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5日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泰州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泰州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编制《泰州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泰州气象现代化建设,积极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致力民生、聚力转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泰州新篇章意义重大。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20〕80号)、《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21〕46号)、《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泰政发〔2021〕18号)、《〈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泰州实施方案》(泰办发〔2020〕27号)等进行编制。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三五”期间,泰州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基本建成了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整体实力明显提升,气象保障泰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明显成效,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泰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气象防灾减灾取得新成效

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全面实施,乡镇(街道)、村(社区)气象预警接收与传播“有职责、有设施、有制度、有名录”标准建设全面落实,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一把尺、一本账、一队伍、一平台、一张图、一张网”标准化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气象防灾减灾与网格化社会治理相融合,气象预警信息接收人员扩大4倍。出台《泰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泰政办发〔2018〕122号),建成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接入23家市级部门(单位),实现预警信息多渠道一键式发布。加强防灾减灾部门联动,深化与市应急、生态环境、消防救援、交通运输、泰州海事等部门(单位)的合作,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不利天气条件影响。

公共气象服务全面高效,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持续深入。环境气象服务不断加强,开展泰州市首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农业增雨抗旱及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圆满完成汛期、关键农事等重要时期和中国泰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逐年提升。

2.基础业务能力得到新提升

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设施完善,新型探测设备种类和数量全省领先。全市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投入业务运行,完成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双套站建设和标准化改造,建成风廓线雷达、X波段双偏振雷达、反应性气体观测站、温室气体观测站、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完成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升级和双偏振升级改造。全市1个国家级台站完成迁建、1个国家级台站完成探测环境保护规划、1个国家级台站获批迁建。全面推进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智能台站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实施江苏省首家智能台站试点。区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效果明显,探测设备维保业务质量明显提高。

建立智能网格预报体系,形成从分钟到月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产品链,滚动更新临近、短时、中短期预报产品,提升预报产品网格距。加强市、市(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业务,开展龙卷、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警试验。全市24小时晴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和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稳定在全省前列。

气象数据的融合应用不断加强。全市5个代表站点云、雾、露等天气现象信息实现逐5分钟更新。紧抓网络和信息化安全工作,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完成业务系统等保定级和网络系统升级改造。强化气象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应用,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农牧旺APP、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公共服务系统,激发气象数据活力,进一步提高气象数据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3.气象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建立开放融合的科技合作机制。与泰州市农业科学院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共建“设施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共同开展科技攻关。联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就泰州市大气污染物的成分及生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围绕重点领域攻关,成立泰州市气象科技创新团队。主持江苏省气象局项目7项,泰州市科技支撑(社会发展)项目4项。获省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明专利1项,55篇论文发表或参加学术交流。

4.气象法治环境开创新局面

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防雷安全工作责任机制有效建立。防雷安全生产纳入市级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任务清单。依法依规开放和监管防雷检测技术服务市场。建立部门责任、公共服务、行政权力、事中事后监管等行为清单并动态调整。“不见面”审批服务进一步深化,行政许可、行政奖励、行政确认及行政其它共计11大项行政权力实现在线办理。推进“八统一”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气象法治体系逐步完善。通过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在减少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等方面取得实效。贯彻落实省政府《江苏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印发《靖江市国家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2016—2030)》(靖政办发〔2017〕122号)。《泰州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由市政府印发,推动泰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气象服务纳入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事权。气象公共财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气象部门人员、基本支出及业务维持公共财政保障率达94%。

5.气象人才队伍焕发新活力

不断凸显人才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十三五”期间招录硕士研究生7人,3人入选江苏省气象局青年科技新秀,组建两支市级设施农业气象科研团队,建立生态文明气象服务科技创新团队。5人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22人取得工程师资格。2人获得“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7人次获得市总工会“泰州市五一创新能手”、1人获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泰州市技术能手”。5人次获全省预报业务质量优秀奖、8人次获全省观测网络业务质量优秀奖。

6.党建业务融合实施新举措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推进“三个表率”模范机关建设、党建品牌创建等活动,党组织功能作用日益增强。打造党建服务品牌,成立“凤城风雨365”志愿服务队、气象科普志愿宣传队等,深化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泰州市气象局及所辖市(区)气象局均被表彰为“2016—2018年度省级文明单位”,兴化市气象局被表彰为全国气象部门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市气象台获泰州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1人获“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个基层党支部共6次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6人次分别获地方机关工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泰州积极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泰州气象事业发展须勇于探索、因势利导、争先创优,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服务泰州高质量发展。

1.气候复杂多变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泰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暴雨、高温、大风、干旱、雨雪冰冻以及局地性龙卷、雷暴、冰雹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和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大气环流的复杂变化加大了天气气候预报预测难度,对气象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气象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主要农产品产区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本规划中统筹考虑,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出了的新任务

走好具有泰州特色和内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离不开气象服务的保驾护航。新时期气象服务要从“避害”为主转为“避害”“趋利”并重,利用气象信息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舒适度和幸福指数。坚持从实际需求入手,着力保障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乡村战略实施,在推进绿色经济转型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在新起点上为幸福泰州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保障。

3.新时期气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过“十三五”建设,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基本条件已位列全省前列,部分领域已经进入全省领先行列,但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气象业务服务很多领域还有差距。要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有水平、更可持续的气象现代化,适应泰州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形势要求,需要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协同推进、提质增效。

(三)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

“十三五”时期,泰州气象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气象事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重要地区的观测站点布设不够

围绕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热岛效应监控,城市地面气象观测网的空间分辨率需进一步提高,泰州境内高速沿线、长江岸线气象观测站网需要加密布设,兴化、姜堰等地重要生态保护湿地生态监测站点需进一步加密,综合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和对天气预报的技术支撑能力有待提升。农业、交通、环境、旅游等领域气象观测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协同观测能力尚未形成。气象观测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够,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

2.极端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不足

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能力亟待提升,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精准预警、分区分类预警能力还不足,智能网格预报订正能力不强,应用及服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离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的要求仍有差距;集合预报产品的本地化应用研究不够,多源数据资料产品在极端性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发挥不够,科研与实际业务衔接不紧密,科技创新政策落地推进不够深入,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还需提升。市、市(区)两级业务分工布局和业务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延伸期预报产品,不能满足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的应用需求。

3.“健康名城、幸福泰州”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不强

气象服务融入防灾减灾、生态文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的深度不够。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科技水平不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的覆盖面和时效性还需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和平台建设仍需完善和升级。气象科普场馆、设施亟需升级改造。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以推动泰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发扬优良传统,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加有力地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城市名片,奋力走好具有泰州特色和内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提供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牵引,全面融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气象服务国家战略和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有更丰富、更直接、更精准、更实在的气象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趋利避害,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趋利避害”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应急、农业农村等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和幸福泰州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作用。

坚持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坚持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聚焦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树立系统思维,立足长远,适度超前,以发展成效为导向,构建更加完善的气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决策部署,满足“强富美高”新泰州建设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系统完备、开放融合、协同创新、业态新型、高质普惠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全市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科技贡献、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水平等全面走在全省前列。到2035年,全面建成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美丽江苏气象服务样板区、气象科技创新引领区,气象综合竞争力进入长三角城市群前列。

——气象监测更加精密。地面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量观测站距小于7公里;其他气象要素、环境要素、垂直观测站距小于50公里;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5G投入应用,气象主干网速率大于1000M;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覆盖率100%;观测设备、信息网络设备运行监控率95%以上。

——气象预报更加精准。重点区域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比十三五期间平均提升5%,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时间达到45分钟以上,预报业务整体实力居全省前列。

——气象服务更加精细。初步建立自动感知、智能制作、精准供给的气象服务体系,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气象灾害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十三五”平均下降15%。

——创新与人才支撑体系更加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率、气象科技进步贡献率较十三五时期明显提升。重点培养1—2个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优秀人才数量明显增加,基层人才队伍保持长期稳定。

——气象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更加完备。党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气象事业开放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三、主要任务

始终把保障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面提升气象灾害及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识别、预警预报、精准治理水平,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气象科技前沿,加快科技创新,发展以研究型为特征的现代气象基础业务体系,建立智慧型无缝隙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开放协同的高质量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学有序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推进全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争当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现代气象业务的开拓者,为“强富美高”新泰州建设和泰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一)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深化与市应急、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消防救援、泰州海事等部门(单位)的预报预警信息联动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将气象服务全面纳入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研制分灾种、定量化的灾害风险预警、影响评估方法和模型,开展主要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效益评估。优化预警信息发布流程,针对基于影响的极端灾害性天气,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实现预警信息实时、精准、靶向发布。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升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提高乡村振兴气象服务水平。构建基于物联网与卫星遥感的农业气象综合观测数据的应用体系,加密全市农业小气候观测站点,深化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开发利用。提升智慧气象服务能力,加强粮食安全气象保障,强化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防汛抗洪、抗旱水资源调度气象服务。拓展农业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和覆盖面,实现基于位置的精细化、定制化、直通式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推进覆盖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休闲观光等全产业链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体系建设。强化政策性气象农业保险,稳步推进天气指数保险等农险气象服务。

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气象保障能力。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需求,建设长江沿线智能气象观测系统,加密关键港口码头和航线观测站点,提供全过程气象保障服务。根据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程度,建设基于工业生产和人口热力图的灾害预警靶向发布系统,全面提升预警发布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提升重点行业和全民安全意识及防灾避险能力。

促进重点领域专业气象服务加快发展。面向公路、大型桥梁、长江及内河航运、物流、电力等安全需求,联合多部门共享数据,建立相关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安全保障支撑服务系统。建立健康气象风险预报和体育活动、体育赛事气象服务业务,助力“活力省运·幸福泰州”等大型社会文体活动。开展气象旅游资源监测评估,建立景区、景观气象预报服务产品体系,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二)增强生态气象服务能力

提升生态气象监测能力。围绕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开展高精度、长期的大气CO2、CH4浓度监测,强化城市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质量浓度及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监测。提高对重点湖泊、湿地、沿江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监测能力,为里下河生态经济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气象保障。

深化生态气象服务。围绕兴化里下河、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泰州春江、泰兴长江天星洲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探索开展湿地生态气象服务,推进湿地生态质量和生态功能修复气象监测评价业务。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持续推进开发区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更好地规避城市发展中的气象灾害风险。围绕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开展全市太阳能、风能资源调查评估,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为项目建设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结合农业发展需求,开展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论证工作。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加强PM2.5、臭氧等污染的气象条件影响、发生发展机理、预报预警及协同治理气象保障技术研究。开展光化学烟雾预报服务,延长大气环境气象预报预测时效,提高准确率。加强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联动。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的需求,建立生态修复型人影作业机制,提升指导能力和作业能力,升级智能化作业装备和人影作业指挥系统,开展新型作业装备应用试验。

全面融入长三角都市圈智慧气象保障体系。开展城市气象观测、城市绿化生态布局气候效应评估等业务,为城市植被生态和土地开发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等开展生态气象服务。完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制定完善城市气象防汛标准,保障海绵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融入智慧城市管理,将精细化气象信息嵌入“城市大脑”,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为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建设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三)提升现代气象业务水平

发展立体化、广覆盖、智能化的气象观测业务。提升气象精密监测能力,优化组网布局,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气象观测自动化保障水平;面向重点地区建设精细化三维立体协同智能观测网络。发展相控阵雷达、无人机等新型观测装备并开展业务应用试验,建立商业化、社会化气象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存储业务流程。推动气象观测设备小型化、便携化、集成化,满足工业互联网、生态环境监测的需要。

发展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的气象预报业务。加强预报产品、服务产品与智能网格预报的完全对接,从时间和空间上加密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开展全流程、全时效精细化预报检验。强化中小尺度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开展多波段雷达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开展灾害性天气机理研究,提升对冰雹、大风、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基于风险的预警业务。深化与水文、环境、农业、交通、能源等行业的合作交流,逐步推进基于行业管理影响的预报和基于风险的预警。

发展自动感知、智能制作、精准供给的气象服务。智能分析用户需求,提炼服务热点,实现对象分众化,服务随行化,产品多元化。发展基于需求的精准气象服务供给模式,丰富产品种类,创新服务内容、产品表现,改进服务形式,拓宽发布渠道,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影响力、满意度。基于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气象数据可视化产品。建立全媒体气象信息传播体系,实现主流媒体权威气象声音全接入,完善全市气象服务融媒体矩阵。

发展平台化、生态化、云智能的气象大数据应用。应用气象大数据“云”、打造气象业务系统为“端”的气象业务体系,统筹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实现气象业务系统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深度融合,完成本地数据向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迁移。优化气象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质控,支持场景化的实时气象监控和即时服务。加强和其他社会数据的融合分析,为气象行政管理、气象影响服务、气象效益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开展数据应用业务。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优化天气视频会商系统和市—县高速信息网络。

(四)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推进气象研究型业务发展。完善现代气象业务布局,建立以智慧气象为标志的气象服务业务,以智能网格为核心的预报预测业务,以智能观测为重点的气象观测业务。强化市级气象服务业务主体工作,智能观测业务主体向县级下沉,构建结构扁平的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设置、推荐和评审,围绕业务服务需求,实现业务服务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研究型业务复合型人才。

搭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围绕业务发展需求,以创新团队为主体,以科研项目为抓手,推动业务服务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建立健全以科技突破和业务贡献为导向的科技分类评价体系。加强科研项目立项、中期评估、验收全过程管理,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国家、省、市科技人才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基层一线优秀人才支持力度,为泰州气象高质量发展做好梯队式人才储备。健全以提高核心科技水平、实际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考评体系,建立激励机制,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开展基层业务技术带头人培养,依托气象现代化重点工程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五)深化气象治理体系改革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动融入地方,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事权,发挥基层台站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作主体作用,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不断创新便利的政务服务手段。继续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地方支持气象事业发展有关政策,完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健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考评机制。

推进气象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强化气象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气象法律法规执行落实情况检查和评估,推进气象信息服务、预警信息发布等相关制度完善。全面落实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创新气象行政管理模式,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以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气象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全面完成气象法治建设目标。健全气象标准体系,强化气象标准化建设、应用和管理。加强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健全市场治理规则,构建竞争有序的现代气象市场体系。

(六)持续推进党建业务融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好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引领作用,推动形成经常性学习机制。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常态化、制度化。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大力弘扬新时代“三个不相信精神”,经常性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引导气象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行业文化,大力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和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全市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向上的部门氛围。丰富气象文化载体,开展文明创建和文体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泰州气象文化品牌,讲好泰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营造深厚气象文化氛围。

四、重点工程

围绕泰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面向需求,统筹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气象保障工程”、“活力泰州专项气象服务工程”、“气象防灾减灾建设工程”、“气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等四项重点工程。通过重点工程的实施,努力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服务保障“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建设,推动泰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气象保障工程

生态气象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全市大气环境立体监测网,新增泰兴、姜堰2套气溶胶监测站,在长江沿线、湖泊、湿地、4A以上景区新增大气环境与气象综合监测站点。建立湿地生态遥感评价指标、湿地生态气象影响评估模型,优化生态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乡村振兴气象服务系统。对接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建设与农业“三园三区”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面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的农业气象试验基地。规范农业气象数据管理,完成农业气象历史资料整编,开展国家气候标志农产品气候品质论证,建设农业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升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更新服务指标、模型,引进关键技术,实现基于位置的精细化、定制化、直通式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生态安全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报、预警业务服务平台和大气污染风险动态评估平台。围绕泰州“一带、两源、四廊、四片”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泰州长江水道生态涵养带、引江河—新通扬运河—泰东河生态廊道、南官河—卤汀河水生态廊道和里下河湖荡湿地生态涵养区等精细化生态气象服务子系统,打造生态旅游气象服务品牌。

人影作业装备和指挥系统。完善全市人影物联网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为作业单位配置人影专用车载运弹箱,建设人影综合管理平台。引进先进人影数值模式、大数据和智能指挥等平台,升级全市人影智能作业平台。制作人影业务日常培训教程和课件,提升基层作业单位人影标准化管理和作业能力。

(二)活力泰州专项气象服务工程

康养产业气象服务系统。围绕“健康产业、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生活、健康保障”五大体系,推进健康气象精细化服务。依托泰州医药产业发展,探索建立健康气象服务指标体系;依托绿色健康食品和中草药材生产、加工、运输全产业链建立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体系;依托文旅康养旅游资源,开发与中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相匹配的康养旅游气象服务产品体系。

体育赛事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气象预报服务和技术保障体系,为第二十届省运会提供精细的气象服务。加密泰州城区地面自动气象站网,在省运会主要场馆及周边加密布设地面自动气象站、紫外线、能见度、实景等自动观测设备,在水上运动场布设温度、风等监测设备。提升精细化预报能力,延长省运会天气预报时效达到10天,提供各主要比赛场馆24小时内的逐小时、72小时内的逐3小时气象要素滚动预报。建立针对省运会组织管理部门、运动员、媒体、观众等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不同服务产品的气象服务平台,为省运会场馆建设、测试赛和各项宣传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船舶制造气象服务系统。针对船舶制造企业集聚在沿江地区的特点,加密建设沿江地区自动站、航道站,利用沿江地区自动站、航道站等实测气象资料,开展城区与沿江地区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研究,建立沿江主要气象要素个性化预测预报指标,有效增强沿江地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围绕水上运输、船舶制造、新船下水等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更强、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产品,提高高端制造业的气象服务水平。

化工产业气象服务系统。开展化工及新材料行业气象灾害和气象服务敏感性分析,加强化工及新材料行业场所的气象灾害监控和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监管,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估和气候可行性评估,规范防雷安全监管流程,建立集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气象灾害预警和防雷安全监控于一体的气象保障体系。

(三)气象防灾减灾建设工程

完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全面建成智能台站,升级改造现有观测站网,建立满足天气、气候、生态和大气环境观测业务要求的观测系统。完善重点区域立体监测体系和智慧城市气象观测系统,拓展城市、农村、交通、能源等专业气象观测领域。完善全市风廓线、微波辐射计等垂直观测网、X波段双偏振雷达网、重点区域C波段相控阵雷达。依托多功能杆、通信铁塔、5G基站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加密布设气象多要素微型观测设备,拓展气象灾害监测范围。

升级预报制作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升级完善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系统和预报检验平台,进一步加密时间和空间密度,提升预报产品性能。对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将实现分区预警,预警时效将提前到45分钟以上。利用5G和融媒体等新技术,升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面向各类用户的定向服务系统和服务用户反馈及效益评价系统。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全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气象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和多尺度区域风险评估,建立分灾种、分区域的全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信息库。编制全市和分市(区)的基于主要承载体信息的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

提升交通安全气象保障能力。聚焦泰州建设长三角北翼连接上海南京两大都市圈的战略支点任务,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北沿江、盐宜高铁建设,加强高速公路、内河航运、高速铁路、江海联运等重要交通气象服务领域的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智能预报预警系统研发,构建交通气象信息共享和智能气象服务平台。深化交通气象服务,开展面向产业的定制化交通气象服务。

(四)气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智慧气象业务系统。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基于互联网的公众气象服务需求热点自动感知技术手段,建立自动感知、智能制作、精准供给的分众化智慧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实现对象分众化,服务随行化,产品多元化。基于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气象服务坐席系统,建设气象数据可视化产品和相关显示设备。建立全媒体气象信息传播体系,加入省级公众气象服务新媒体矩阵,实现主流媒体权威气象声音全接入,完善全市气象服务融媒体矩阵。

升级气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系统。提升气象信息共享能力,升级市、市(区)、站气象广域网络及通信系统,改造全市网络拓扑结构,推进IPv6部署和5G技术应用。实现气象业务核心数据按需传输。观测数据从台站到省级数据平台传输时效达到秒级,显著提升信息化对现代化的驱动力。推动全社会气象及相关数据的统一汇交工作。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升级改造全市业务内网,建立职责明确、整体协作、共同参加的网络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提升气象部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安全事件协同处置能力。

推动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成泰兴国家气象观测站迁建工作,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编制泰州、泰兴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实施基层气象台站业务用房、台站配套设施改造和业务设备购置,优化基层气象台站业务运行环境,解决基层台站设施老旧、功能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提升基层台站对业务运行的基础保障作用。结合“拆墙透绿”工程,建设有气象科普元素的开放式游园。建设泰州市气象科普馆,对现有气象科普场馆提档升级,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气象科普示范园,实现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广覆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完成规划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二)落实政策保障。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省部共建机制和全省气象工作会议、省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切实加大对气象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气象领域可持续的稳定的地方财政投入保障和扶持机制,全面保障气象部门业务稳定运行。加强气象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完善人才支撑。结合研究型业务工作要点,加强业务服务骨干和研究型业务人才培养。发挥领军人才传帮带作用,提升业务科技人才整体水平。抓实党建业务相融合,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为实现规划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四)推进开放共享。继续加强和深化相关部门、行业、高校、科研业务机构、企业等的交流与合作,积极融入省内全域、长三角区域的合作交流,加快推进全市范围的开放合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源力量,创新气象协同发展机制、合作模式,完善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共建共保共享机制。


  •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