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局网站 > 宿迁市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宿城:给82万群众获得感

发布日期:2019-11-06 11:11    


“过去河塘堆满垃圾,房子很破旧;现在水圩这么清,房子盖得真漂亮,美得就像一幅画!”走过白墙黛瓦、绿树掩映的村庄,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村民王民胜一脸自豪。

延续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为170户建设新居住区,以群众的获得感来检验“小康成色”,刘圩村的变化是宿城区冲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缩影。

“作为全省‘三农’比例最高的主城区,宿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去年,我们全面小康实现度为90.58%,41项监测指标有14项未达标,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宿迁市政协副主席、宿城区委书记裴承前表示,宿城既要攻难关、补短板、强弱项,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要弘扬认真、顶真、当真“三真”精神,坚持实打实,让82万城乡群众得实惠。

一束神奇的光

“我们公司不到50个人,主要生产全面屏激光切割机,切割手机屏合格率超过99%,占国内市场70%份额。今年1-9月,公司销售额1.3亿元,同比增长40%;纳税超过1080万元,同比增长66%!”入驻宿迁激光产业园3年,先河激光迎来收获季。公司副总经理李洪涛说,激光产业园服务好,产业链越拉越长,将为公司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激光切玻璃、切钢材,又快又准。如此神奇的“一束光”,竟从经济欠发达的宿城照射出来。宿迁激光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高胜宇说,宿城敢于追逐“不可能”,从无到有,在苏北率先建设激光产业园,已引进重点企业45家,其中32家企业投产,今年销售额可达15亿元。从激光元器件到切割、焊接、熔覆、清洗等设备生产,前延后伸,一个覆盖上下游的激光产业基地正在崛起。

走进耿车镇博雅园艺工作坊,移动苗床上摆放着200多种多肉植物,桃蛋、克拉拉、秀妍……网上一盆能卖十几元甚至上百元。3万多平方米的大棚内,有人在后台提供客服,有人在直播,有人在打包发货。

耿车镇镇长王前锦说,告别废旧塑料加工这几年,耿车转型瞄准一个“绿”字。全镇建成35万平方米温室大棚,入驻企业32家,解决了2600人的就业问题,今年销售可达9亿元,这里成为全国多肉种植第三大基地。耿车9个村全部创成“淘宝村”,电商家具产业年销售28亿元。

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结构不优,是制约宿城小康进程的最大短板。坚持“四化同步”、绿色跨越,全力抓发展、促发展,成为宿城决胜全面小康的第一要务。

今年以来,宿城区坚持领导带头、专业跟进,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新开工、新竣工项目数分别增长179%、108%。总投入230亿元的恒力时尚产业园计划近期开工,明年底一期投产。聚焦产业强区,宿城加快构建纺织服装、绿色建材、激光光电“2+1”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今年1-9月,宿城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长10.2%。

不敢想的“好日子”

鸡蛋、青菜、排骨、肉丝,一盆酸菜鱼……10月21日中午,宿城区屠园乡古山河小区居民吴军提着购物篮,到吉麦龙超市收银台前结账,“超市离我家就200多米,东西多,价格又便宜。”

今年是吴军从徐墩村易地扶贫搬迁到古山河小区的第6个年头。64岁的他,从村里的老房子搬进114平方米的新房子,如今儿子、媳妇在外打工,他在家照顾孙子,“以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没想到自己也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十几亩地流转,每亩每年有800元租金,我到超市工作,每个月还能挣3000多元,收入是过去的好几倍。”同样来自徐墩村的吉麦龙超市收银员吴珊珊说。

古山河小区位于宿城城乡统筹试验区,是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统规统建”的7个农民安置小区之一。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更好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核心内容。目前,试验区内两个乡镇建成7个安置小区,共安置1.5万户6.5万人,17个村居整体搬迁,占总人口和村居总数的六成。

“社区里有学校、医院、敬老院、超市,搬到镇上住,生活确实方便。”在屠园乡社区活动广场,61岁的王莉芳坐在长椅上休息,5岁的孙女在一旁的滑梯上玩耍。

农民进镇,图的就是生活舒适便利。在中扬镇东方花苑社区,居民来自4个异地搬迁村居。根据农民集中居住新需求,宿城区创新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实行“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有综合代办、物业服务、矛盾调处、创业就业4个窗口,墙上挂着党群服务清单、民生服务清单、代办服务清单、物业服务清单,一目了然。

冲浪板上的人生

10月21日中午,在中扬扶贫产业园的吉龙塑胶制品江苏有限公司,来自中扬镇饭棚村的胡晓敏,正在机器上进行高频熔接作业。该公司生产冲浪板、皮划艇、钓鱼船、家庭泳池……其中一款冲浪板,足球明星梅西曾用过。“我在这干了3年多,每月工资3000多元。”胡晓敏告诉记者,她家去年已经脱贫。

从上海迁到宿城,吉龙公司3年多来开了4家分厂,去年销售额达7亿元,其中出口占九成,100多种水上运动产品热销欧美、亚洲。“除了总部,公司生产基地全部搬到宿城。”公司办公室主任党凤花说,2000多名员工中,1400多人来自周边乡镇。

像这样带动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在中扬、屠园超过30家。中扬镇扶贫专干丁裕祥说,得益于就业扶贫,到去年底,中扬3年脱贫2774户12195人,6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

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户。宿城开展“精准脱贫冲刺年”“精准脱贫百日攻坚”行动,推进低收入人口增收脱贫,兜牢各类困难群体保障网。“十三五”期间,全区1.71万户6.53万人以及2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脱贫达标。

小康成色足不足,要看群众获得感强不强。近3年,宿城区完成民生投入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改善农民住房条件,15个项目今年将全部竣工,交付住房3800套以上,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逾7000户;投入近30亿元,新建、改建9所中小学。

“对困难群众生病住院,实行大病统筹和先诊疗后付费;商业保险可解决5万元,‘大爱宿城’平台再捐助部分……还不够的话,区领导专门研究给予特别救助,防止因病致贫返贫。”裴承前说,看到贫困户脱贫后露出笑容,让人感觉“比什么都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