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重点工作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0日 文号:宿气发〔2024〕1号
效用状态:有效

宿迁市气象局 宿迁市总工会 共青团宿迁市委关于举办宿迁市第八届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

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各县(区)气象局,市局各直属单位: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爱岗敬业、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全市气象行业职工综合技能素质,为宿迁瞄准“省内作出更大贡献、全国奋力争先进位”目标定位,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市气象局、市总工会、共青团宿迁市委决定联合举办宿迁市第八届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并制订了竞赛组织实施方案(详见附件)。

请各有关单位精心组织,做好培训、选拔、参赛等工作,争取优异成绩,全力促进气象行业业务发展和队伍建设。


宿迁市气象局

2024年1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宿迁市第八届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广泛深入开展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营造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激励全市气象行业广大职工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气象局、市总工会、共青团宿迁市委决定联合举办宿迁市第八届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竞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了保证竞赛有序开展,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下设竞赛工作组、竞赛监督组、后勤保障组。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如下:

(一)竞赛组织委员会

主  任:市气象局局长                    仲维建                  

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陈  玲 

共青团宿迁市委副书记            亓俊先

市气象局副局长                  傅云燕                      

负责竞赛重大事项决策、竞赛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审定。

委  员: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     闫惠敏

共青团宿迁市委宣传部部长         沃  磊                                               

市气象局人事处处长               丘文先                       

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               张  览   

市气象局观测与预报处处长         赵燕华

市气象局党建办副主任             董钰春                                                 

负责竞赛内容、科目、标准、奖励和实施方案、相关文件的审定;负责竞赛过程的领导与监督,对重大事项的仲裁与决策,确定裁判组成员。

(二)下设工作机构

1.竞赛工作组

组长:赵燕华

成员:叶剑、庞礴、崔晓玉、王睆

职责:在竞赛组织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竞赛各项工作的实施。

2.竞赛监督组

组长:董钰春

成员:姚海涛、姚嫚

职责:负责参赛人员的资格审查;负责监督裁判执行、考场纪律等,配合工作组开展阅卷评分、统计成绩等。

3.后勤保障组

组长:张览

成员:孟韩春、陈志立、王皓珏、王召永

职责:负责安排住宿、饮食、赛场布置等后勤及会务事项;负责获奖证书、奖牌的制作和管理等。

二、参赛选手

本次竞赛面向全市气象行业综合气象业务岗位。

(一)名额。各县局、市级观测站除1名值班人员留守外,其余在岗业务人员均需参加。

(二)资格。参赛选手须为从事综合气象业务(含各级观测站)以及气象行业其他部门中从事观测、预报或服务的在岗业务人员。

(三)参赛报名。各参赛代表队需在2024年1月15日前向竞赛组委会报参赛代表名单(格式见下表)。

表1  参赛代表名单

代表队

领队

选手

姓名

参加工作时间

三、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包含四个科目:综合业务理论、监测预警服务、装备技术保障、应急气象观测,总分500分。

表2  竞赛科目及分值

序号

竞赛内容

分数

1

综合业务理论

200

2

监测预警服务

100

3

装备技术保障

100

4

应急气象观测

100

总分

500

(一)综合业务理论

1.竞赛内容

主要考查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措施;气象业务发展政策规划;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为农服务、气象风险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天气学基础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气象、预报预警规定及标准;综合观测基础、观测自动化及技术规定、数据格式及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探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表3  综合业务理论考试范围

序号

竞赛

内容

比例

考试范围

1

重要指示精神

1%

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2

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措施

1%

1.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的行动计划(中气党发〔2019〕68号)

2.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中气党发〔2020〕35号)

3

气象业务发展政策规划

4%

1.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

2. 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印发《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中气党发〔2022〕93号)

3. 2.中国气象局关于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重点改革的意见(气发〔2020〕1号)

4.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气发〔2017〕10号)

5. 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气发〔2017〕42号)

6. 气象观测技术试验指南(2020-2025年)(气测函〔2020〕21号)

4

气象防灾减灾

3%

1.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7年修订)

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部门相关职责)

3.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气减函〔2018〕60号)

4.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气减函〔2018〕60号)

5.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气发〔2017〕89号)

5

气象为农服务

2%

现行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规定汇编(2021年版)

6

气象风险预警

2%

1.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规范(气减函〔2018〕36号)

2.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建设指南(气减函〔2018〕36号)

7

人工影响天气

2%

1.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8号,国务院令2020年726号部分内容修订)

2.人工影响天气安全地面作业空域申请和使用规范(QXT 547-2020)

3.人工影响天气安全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要求(QX/T 99-2019)

4.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业务规范(试行)

5.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发射架通用技术规范(QXT 603-2021)

8

天气学基础

5%

天气学基本概念及预报基础理论,试题内容包括:不同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天气图识别基础,气团、锋面、高空槽、切变线、辐合线等天气、次天气尺度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天气形势及要素预报;暴雨(雪)、雷暴和强对流、热带气旋及其外围风雨、局地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和预报思路。

参考书目包括:

1.朱乾根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竞赛内容:第一章第3节,第二章,第五章第1、2节,第7章第1-2节,第九章第8节。

2.寿绍文等.天气学分析(第二版).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

竞赛内容:第1章,附录1、2,天气图识别基础。

9

新一代天气雷达

8%

掌握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业务应用,试题内容包括:新一代天气雷达概况;雷达基本探测原理、多普勒天气雷达图像识别基础;雷暴数据质量控制;对流风暴及其雷达回波特征;灾害性对流天气的探测与预警。

参考书目:

俞小鼎等.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竞赛内容:第一章至第六章。

10

卫星气象

3%

掌握卫星图像在天气分析预报中的应用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中,试题内容包括:气象卫星探测基本原理;各观测通道(主要是红外和可见光)卫星图像的特征和典型应用;卫星图像上的云与云系及其相关天气系统识别;云图上的对流云识别;城市热岛和火情监测。

参考书目:

1.陈渭民.卫星气象学(第三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17. 竞赛内容:第二章第3节,第五章第1-4节,第六章第1-6节,第七章第2节,第八章,第九章第3、4、7、8节,第十章第1、2、5节。

2.城市热岛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技术导则(试行)(气测函〔2019〕103号)。

3.火情卫星遥感监测业务技术导则(试行)(气测函〔2019〕157号)。

11

预报预警规定及标准

5%

1.短时临近天气业务规定(气办发〔2017〕32号)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16号)

3.基层气象台站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服务业务基本要求(气预函〔2016〕31号)

12

综合观测基础

27%

大气探测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等基础知识;综合气象观测基础理论。

参考书目:

1.张霭琛.现代气象观测(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竞赛内容:第一章至第八章;

2.盛裴轩,毛节泰,李建国,等.大气物理学(第二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竞赛内容:第二章至第六章、第九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

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4.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竞赛内容:第一章至第十章;

5.酸雨观测规范(GB/T 19117—2017);

6.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试行)(气测函〔2010〕170号);

7.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规范(试行)(气测函〔2012〕61号);

8.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规定(第二版)(气测函〔2018〕171号);

9.风廓线雷达观测规定(试行)(气测函〔2011〕223号);

10.全球定位系统气象观测(GPS_MET)站观测规范(试行)(气测函〔2010〕350号);

11.光电式数字日照计观测规范(试行)(气测函〔2018〕109号);

12.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

13.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规范(第一版).北京:气象出版社,   2020;

14.唐孝炎等.大气环境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竞赛内容:第二章。

13

观测自动化及技术规定

15%

业务技术规定、软件操作、观测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和维护知识:

1.全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业务运行方案(中气函〔2020〕42号);

2.地面气象应急观测管理办法(中气函〔2020〕42号);

3.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实用手册.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

4.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新型自动气象站实用手册.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

5.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技术手册.北京:气象出版社,2020

6.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象字典.北京:气象出版社,2020;

7.高空气象观测涉氢业务设施建设技术规定(气测函〔2020〕40号);

8.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技术要求(试行)(气测函〔2019〕49号)。

14

数据格式及质量控制

9%

1.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地面气象辐射(QX/T 117-2020)

2.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地面(QX/T 118-2020)

3.无线电探空资料质量控制(QX/T 123-2011)

4.地面气象资料实时统计处理业务规定(2017版) (气预函(2017)32号)

5.气象辐射资料实时统计处理业务规定(气预函〔2016〕37号)

6.高空气象资料实时统计处理业务规定(气预函〔2016〕37号)

15

质量管理体系

4%

1.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16)

2.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19001-2016) 

3.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业务运行规定(气测函〔2019〕143号)

16

探测环境保护

4%

1.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623号)

2.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站(GB 31221-2014)

3.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高空气象观测站(GB 31222-2014)

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天气雷达站(GB 31223-2014)

5.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大气本底站(GB 31224-2014)

6.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5号)

7.气象台站迁建行政许可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5号)

8.气象观测站新建迁移和撤销管理规定(气发〔2020〕50号)

9.观测司关于印发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和气象台站迁建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的服务指南和工作细则的通知(含附件)(气测函〔2016〕132号)

17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5%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6年第三次修订)

2.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6号)

3.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5号)

4.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5号)

5.气象观测业务运行准入和退出管理办法(气测函〔2017〕188号)

6.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特殊情况处置办法(气测函〔2018〕11号)

7.气象观测业务事故分级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气发〔2015〕97号)

2.竞赛形式

闭卷,机考,提供电子试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在考生自备计算机上答题,自备计算机安装win7、office2013以上、WPS Office 操作系统。

试题类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表4  综合业务理论试题类型及相应分值

题型

数量(道)

每题分值(分)

总分值(分)

单选题

100

0.5

50

多选题

100

1.0

100

判断题

100

0.5(不答不得分,答错扣0.5)

50

300

200

(二)监测预警服务

1.竞赛内容

根据当前探测资料(雷达、卫星、天气形势和地面自动站),综合应用业务理论知识和ROSE2.0软件,开展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与服务。

2.竞赛形式

闭卷,机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科目考试提供电子版试卷,在考生自备计算机上答题。

表5  监测预警服务试题类型及相应分值

试题类型

分值(分)

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

监测分析

40

预警材料撰写

20

决策气象服务材料

40

总分

100

(三)装备技术保障

1.竞赛内容

自动气象站(DZZ4)、光电式数字日照计(DFC1)、降水现象仪(DSG1)、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DPZ1)硬件设备的拆装、调试、故障诊断等。

要求正确使用工具,判断故障具体位置,分析故障原因,更换相应备件后排除故障。

2.竞赛形式

现场操作并填写纸质答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四)应急气象观测

1.竞赛内容

考查应急气象观测相关业务规范、技术规定以及业务软件操作,包括:ISOS软件的安装及参数设置、模拟实时观测并进行数据处理、观测数据录入、维护及质量控制、气象报文编发、观测数据及元数据分析录入和云、天气现象判识等。

2.竞赛形式

(1)闭卷,机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观测数据处理及软件操作以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方式为准。竞赛软件采用ISOS(Ver 3.0.4.701)。

(3)提供电子和纸质试卷,纸质试卷仅供选手阅览,在纸质试卷上答题无效。在考生自备计算机上答题。

表6  应急气象观测试题类型及相应分值

试题类型

分值(分)

软件安装与参数设置

25

自动观测系统实时运行模拟

15

数据维护处理和重要天气报

30

MDOS 平台信息处理

10

云和天气现象应急观测

20

总分

100

四、比赛时间及地点

竞赛时间:2024年1月中旬,赛程4天。

竞赛地点:宿迁市气象局五楼会议室。

表7  竞赛日程安排

时  间

内  容

第一天

全天

各代表队报到

第二天

09:00~10:30

应急气象观测

10:50~11:50

监测预警服务

14:20~16:00

综合业务理论

第三天

09:00~12:00

装备技术保障

第四天

09:00~11:00

闭幕式(总结、颁奖)

五、竞赛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竞赛设个人单项、个人全能和团体奖。各奖项均分别奖励,不合并,不替代。已在往届竞赛中获得“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的,不再参与本次竞赛排名。

(一)个人单项

“个人单项”的评奖依据为参赛选手的个人单项成绩。

1.个人单项奖设综合业务理论、监测预警服务、装备技术保障、应急气象观测四个竞赛科目,分别取前2名,由市气象局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2.一等奖为第一名,二等奖为第二名。

3.获奖选手参加职称评定时予以优先推荐。

(二)个人全能

“个人全能”的评奖依据为参赛选手的个人全能成绩。

1.个人全能设一、二、三等奖各1名。一等奖为个人全能第一名,二等奖为个人全能第二名,三等奖为个人全能第三名。

2.获得个人全能前三名的选手由市总工会授予“宿迁市五一创新能手”称号,其中第一名选手按程序申报“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

3.符合申报条件的个人全能选手,可按程序向团市委申报“宿迁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4.获得个人全能前三名的选手由市气象局颁发证书和奖金,获奖选手参加职称评定时予以优先推荐。

(三)团体奖

团体奖,以参赛代表队为单位。以团体成绩作为评定标准,取前2名,授予团体奖;对在竞赛过程中,组织有力、表现突出的代表队,授予“最佳组织奖”1名。

表8  竞赛奖励标准

科  目

名  次

荣誉称号

奖金(元)

个人全能

一等奖

推荐申报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

推荐申报宿迁市青年岗位能手

宿迁市五一创新能手

个人全能名次证书

1000

二等奖

推荐申报宿迁市青年岗位能手

宿迁市五一创新能手

个人全能名次证书

800

三等奖

500

综合业务理论

一等奖

单项名次证书

500

二等奖

单项名次证书

300

监测预警服务

一等奖

单项名次证书

500

二等奖

单项名次证书

300

装备技术保障

一等奖

单项名次证书

500

二等奖

单项名次证书

300

应急气象观测

一等奖

单项名次证书

500

二等奖

单项名次证书

300

团体奖

第一名

团体第一名

——

第二名

团体第二名

——

最佳组织奖

——

六、相关要求

(一)通过此次竞赛为省和国家级竞赛选拔参赛选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竞赛,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高度支持,保障竞赛各项准备工作落到实处。

(二)各单位要广泛动员、严格训练,积极组织气象综合观测业务人员参加技能竞赛活动,促使优秀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三)竞赛用笔记本电脑由各选手自带,笔记本电脑不得安装、使用无线上网功能。其它考试用物品由竞赛组织委员会提供。

(四)请各单位将参赛人员名单于2024年1月15日前报市气象局观测与预报处,联系人:赵燕华,联系电话:880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