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局网站 > 宿迁市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宿迁:高质量气象服务护航 秋粮生产再创新高

发布日期:2022-12-09 09:24    

江苏省宿迁市今年秋收秋种全面告捷,秋粮面积477.5万亩,比去年增加了2.5万亩。预计单产539.8公斤、总产量超250万吨,实现面积、单产、总产的“三增”。宿迁市气象局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链条、精细化、高质量的气象服务,全力护航粮食安全。

强化科技支撑,开展集约化标准服务

宿迁市气象局组建卫星遥感业务应用科研团队,与农业农村部门和高校联合开展农业气象科学研究,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纳入业务应用。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及相关设备开展全链条、精细化粮食作物气象服务,精密监测分析农区气象条件、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等情况,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期增强灾害防控的预见性。研发率冬小麦种植区域和收获进度高分辨识别技术,识别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面积,动态估测产量,联合农业部门发布服务专报,在关键农时提出针对性农事建议。

市气象局集约化开展为农气象服务,构建“1+3+1”服务模式(提前1天发布预报、3项服务流程、1套过程闭环总结)。加强市级精细化预报预警和服务指导,安排市、县常态化交流,参与农业气象服务材料制作、田间调研、农业科普等工作。

对标农业需求,开展全过程精细服务

市气象局注重灾前管理,联合农业部门编制农业气象灾害周年防御手册,按照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特别,并根据本地天气气候,提出针对不同农作物的气象灾害致灾风险预警指标,规范风险预警产品,形成标准化为农服务方案。

“气象专家指导非常及时,今年收成非常好!”种了430亩水稻的种粮大户林德龙高兴地说。市气象局瞄准农业生产全过程,梳理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机手信息,将市、县两级气象预警传播全面融入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并开发完善基于智能网格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产品体系,派农气服务专家实地调查作物长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直通式服务。

气象部门还与人保、太平洋等保险公司深化合作,分析历史气候数据,梳理各类气象指标,联合攻关关键指数指标,成功研发设施大棚、水产品气温指数等保险产品,气象灾害防御的保险能力和工作效益不断提升。

强化合作联动,精准防控病虫害

“在今年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三病三虫’、甜菜夜蛾、玉米螟等秋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总体战打得精准,得益于气象部门到位的气象服务,为秋粮丰收提供了坚强保障。”宿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洪树介绍。市气象局充分发挥气象农业专家联盟作用,在小麦赤霉病、稻瘟病等防控关键期,滚动提供未来3天气温、风速、降水的逐小时气象条件预报,同时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开展分类指导服务,科学防控病虫害。

与此同时,市气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制作了《农业气象大讲堂》系列科普视频,详细指导选种、播前准备、病虫草害防治、播后镇压,以及高温热害对作物可能造成的影响和防御措施,及时为农业生产传经送宝。

提前发布高温干旱预测,及时开展人工增雨

今年4月至入梅前,宿迁市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8到9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遭遇严重的气象干旱。市气象部门提前发布干旱预测预警,抢抓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全市356万亩水稻及时抢栽提供了重要保障。

气象、农业农村两部门联合会商研判旱情发展态势,及时向生产经营主体发送高温、干旱预警及应对措施,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人工增雨13次,作业效果显著,大大降低高温热害对作物的不利影响,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