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政策文件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31日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为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推进“两快两带三先”,实现跨越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2〕94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1.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期盼,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按照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加快推进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气象科学管理体系和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全面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点的气象现代化道路。

2.目标任务。到2015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满足徐州地方需求和国家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气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气象事业整体实力居全省领先水平;再经过2年左右的努力,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3.基本原则。立足徐州市情实际和气象工作基础,坚持集约发展,统筹规划实施;坚持协调发展,市县共同推进;坚持特色发展,走出符合科学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徐州特点的气象现代化建设道路。

二、加快建设综合气象观测体系

4.优化调整气象观测系统布局。按照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要求,结合地方气象服务需求,科学调整气象观测系统。优化调整观测站点功能和布局,提高陆地及垂直观测时空分辨率和观测精度。改革调整气象台站基本观测业务,实现观测流程、观测内容科学化。统筹建设农业、城市、能源、水利、交通、通信、“省运会”气象服务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到2015年,综合气象观测站点布局满足气象预报服务需求,突发气象灾害监测率超过90%。

5.提高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在国家级台站建设双套地面气象要素自动观测系统,基本实现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自动化。开展国产卫星定位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业务和探空自动放球系统试点,逐步实现高空观测自动化。改造升级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风廓线、能见度、霾、辐射、温室气体等自动观测站网,构建适应自动气象观测的业务平台。到2015年,气象观测自动化实现率达到100%。

6.增强气象信息传输与处理能力。加快升级改造全市气象主干通信网络,优化局域网,建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实现观测资料实时收集传输。建设先进的气象信息存储与共享系统,实现实时气象数据在线存档处理。提高气象信息通信速率,实现气象部门内部以及气象与环保、农业、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应急会商。提高气象资料融合处理能力,推进气象信息分级分类安全管理。

7.加强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具有响应迅速、多级测试、全网监控、技术支持、维修维护、物资供应功能的市、县两级气象装备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气象装备保障分类分级和社会化保障体制机制。到2015年,气象装备一般故障排除时间少于24小时。

8.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加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到2015年,气象观测环境综合评分达到85分。

三、加强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建设

9.建立现代气象预报业务流程。建立专业化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调整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布局,合理分工市、县两级预报业务;优化岗位设置,设置专业化预报员岗位;建立集约化的预报预测业务流程,强化市对县的业务指导作用,促进气象预报的有效、无缝衔接;完善指导产品的上下交互订正反馈和预报意见的高效会商交流机制,有效利用上下级的互动原则,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结论的一致性,逐步形成以市级业务服务机构为主体,县级机构协调发展的新流程。

10.提升气象预测预报水平。建立等级降水预报与定量降水预报、灾害性天气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立乡镇及重点区域的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加强高分辨率的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强化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发展延伸期天气预报,加强预报产品质量的评估检验。

11.加强现代气象预报系统建设。加快天气、气候预测预报系统研发,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及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共享和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发展高分辨率的区域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和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应用平台。建立各类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系统。

12.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度。开展城市、乡镇及重点区域精细化天气预报,完善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发精细化预报产品。到2015年,晴雨预报平均准确率达到88%,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平均误差小于1.5℃,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提高到20分钟以上,30天内天气过程预测准确率达到70%。

四、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13.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现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由城市向农村的延伸。建立分工明确的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流程,编制市、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实现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制度。贯彻实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志愿者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14.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及传播网络。建立徐州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传播载体,实现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到2015年,全市气象预警覆盖面超过90%。

15.提高公众气象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处理、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服务产品快速制作与发布、效益评估等基础业务系统。改善服务手段,增加服务产品,提高公共气象信息覆盖面、服务满意度。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提高气象知识普及率。到2015年,社会公众对全市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85%。

16.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气象为农服务工程,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影响评估水平,建立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网络,推进为农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气象为农服务整体能力位于全省前列。

17.加强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建成覆盖全市高速公路、内河重点航道、港口的交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网络。加强城市气象服务和高影响天气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构建城市气象服务联动体系。建设8个固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完善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开展徐州市人工影响天气潜力研究,进一步提高人影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做好2014年十八届省运会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到2015年,全市气象高影响行业的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

18.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作用。积极参与江苏省气象局实施的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科技支撑工程,建立徐州气候变化业务系统,开展气候变化监测、影响评估、应对研究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诊断分析,开展精细化气候资源区划,建立和引进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安全、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提供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咨询,编写《徐州市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

五、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

19.加强气象科学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选择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重点开展气象灾害预报、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气象自动观测、观测资料融合应用、精细化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影响评价与应对等方面的攻关研究。

20.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相关院校、企业和气象业务单位,建立不同特点的气象科研与实验环境。建设专业化、特色化的农业和交通气象服务平台,优化电力气象服务平台,完善徐州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建立徐州市农业气象科研外场试验基地,切实提高我市气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21.创新气象科技机制。健全气象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管理机制、稳定投入机制、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业务科研人才交流机制。大力推进对外科技合作,大力开发和利用外部智力资源,针对气象科技创新工作制定科技合作计划,积极合理引进技术。充分发挥我市气象人才优势,积极开展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科研合作。加强气象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用。到2015年,全市气象科技创新对业务服务贡献率不少于65%。

22.创新气象人才机制。深化以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科学设置各级各类岗位。强化气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健全气象人才引进、聘用、交流、培养工作机制,依照岗位需求选拔使用人才,健全考核奖惩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3.强化气象人才教育培训。加大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基层一线气象人员岗位技能。到2015年,气象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基本达到江苏省气象局要求。再经过1-2年的时间,气象从业人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75%。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20%,其中预报预测服务类比例达到60%。

24.推进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气象科技人才高地,高层次人才队伍数量显著增加,气象基本业务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一批科技骨干进入全省气象科技创新骨干培养计划,优秀人才进入市级以上科研人才培养队伍。

六、加快完善气象科学管理体系

25.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地方性气象法规规章建设,努力实现气象活动法律制度全覆盖。完善和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加快建立权责分明、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加大对防雷、气球施放、破坏气象探测环境、违法传播气象信息等气象重点监管工作的社会管理。强化气象标准化、气象依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推进易燃易爆等重点行业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重点行业防雷设施检测率达到100%。

26.加强气象事业科学管理。完善与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制度体系,优化机构配置,明晰职能职责,改进工作流程,推进决策民主化、政务透明化、流程规范化、操作信息化。健全决策执行跟踪反馈及评估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执行能力,实现高效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管理和信息技术,构建科学管理信息支撑系统,提高气象科学管理水平。

27.夯实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台站基础设施与现代气象业务相适应,职工工作环境、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体现气象文化的具有良好职工精神风貌的新型气象台站。到2015年,建成徐州气象防灾减灾业务中心、徐州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和丰县气象防灾减灾业务中心,使全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达标。

七、提高气象现代化建设支持保障水平

28.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气象现代化建设推进机制,组织实施“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有力有序推进。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同配合,将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农业现代化工程,将气象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党政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将气象科技创新纳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行动计划,形成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由市统计局、气象局会同市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徐州市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报市政府批准实施。认真做好监测评估工作,加强检查考核,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实效。

29.强化政策支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将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所需的事业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给予补助,切实加大对重大气象工程、气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的投入力度,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重点项目建设,“十二五”时期,重点实施“一流台站”建设、苏北人工影响天气示范基地建设及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3大工程,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担,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项目审批、经费安排、实施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30.推进先进气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注重用先进气象文化凝聚气象队伍。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创新气象文化载体。加强宣传教育,激发气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为气象现代化建设尽责出力的积极性,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提高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打造“徐州气象一日游”品牌,争创“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徐州市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26日

抄送:市委各部委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徐州军分区;部、省属驻徐各单位。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2月26日印发


  •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