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2023年3月2日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苏州市气象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苏州气象工作的总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以下简称《纲要》)、2023年全省气象工作会议精神和《苏州市推进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府〔2022〕7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振“四敢”精气神,扎实落实“十四五”规划年度任务,努力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气象力量。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纲要》落实落细

1.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和“九个深刻领会”。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推动苏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找准气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发挥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组织好领导干部和青年党员学习成果交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

2. 持续推动上级气象部门决策部署在苏州落实落细。 落实“质量提升年”行动和“四大支柱”“示范体系”等专项建设苏州任务;落实《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2022—2025年)》年度任务。压实市县城市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主体责任,强化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办和考核;规范全市气象部门科技成果引进工作,引入多波段雷达组网技术和“百米级、分钟级”城市重点区域精细化预警技术;各市(区)局围绕《实施意见》落实重点推进方向。

二、聚焦防灾减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1.守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切实发挥市县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推动与姑苏区、虎丘区和工业园区建立对接联动和保障支持机制,适时开展业务培训;适时修订市、县应急预案。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分级分类分渠道发布规程。各市(区)局建立与地方高影响力主流媒体的信息发布机制,切实提升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高效传播能力。

2. 提升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能力。提升递进式服务能力,修订完善《苏州市气象局灾害性天气递进式通报服务实施细则(试行)》,制定县级实施方案。提升决策服务产品质量,制作发布图文并重、重点突出、辨识度高的服务产品。发展“灾害性”与“高影响”并重的预报预警服务,在灾普成果基础上研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和影响评估。引进和深化行业气象服务产品,拓展行业结合度高的“靶向”服务。

三、聚焦城市运行,全面落实《实施意见》目标任务

1. 提升气象赋能城市管理能力。以“大平台、大系统、多应用”统筹设计建设,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场景化、插件式转型,市县一体推进重点软件项目建设,完成“苏州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平台——气象专题”项目试运行,成果融入市级数字驾驶舱;完成“城市气象保障服务示范平台(苏州)项目”开发任务,投入业务试运行并按时完成业务验收;完善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交互发布系统及其客观订正算法,提升智能网格业务能力。

2. 提升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打造有温度的苏式气象服务,发布公众气象服务渠道、产品清单;开发面向公众直观形象的新型服务产品1-2类。深化苏周到气象产品服务,融入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推送功能。借力社会媒体资源,加强与在苏大V合作,适时开展重大灾害性天气直播,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覆盖率、便捷性和气象普及率。加强气象科普工作,开发气象科普课件1项,开展线上线下科普课堂和直播;整理完善气候素材库,开发24节气科普作品;完成常熟气象科普馆建设。

3. 提升精细化行业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推动气象服务融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建立2项以上电力行业高影响天气阈值指标,升级电力气象服务系统,发布电力气象影响预报产品;开发供水专项气象条件影响服务产品。提升涉旅气象服务,试行高空及水上游乐等气象要素高敏感项目气象风险预警服务1项;优化“君到苏州”旅游气象产品,增加发布旅游花期预报产品1项,发布气象荐游产品1项。深化轨道交通气象服务,完成2号线高架线路和11号线昆山段轨道交通监测站点建设。提升人影作业规范化水平,按要求完成人影设备更新;规范完成吴中区人影作业相关工作。

4. 提升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优化主客观臭氧预报方法,提升臭氧污染预测准确率,投入业务试用。依托省温室气体及碳中和评估团队,完善苏州碳中和评估辅助数据库。深化蓝藻水华研究,推进蓝藻短临滚动预报业务化。吴中区、相城区尝试开展“中国天然氧吧”申报。吴中局尝试开展“星空预报”,切实提升生态气象服务效益。

5. 提升气象服务粮食安全能力。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建立精细化风险预警机制,加快推进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指标研发;开展分灾种、分作物、分时段的农业生产精细化气象服务,联合开展关键要素农时气象态势服务产品研发;全面梳理气象农险产品和指标,加强事前服务、事中跟踪、事后评估,促进定性服务向定量评估转变,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引进省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服务成果,在湖泊水体和大宗作物种植面积等方面开展本地化服务。在吴中区、相城区分别探索建立智慧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四、聚焦基础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1. 提高监测精密水平。加快推进雷达项目建设,市级项目上半年完成选址变更、方案设计和报批报建,下半年完成项目招投标、开工,力争年底前投入业务试运行;县级项目上半年完成钢结构塔楼建设和设备安装,7月份开展业务试运行;建立市县一体的天气雷达业务运行规范。推进自动站补盲建设,6月底前组织完成33个已选址站点建设,11月底前完成12个老旧自动站升级改造。

2. 提高预报精准水平。聚焦两端,提升短临监测预警和延伸期预测预报水平,引进城市尺度小区域短临监测预警技术,实现本地化业务应用;引进延伸期预报模式和产品,逐步优化苏州市级延伸期预报业务。提高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产品质量,提升智能网格预报订正能力。提升雷达资料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引进基于雷达数据的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分类强对流识别算法,进行本地化评估及优化后投入业务应用;引进S波段、X波段雷达协同观测试验评估和监测预警一体化业务。

3. 提高数据和信息化支撑水平。优化基础监测数据集,制定发布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清单;开发快速统计模块,形成常规要素统计和共享发布自动化,统一各对外服务渠道数据基础,做到数据来源一致、标准一致、数值一致。对接《江苏省数字气象(信息化)建设方案》,强化基础数据调用、功能模块共享的集约化管理,加强业务系统开发全周期安全管理。继续推进市县同类装备维保集约化工作。完成市、县两级内外网隔离改造;开展全市网络安全巡检和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完成云服务(二期)项目。

五、聚焦科学管理,提升气象工作水平

1. 深化市县一体业务布局。建立基础业务质量考核机制,制定智能网格预报和地面测报业务质量考核办法;定期开展各市(区)局业务互查;探索集约值班的技术路线和机制研究。持续强化省级支持、市级支撑、县级应用的一体化业务布局,持续发挥“三平台、一中心”在全市业务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对现有服务产品利用率和成效进行评估、清理。各市(区)局全面落实“一市一品”建设,市局建立跟踪、评估、考核机制。

2. 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以雷达短临监测和大城市精细化服务为核心,引导厅局级以上项目申报和市级项目立项;发布重点项目清单,试行“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对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和核心期刊文章进行重点量化考核。完成科研团队验收总结和新一轮团队建设。完善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机制。组织实施市级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3.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市县一体推进科技服务做大做强,建立完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服务收入体制机制。压实防雷安全监管责任,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单位信用分级监管,根据信用分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加强雷电防护重点单位分类监管,细化不同防雷安全风险等级单位的监管要求,对重大风险单位试点开展重点监管和市县联合监管;优化“四合一”防雷安全监管模式。推进气象依法行政,强化重大执法案件市级指导;加强基层执法人员行政处罚能力培训,制作行政处罚全过程教学视频,开展行政处罚案卷集中评查学习。

4. 从严抓实内部管理。加强地方绩效、省局目标和市级重点工作任务进度日常跟踪及督查督办;优化OA审批流程,推广OA二期应用,修订完善行政管理实务手册。做好财政经费保障,落实新一轮财政补助方案;压实县级财务管理主体责任,强化监管责任,试点开展“县账市审”;定期开展市县行政、财务专项检查,做好上级检查迎检;完成离任审计工作;完成常熟迁建工程决算、审计和固定资产置换工作。加强项目管理,完成市本级、常熟、昆山、吴江和相城等五家单位的“十三五”项目竣工财务决算。严格执行业务运行和内部安全管理各项规定,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排查和整改。及时完成固定资产的清查处理。

六、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1. 建设政治过硬的模范机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牢政治机关意识,持续深化“三个表率”模范机关建设,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关键少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机制,不断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定期召开市县纪检监察工作联席会议,组建专项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工作。

2. 加强部门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落实党组成员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加强分类指导,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整体提升、整体过硬。继续以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打造市县党建品牌矩阵。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自我约束、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各单位文明建设水平,加大力度推进县局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以党建带群建,切实做好群团工作和老干部工作。

3.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开展“干部敢为”系列行动,加强干部管理选优配强县级领导班子,加强县局副职干部交流轮岗锻炼。加强考核管理,落实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管理制度,加强聘后管理,组织开展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和期满竞聘。加强多岗位锻炼,推选年轻同志到省局机关处室交流锻炼;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挑选县局年轻同志到市局机关交流锻炼;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同志到地方交流挂职。


  •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