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政策解读发布机构:苏州市气象局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4日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苏州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解读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篇

一、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一)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机制。

深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完善《苏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与各应急联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进一步落实《苏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实施意见》,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运行机制,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地方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气象工作站建设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认定、服务和管理

(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载体建设。

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功能,进一步加强与通信运营商、应急广播、融媒体中心、“苏州发布”官微等社会发布渠道的对接和联动。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布能力,引进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手段,实现精细化预警服务。提升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能力,全面落实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充分发挥综治网格和基层气象工作站合力,实现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到村到户到人。

(三)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掌握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特定承灾体致灾阈值,完成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规范,实现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全流程标准化,推进主要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效益评估。建立气象与应急、水务等部门的暴雨内涝和灾害性天气预警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城市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效率。新建或完善气象科普场馆,建设气象科普场馆云平台,创建具有苏州地方文化特色的气象科普品牌,提升气象科普“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二、重点实施项目

(一)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项目。完善与各应急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提高联动效率;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在业务中推广应用普查成果,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建立重点致灾天气分类分等级分区域的风险预警指标;完善苏州历史灾害性天气档案,构建历史灾害性天气回溯分析数据集。

(二)防灾减灾载体建设项目。深化“苏州气象”双微、公共媒体传播载体(电视、报纸、直播、短视频)的运营,在气象信息和科普传播、舆论和舆情正确引导。重点开发视频、图文、音频等新形式以及未来5G等新技术应用,支持图文、音视频素材的快速上传,运用智能编辑工具完成影视、网站、微博、微信等不同终端的产品制作,丰富公众气象服务内容。

(三)气象科普惠民项目。新建和完善气象科普场馆,建设气象科普场馆云平台,创建具有苏州地方文化特色的气象科普品牌,实现气象科技成果社会共享和气象科普惠及大众,增强群众对气象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全民防灾意识。丰富科普形式、拓展科普内涵。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构建市县融合发展的气象科普传播矩阵,提升气象科普“云”服务能力。推动苏州气象科普健康、高效发展。开展微视频、课件、游戏等形式多样的科普内容创作,深化研发苏州气象科普文创产品。探索天气热点解读、专题科普课堂、分级科普课程等精细科普服务。


  •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