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响水模式”缘何响亮?

发布日期:2024-08-23 09:37    

在强对流天气的多发时节,记者走进江淮大地。

北枕灌河,东濒黄海。河与海勾勒间,潮起潮落,跌水轰鸣,数里之外皆闻水响,这便是“响水”名字的由来。

响水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历史上,响水曾发生过2000年“8·30”、2012年“8·10”两次特大暴雨,以及2020年“7·22”EF2级龙卷风、2022年“7·20”EF3级龙卷风。

针对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态势,在响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当地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形成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响水模式”,即“以递进式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为先导的信息高度共享、‘叫应’高亮显示、指挥高层统筹、响应高效联动”,并在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实践中逐渐完善。

初心——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强化灾害防范

江苏有一条“龙卷风走廊”。

响水县气象局局长张和光对此颇为熟悉。2016年,当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部分地区突发龙卷风、冰雹灾害时,张和光正在阜宁县气象局任职,并全程参与了预警发布、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工作。

气象灾害防御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2016年的这场等级为EF4级、风力超过17级的风灾,至今让人后怕!

防汛一盘棋,气象是“先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多次深入受灾地区考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实践证明,准确及时高效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在综合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守住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核心和关键。

如何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响水县委、县政府把气象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布局,一手抓防灾减灾机制创新,一手抓硬件设施建设,系统谋划推进气象工作——从项目、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县气象局迁至新址,设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强对流灾害防御中心,建成气象预警中心,进一步满足当地气象高质量发展需要。

2022年6月1日,在响水进入主汛期的第一天,“响水模式”启用。

响水县委书记郭超表示,“响水模式”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强化灾害防范,坚持以递进式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为先导,通过统一指挥、信息共享、精准调度、高效联动,进一步优化了气象防灾减灾“一盘棋”的格局。

7月7日,为应对强对流天气过程,响水县委书记郭超在县气象台参加天气会商。图片来源:响水县融媒体中心

一个细节至今让县气象台预报员们记忆深刻。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甫一在西北太平洋生成,来自县委书记的关心和叮嘱让大家信念更坚、底气更足。而当台风风雨影响趋于结束,复盘总结会随即在县气象局召开。

俱往矣!

据统计,自2022年“响水模式”启用至今年7月,响水采用这一防灾减灾机制,已启动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应急响应36次,发布预警信号453条,有效预警送达县内外用户114万人次,有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淬炼——推动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

“要精准预警响应,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突出临灾预警,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强化预警指向性,落实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面对极端天气,响水坚持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总指挥部署防范工作,推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实现“响水模式”创新,力争将防灾减灾救灾的楔子嵌入每一个环节。

2022年,就在这一防灾减灾机制启用一个多月后,响水出现“7·20”EF3级龙卷风。

这是一场提前预警、领先于龙卷风的“追逐战”!从当年7月18日起,响水县气象台持续关注强对流发展。19日晚,县长陆文忠、时任副县长周汝琴连夜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并根据江苏预报业务一体化平台2.0、江苏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平台(SWATCH2.0)提示,实时调度指挥各镇区防范应对。

7月20日12时45分许,响水县小尖镇、运河镇遭受龙卷风袭击。气象部门持续强化国省市县四级联动,提前近两小时发布雷暴大风(龙卷)黄色预警。

周汝琴深度参与并持续推动“响水模式”建设。她指出,“响水模式”创新是系统工程,气象灾害防御实现实时视频调度指挥,能够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必须夯实核心技术。自2016年起,江苏省气象局逐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的强天气业务流程和规范,建成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平台。该平台集成多种分类强对流识别和外推算法,实现基于多源观测的分类强对流智能报警、诊断分析和主客观融合预警;融入省市县一体化强对流联防联动业务流程,实现预警信号发布的客观智能提醒和实时检验,具备面向不同行业的短临预警服务和靶向推送功能。

当前,江苏S波段雷达覆盖率达85%,并在全国率先开展0—24小时龙卷潜势预报,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46.3分钟,预警准确率达80.3%。

响水县气象台预报员施璐对气象科技进步深有体会。她说,从龙卷风到2023年“9·19”强对流、2024年“2·20”冰冻雨雪,每一次极端天气过程的防御,都得益于气象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在基层的充分应用。

2022年7月20日,响水县气象台预报人员紧盯天气形势,及时发布雷暴大风预警信号。李柏 摄影

如今,“响水模式”运行愈发成熟和高效——

今年6月21日至22日,响水出现入汛以来首场暴雨、强对流天气。19日,县气象局按照“321631”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要求,提前3天发布气象信息报告。

力量跟着汛情走,行动抢在成灾前。21日,暴雨预警信号和强对流预警信号发布后,县气象局第一时间电话“叫应”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提醒做好强降水防范准备。当日17时,全县包保转移责任清单汇总到综合指挥中心,全县共转移危旧房屋142户,群众507人。

“得益于递进式气象服务,我们准备更为提前,针对性更强,应急处置时间大大缩短。”县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副主任张啸龙说。

在响水,社会力量已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每个镇都有消防队,并配备了油锯等救援清障设备,邻里互帮、自救互救,共同构筑起防灾减灾人民防线。

实干——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位须有为”的事业观

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响水县气象局始终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位须有为”的事业观,推动“响水模式”应运而生和高效运行,助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占地面积40.26亩、配套设施齐全……硬件“提档升级”带来的不仅是现代化的站容站貌,还有响水气象干部职工更加积极昂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2023年,县气象局首次纳入地方综合考评并获第一等次,在盐城气象部门年度考核中获得“大满贯”。

扑下身子干实事!依托响水县政法委“精网微格”工程,当地形成了“气象+网格”工作格局,全县网格员达3000余人,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网格管理事项,并对网格员开展抽查、考核、评比,形成工作闭环;建立优先级应急大喇叭发布平台,开通手机超级SIM卡必达消息、闪信、电视开机广告、语音外呼、海洋卫星宽带业务等,进一步延伸拓展了预警信息传播的广度、深度。

如今,响水县气象科技馆还成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盐城市科普教育基地、响水史志馆联盟单位等,气象部门还充分借助县融媒体中心全网发布气象灾害信息,助力提升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有为”是“有位”的基础和前提,“有位”是“有为”的结果和收获。目前“响水模式”正在发出更大声量——

今年5月,时任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宋善允带队赴响水调研,他充分肯定“响水模式”运行两年来在重大气象灾害特别是在龙卷风防御中的积极成效,并要求把响水气象工作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

同样在5月,“响水模式”亮相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场会暨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交流会,向多部门和单位领导介绍其经验成效。

今年入梅前,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联合举办的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座谈会在南京召开,响水县气象局作为唯一一家基层气象部门交流防灾减灾经验。

……

“下一步,将把‘响水模式’在盐城、江苏地区做好总结推广。”江苏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晶表示,将充分发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先导作用,完善递进式气象服务和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不为风疾雨骤所扰,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数响水防灾减灾之策,还看今朝!

(来源:中国气象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