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政策解读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1年2月1日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宿迁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走进政行风热线栏目就气象相关问题现场解读

126日上午,宿迁市气象局局长葛余同带领气象台、气象装备中心、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一同走进市广电总台“政行风热线”直播间,就气象相关话题与市民沟通交流,为市民解疑答惑。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中,葛余同首先介绍了2020年宿迁市气象局在预报预警服务、气象现代化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气象工作的市民朋友表示感谢。随后,葛余同等人在与主持人的问答互动中,就天气预报准确率、人工影响天气、冬季雾霾频发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对2020年气候状况进行了解读,直播效果良好。

最后,葛余同局长表示气象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2021年宿迁市气象局定将紧密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宿迁贡献气象力量。

问:最近骆马湖都结冰了,今年冬天偏冷吗?

答:去年12月以来,冷空气频频来袭,气温确实比常年偏低。去年12月平均气温2.02.6,较常年偏低0.51.0℃;今年1月上旬平均气温-1.8-2.6℃,较常年偏低3.23.5℃。受强冷空气影响,12月以来我市出现3次寒潮天气:1214日、29日和16日,气温降幅在10℃以上,特别是后两次寒潮过程间隔时间短,出现持续低温天气,最低气温降至-10-12℃,导致骆马湖湖面结冰。但今年冬季持续低温天气的现象在历史上看并非太极端,2016120-24日我市也出现寒潮低温冰冻天气,24日早晨全市最低气温降至-14.1℃,为近10年来宿迁地区极端最低值。

受拉尼娜事件影响,今冬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偏强,强劲的西北风会带来强冷空气,预计今年冬季(12-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左右。

问:雾和霾如何区别?有何危害?

答:雾和霾从气象角度来讲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两者主要区别在于:一是能见度范围不同。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二是颗粒物尺度不同。雾由水汽组成,一般雾的颗粒比较大,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微米。而霾就不一样了,它是比较干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是非常小的,基本上为微米量级。三是相对湿度不同。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另外,从颜色和边界等方面,可以用肉眼就能够有效地区分雾和霾。雾有比较清晰的边界,经常是一团一团地存在,影响的范围相对小而明显;而霾的边界很不清晰,范围一般也比较大。在颜色上,雾呈偏白的颜色,而霾的颜色一般是黄色或者褐色。

雾和霾主要危害有:一是使能见度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二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尤其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因此防范雾和霾,一是要加强雾、霾天气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应停止晨练和一些剧烈的运动。注意防护雾、霾对老人、儿童和体弱病人等敏感人群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问:现在人们离不开天气预报,都将气温预报作为第二天穿衣的参考指标。但是,有时尽管温度的预报已经是相当准确了,可不少人仍然会感到预报的气温与自身实际感受到的冷暖程度不一致,从而抱怨温度预报不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答:空气温度的高低是自然界冷暖的唯一标志。但是,它并不是表示人体冷暖的唯一标志。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人们还会因为空气湿度与风速大小的不断变化,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例如,在气温0℃的环境中,风大的时候就要比风小的时候感觉冷了许多;夏季气温35℃,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左右,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空气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人们就会产生闷热的感觉,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另外,天空云量的多寡、不同颜色的外衣等因素,也会使人们对实际的环境温度产生感觉上的差异。总之,人们对温度的感觉是受多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问:听说我市也做过不少人工增雨工作,能解释一下人工增雨的原理吗?另外人工消雨又是怎么回事?

答:形成降水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云中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有适当多的凝结核。人工增雨就是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降雨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又称人工增加降水。撒播的方法有飞机、火箭在云中撒播、高射炮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是人工影响天气中进行得最多的一项试验。

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能供应的水分较少,这也就是人工增雨的局限性所在。

人工消减雨同样是根据降水形成条件,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目标区的上风方,通常大约是60120公里的距离,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让雨提前下完;二是在目标区上风方,通常大约是3060公里的距离,往云层里超量播撒冰核,使冰核含量达到降水标准的35倍,冰核数量多了,每个冰核吸收的水分就少,无法形成足够大的雨滴。通俗来讲,就是让雨“憋着不下”。

目前人工消雨的影响力是比较有限的。对范围小、强度弱的降水天气过程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但遇上强降水天气过程,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还达不到人工消雨的效果。

问:人工增雨(雪)用的碘化银对环境和人体有害?

答:人工增雪()是一个微物理过程,而不是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因此,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经常使用的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干冰、液氮很容易蒸发形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本身就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对环境和人体都不会产生影响。虽然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碘化银用量极小。当碘化银火箭弹发射到云中燃烧时,瞬时气化为分子态,成核率很高,大约1AgI成核率在-10度条件下可达到1013-14次方,因此很少的用量就可达到增雨雪的催化效果。极少量的碘化银分散在很大的区域里面,单位面积的含量微乎其微。

国内外的检测表明,即使在长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区域,水中的银离子仍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国家卫生标准(银离子浓度不超过50微克/升)。从2003年开始北京基本每年冬季均在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区域进行较频繁的蓄水型人工增雨作业。在每半年对水库水体进行检测的数据显示,水库中银离子的含量很低。所以,人工增雪()对人体根本没有危害,大家不必紧张。

问:为什么一到秋冬季节,污染天气相对较多?

答:空气质量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气象条件。在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空气质量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秋冬季节低层大气温度低,不稳定能量小,易形成稳定的大气层结,大气的混合层高度低,常有逆温、静风出现,所以秋冬季节静稳天气发生的频率较多,对污染物的扩散不利;另外秋冬季降水少,对污染物的沉降也不利。因此,秋冬季节污染天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