使用气象资料的审查和管理,规范防雷和施放气球管理。 
    (九)提高气象科学管理水平,推进宿迁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 
    1. 创新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预报预测和综合观测相互牵引、相互支撑的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机制,做到三个系统建设、运行、保障及技术业务体制的协调、集约、高效;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项目立项审查、跟踪督查、成果评价和转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完善气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岗位管理、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和选人用人机制的创新,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执行力 
切实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科学决策的程序,健全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决策的素质和能力,保证决策执行的纪律性和严肃性。 
    3. 推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完善机构配置,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与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体系。清晰职能分工,界定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流程,加强制度的监督检查,促进管理的规范化。 
    4. 构建科学管理信息支持平台 
充分应用现代科学管理和信息技术,推动管理效率的提升。按照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集约化的要求,构建气象科学管理信息支撑系统。完善气象综合办公平台、计财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廉政效能风险防控系统等,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四、重点项目 
    “十二五”时期,将通过实施五大重点项目,有效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继续强化政府公共气象服务职能,提供更多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初步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实现全市气象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一)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及气象防灾减灾宣教基地工程 
    该工程是我市“十二五”时期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骨干项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一是选址建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站址选择既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又要满足气象探测的环境要求,而且要相对长期稳定。
    二是建设对流层风廓线雷达一部。用于弥补本地无探空业务及常规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密度较小的不足。 
    三是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宣教基地。基地建设拟与雷达站配套附属设施一体设计,力争建成苏北一流的气象科普宣教基地。 
    (二)为农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仍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市气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市在稳定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这就对气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农气象服务保障工程主要包括: 
    一是升级改造气象灾害监测网络。根据业务布局和服务需求,对现有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升级和改造区域自动气象站80个;新建大气成分观测站1个,实景天气监测站8个,特色农业的气象观测站4个,卫星遥感生态监测地面校准监测站1个,土壤水分观测站8个;新增闪电定位仪1部和大气电场仪20部;争取县级移动气象台3个,X波段便携式单强度天气雷达1部。 
    二是建立粮食安全气象保障系统。服务《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在宿迁的实施,建立异常天气气候条件下粮食产量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的决策服务系统,完善主要农作物动态产量预报系统。制定宿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标准,编制主要农作物布局的气候区划。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探测系统、人工影响天气空-地催化系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作业效果评估系统。 
    三是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联合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建立覆盖全市农村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重点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网络建设。全力推进气象预警信息大喇叭村村通工程、农村和中小学雷电防护施放工程和气象科普宣传阵地进乡镇工程,不断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四是开发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立农业气象观测预报资料库、现代农业气象多元业务产品库、农村社会经济背景信息数据库、农业气象灾情数据库等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综合数据库,建立能够对农业气象各种业务产品和信息进行加工、集成制作的产品加工制作平台。完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预警与影响评估业务系统。建设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为农气象服务示范基地5个,开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和气象条件适宜性研究,研究特色农业主要气象灾害指标。 
    (三)洪泽湖安全保障及生态监测、气候资源开发保护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围绕以保障湖区安全为重点的气象防灾减灾、以开发风能为重点的气候资源利用和以湿地保护为重点的气候生态监测这三大任务,全力打造洪泽湖安全保障及生态监测、气候资源开发保护工程。 
    一是建设洪泽湖区域气象信息发布系统。针对湖区水产养殖、渔业捕捞作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建设渔民、养殖业人员数据库,建设洪泽湖区域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确保渔民、养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构建洪泽湖风能开发专业气象服务体系。在洪泽湖区域泗洪段风能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风能资源的详查范围,建设洪泽湖风能资源气象综合观测网和能源气象服务系统。建立风能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估系统,开展风电、光伏电相关业务的研究,为风电开发提供气象保障。 
    三是完善洪泽湖生态监测网络。沿洪泽湖区域新建4个负氧离子监测站,升级改造杨毛嘴湿地生态自动监测站,加强水体、植被、滩涂、生态系统变化的监测,开展气候变化对行业影响的科学观测试验,满足气候变化研究需求。 
    (四)一流气象台站提升工程 
    以严格保护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提高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切实改善基层气象台站工作生活条件为目标,继续按照“一景、三佳、四点、五化”的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总体建设标准,实施“一流台站”建设工程。 
    一是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按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要求,加强与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协作,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实施气象观测场室标准化改造,迁建探测环境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和无法原址改善的气象观测场室;对已经遭受部分影响或可能遭受影响的气象观测场室,采取保护性征地等措施进行适当改造,切实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 
    二是加强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沭阳综合业务楼建设和市观测站的改、扩建或迁址新建项目。同时开展气象科普场馆、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实施基层台站气象文化提升工作,满足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及职工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全力打造观测环境优、业务现代化水平高、内外环境美、基础设施佳的优秀基层气象台站。 
    三是加强气象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建成市级装备维修分中心,建成4套移动式检定系统;建设市级气象数据异地灾备中心和专线备份网络,实现重要气象数据的异地存储和双线路并行传输,保障气象业务系统运行的不间断;提高维修保障人员综合素质,适应气象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需要。 
    (五)交通气象业务体系工程 
    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量和行驶速度的快速提升,对气象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市有必要进一步加快交通气象工程建设。 
    一是建设交通气象监测网络系统。与市公安局合作,共同开发气象实时监测和实景视频监控相结合的城市交通气象实景监控平台,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建设城市交通气象监测站8套;增加建设对交通影响敏感的观测要素监测站;新建能见度监测站4套,完善全市能见度观测站网。 
    二是开发交通气象综合服务系统。加快交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及发布系统建设;加强交通气象社会化服务工作,尝试在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上开辟交通气象服务专栏;加强交通气象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建立交通气象灾害评估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宿迁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全市今后五年气象事业发展、改革与创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全市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维护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加强领导,科学部署,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特点,在本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有针对性的地方现代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二)统筹规划实施 
做好“十二五”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发挥规划在气象事务管理中的指导、约束作用。统筹好各类资源,统筹做好速度、规模、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按照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指标,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气象工程建设必须依据规划,有序推进,做好工程实施的咨询论证。从组织和制度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提高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持续加大投入 
    进一步完善我市气象事业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多渠道加大对宿迁气象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确保气象事业经费的增长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步。 
    (四)扩大合作交流 
    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支持现代气象业务发展。不断深化气象与交通、水利、农业、安监等部门的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实现资源共享,携手共同发展。 
    (五)强化监督评估 
    气象部门要会同市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做好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建立规划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制,加强考核。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