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局网站 > 扬州市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凝心聚力,持续推进市气象学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3-25 09:07    

近日,江苏省气象学会第十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宁召开,市局荣获“2019-2023年度学会工作优秀集体奖”。

近年来,扬州市局、市气象学会在省局、省气象学会关心指导及市党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稳妥地推进学会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探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科技咨询、业务技术培训、科研与学术交流及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发挥学会优势,联合各方面、各理事单位的力量和资源,积极促进学会工作创新,持续推进学会改革与发展,拓展学术活动领域和受众范围,加强气象科普创新与普及,切实加强学会的能力建设。

一、构建浓厚学术氛围,打造学术交流平台

1、加强科技交流。每年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气象学术专题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专题辅导学习;组织会员参加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及长三角、苏皖等综合性、区域性学术交流,参加省市气象部门、市科协等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组织气象科技论文参加市政府、市科协优秀论文评选,不断拓宽会员交流渠道,开阔会员视野,提高会员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2、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竞赛掌握并及时传播气象服务、业务、科技新动态,选拔优秀同志参加全身各类职业技能比赛,通过竞赛及集训,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综合能力不断提高;适时组织开展适应需求的新技术新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工作;组织会员参加或收看市科协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线下、线上学术活动和专题讲座,激发会员科技创新的灵感。

3、精心办好内部期刊遵循“面向业务、面向需求、面向发展、面向基层”的宗旨,学会主办内部期刊《扬州气象》,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一个知识、技术、经验交流平台,展示扬州气象行业气象科技和深化改革研究成果,贴近扬州气象科技、业务、服务和部门改革的实际,为广大气象科技人员提供交流平台。

4、创立科普团队。创立“天籁风云•乡野气象科普派”气象科普专业团队。这支科普团队中有三名来自市局,五名来自各县局,以“市县联动”方式共同开展气象科普活动,组织参与了多场“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安全生产月等科普宣讲活动,其中以“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夏日校园科普行”等为主题的系列科普活动作为宣传重点,每年定期举办,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下活动到线上平台,市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气象主题科普活动接力式轮番上场,在时间上延伸,在阵地上拓展,在内容上创新,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其中“夏日校园科普行”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累计开展50场专题讲座;“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知冷暖,共风雨,气象科普最后一公里”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万余份。

5、着力科普作品打造。主创《72变的小水滴》、《降水家族“五姐妹”》、《夏粮的“拦路虎”》等气象科普视频、手册和折页,不断丰富科普内容,2023年主创的《行踪诡异的矮胖子“球形雷”》被中国气象局“名家讲科普”栏目收录并荣获全国优秀科普视频,同时利用融媒体,携手科技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场所共同开展“线上、线下”气象科普交流活动,有效提升公众的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6、支持气象科技项目研发学会注重推荐科技领域意识形态建设,积极鼓励会员开展软科学研究,加强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制和应用标准规范。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市政府及省气象局科技开发项目和软科学项目研究;自立项目资助会员开展适用新技术、新方法科技开发。

二、拓展科普传播渠道,扩大气象科普影响力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气象科普能力水平学会注重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建设了一支有40多名中、高级气象科技人才参加的气象科普专业队伍。学会连续多人次评为扬州市科普讲师团讲师。通过挖掘气象科普讲师、科普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作了一系列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气象科普宣传创牌、科普宣传折页、科普讲座课件、科普读本及科普微视频等科普产品,广泛用于日常专题科普讲座、主题科普宣传及日常科普咨询等活动中,科普创作能力不断提高。

2、探索创新科普方式,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学会围绕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拓宽科普宣传渠道,充分发挥科普讲师、科普志愿者的积极作用,主题活动与常规活动相辅相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宣传气象知识,气象科普工作稳妥有序进行,较好地促进全民特别是青少年气象科学素质的提升。2023年,线上、线下开展各类科普咨询宣传15场。主要做法:

一是以开放科普基地的形式“请进来”接受气象科普熏陶。学会联合辖区有关学校、社区、教育行业协会等单位,组织中小学生、幼儿亲子团走进科普基地——扬州市气象台参观学习,为学生及家长提供丰盛的气象科普大餐。

二是“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科普宣传和专题培训。学会与有关社区、学校、企业签订气象科普共建合作协议,根据需求组织气象科普讲师和科普志愿者,到社区、进学校、下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气象应急、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咨询和专题培训活动。

三是通过专题宣传打造科普品牌。开展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安全生产月、全国科普日、宪法宣传日等主题的气象科普和法治宣传,扬州气象科普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

四是实践“线上”科普宣传。学会结合社会需求,组织气象专家、科普讲师团讲师编制气象知识、防灾减灾及气象法治系列科普宣传材料,气象科普素材,通过门户网站、“扬州气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扬州科普e站通等新媒体进行不定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