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要闻

我省气象科普工作获评中国气象局2020年气象部门创新工作

发布日期:2021-01-26 17:52    

    近日,省局“走好江苏地域特色气象科普创新之路 高标准打造气象科普示范园”获评2020年全国气象部门创新工作。 

近年来,省局高度重视气象科普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特征、满足江苏公众需求、具有江苏特色的气象科普创新之路,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进一步增强气象科普工作创新力度,拓宽气象科普创新广度,挖掘气象科普创新深度,高标准打造气象科普示范园。

省局加强气象科普工作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下好先手棋,健全气象科普创新工作机制。研究并制定《江苏省气象局科普工作实施意见(2019-2021年)》,“气象灾害防御科普覆盖率”指标被纳入《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监测统计工作实施办法》。省局强化考核制度建设,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对各直属单位、地市气象部门年度目标考核,通过考核制度将气象科普工作全面落地。

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发挥全省气象科普公共资源作用,打好组合拳,气象科普场所真正做到对外开放,气象科普人才队伍结构层次丰富,气象科普创作源源不断。通过政府主导、部门推动,全省各地高度重视气象科普馆以及科普场所建设,近几年已建成了众多融合地方特色,主题丰富的气象科普馆。针对受众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江苏省气象科技首席传播专家”、“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志愿者”、“气象科普馆讲解员”三支各具特色的气象科普宣传队伍。重视气象科普产品开发应用,结合当地需求和各单位特色,编写科普图书、研发互动展品展项、拍摄科普宣传短视频、绘制科普宣传图解、设计科普产品。

在探索气象科普创新之路上,省局全省各级气象部门注重深化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内涵,出好优势牌,重点打造了诸多具有江苏地域特色的科普活动品牌。融合地方文化,塑造江苏气象科普代言人品牌“苏苏”,设计原创的卡通形象,并以此绘制系列微信表情包,开通苏苏气象科普栏目等;发挥地域优势,做强气象科普文艺节目品牌,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创新性使用“文艺+科普”的形式组织策划编排了十余部原创气象科普文艺节目,用文艺表演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节目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宣传辐射人群达到十万人;打造研学基地,深耕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研学品牌,把针对学生的博物馆开放参观改变为现场教学,以打造气象校外课堂为目标、以不同学段学生为主体,认真组织培训授课教师,开发出各类气象特色鲜明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创新性地将博物馆融入青少年基础教育中,真正发挥研学基地作用;挖掘亮点特色,培植地方气象科普活动,淮安市气象局和市有关部门已连续举办5届“淮安市青少年水利与气象科普知识大赛”,参与比赛的青少年人数逐年增长,并通过电视、网络直播,社会关注度极高,已成为当地防灾减灾宣传重点品牌。

截至目前,全省各设区市气象局科普宣传场所面积均达300平方米,九成以上的县级气象部门科普宣传场所达到100平方米,其中建设有开放气象科普馆37个。气象类科普基地创建挂牌成果喜人,4个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8个被授予“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3个被授予“示范校园气象站”,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入选首批国家气象科普基地,并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十大优秀气象科普基地”。

(撰稿:孙啸 审稿: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