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6-10 10:33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的通知

(苏政办发〔202146号)

江苏省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

《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已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202189

(此件公开发布) 

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十四五”时期,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编制《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江苏气象现代化建设,对于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好地服务保障江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篇章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编制,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江苏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引。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江苏围绕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奋斗目标,基本建成了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圆满完成“十三五”气象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气象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明显成效,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

1﹒基础业务能力明显提升。

气象综合观测基础不断夯实。观测布局得到优化、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和风廓线雷达网建成。基本建成苏北龙卷观测试验基地和南京特大城市综合大气垂直廓线观测网。新建颗粒物、反应性气体和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观测站45个。智能台站建设全面推进,区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改革全面实施。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基层气象基础设施达标率从85%提升至88.5%,南京和盐城大丰、苏州东山、连云港西连岛等4个气象站分获首批中国百年气象站和五十年气象站认定。

气象预报精准度持续提高。建立智能网格预报体系,形成从分钟到月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产品链。提升010天预报产品时空分辨率,预报网格距达到2.5公里,024小时间隔达到1小时,临近预报、短时预报、中短期预报分别实现10分钟、3小时、6小时滚动更新。强化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业务,开展龙卷预警试验。建成江苏省天气预报业务一体化系统,实现多级协同监测预警和无缝隙预报制作。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39分钟,预报业务质量稳定在全国前列。

气象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全省68个代表站点云、雾、露等10类天气现象信息实现逐5分钟更新。建成“天镜-江苏”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完成“天擎-江苏”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构建智慧化基础设施,整合规范气象数据资源与共享,完善云计算资源池和气象信息基础支撑平台,扩建异地数据灾备中心。通过流程再造、标准制定和系统升级,促进了信息资源更高效利用、系统更可靠运行,气象数据融合应用不断加强。

2﹒防灾减灾成效不断显现。

全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率五年下降71%,仅为0.53‰,减损率位于全国各省(区、市)前列。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日趋完善,探索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四有”功能配置标准建成率达95%,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初步建立,公众气象预报预警覆盖率达97.7%。公共气象服务更加智能高效,全媒体融合更具影响力。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持续深入,交通、农业气象保险等气象服务取得新成效。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从86.1分提升到91.6分。

3﹒服务生态文明取得成效。

生态气象保障服务基础支撑更有力,全省“地空天”立体生态气象观测体系布局进一步完善,初步建立全省大气环境、太湖蓝藻业务平台和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物联网体系。生态气象保障服务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产品时效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大气环境预报时效从1天延长到30天,城市热岛监测精细到10米级。重点领域生态气象保障服务成效更明显,开展重点时段蓝藻水华逐小时监测以及干旱、洪涝对重点湖泊生态(水域面积)影响监测评估等;海上风电气象服务每年保障有效发电量8.8亿千瓦时。

4﹒科技创新区位优势日趋发挥。

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成效显著。省气象局联合在宁气象院校,成立南京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聚焦精细化预报业务开展关键技术攻关,70%以上的成果进行了业务转化。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共建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交通气象野外综合观测试验基地进入中国气象局野外观测基地序列。全省气象部门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重点专项3项,省部级项目6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8项,获专利62项。

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基于风云三号微波成像仪资料同化算法,在中国气象局GRAPESGFS系统中得到应用。一种约束三维变分同化算法得到国际同行认可,被加入最新官方版本GRAPESGFSv2.5同化系统。研发了分类强对流识别、人工智能临近外推等关键技术,冰雹客观识别技术在全国应用。升级完善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研发基于多模式集成的智能网格客观预报技术,建成多源数据融合、多重业务智能协调、多终端应用互动的预报业务平台。

5﹒气象事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大力开展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取消防雷行政审批事项收费。印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防雷安全工作责任体系有效建立。防雷安全生产纳入《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扎实开展防雷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动态调整行政权力清单,22项行政权力全部纳入省“不见面审批”标准化事项清单。依法依规开放防雷检测技术服务市场,向社会发放检测资质125个。

气象人才队伍更具活力。坚持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目标统筹,强化多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气象部门12人进入省第5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新增正研级专家18人。全国气象部门人才分析评估江苏综合评分在全国省(区、市)气象部门名列前茅,五年人才综合评估增长值名列第一。

气象法治体系逐步完善。省人大常委会修订《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江苏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省政府颁布实施《江苏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部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完善,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气象服务纳入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事权。气象公共财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全省气象部门人员、基本支出及业务维持财政保障率达90.5%

党建业务融合全面深化。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巡视巡察工作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苏州市气象局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部门创建模范机关标兵单位”称号,江苏省气象局机关、南京市江宁区气象局、兴化市气象局等3家单位被授予“全国气象部门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称号,全省气象系统连续获评“省文明行业”,新增2个“全国文明单位”,所有设区市气象局和70%的县级局被表彰为新一届“省文明单位”。

  

(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江苏担负“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新使命新任务,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江苏气象现代化必须乘势而上迈向更高水平,气象事业发展必须因势利导迈向更高质量,气象改革创新必须借势而动取得更大突破。

1﹒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面临新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江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2016年盐城遭受接近最高等级的EF4级龙卷风袭击,2020年江苏经历有记录以来最长梅雨,长江水位超历史极值,202145月相继多次出现大范围冰雹、极端性大风、龙卷等强对流天气。与21世纪头十年相比,近五年平均暴雨日数上升7%,高温日数上升4%。台风、暴雨、高温、干旱、雨雪冰冻以及局地性龙卷、雷暴、冰雹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和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大气环流的复杂变化加大了天气气候预报预测难度,给气象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而江苏经济发达,单位面积上的气象灾害受损率更大,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主要农产品产区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赋予新任务。

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江苏叠加,江苏气象工作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主动作为,重点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行动方案》及其行动计划,同时积极满足各方面需求,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3﹒服务美丽江苏建设提出新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的“强富美高”宏伟蓝图,赋予了我省建设美丽江苏的重大使命。省委、省政府对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作出专门部署,确立了“到2025年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示范省份,到2035年全面建成美丽中国江苏典范”的目标任务。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的需求转向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转向生活性、生产性、生态性。全社会对气象的需求从“避害”为主转为“避害”“趋利”并重,期望利用气象信息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舒适度和幸福指数。江苏气象工作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入手,着力保障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强化系统思维,加强科技创新,突出气象服务公共属性,在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气候变化科学应对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在新的起点上为美丽江苏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保障。

4﹒建设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体系是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形成更加积极有效、自主可控的气象业务体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综合观测系统、无缝隙地球系统模拟与预报和基于影响的环境预报,对数据、算法和算力提出了三重挑战,必须积极探索与充分应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气象事业新发展。全面落实党中央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和科学决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协同推进、提质增效,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有水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驱动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

十三五”时期,江苏气象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不断增长,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江苏气象事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

1﹒气象观测和数据处理能力还不强,与监测精密还有差距。

气象观测综合化、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水平不足,精密度不够,气象观测手段还不够丰富。海陆空天一体化、综合互补的智能协同观测格局尚未形成,重点经济区、城市群等还未建立精细化三维立体协同智能观测网络。山区、湖区、海洋、主要农产品重点产区和示范基地等区域还存在监测空白。气象观测自动化保障水平不高,智能台站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化。气候观测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发展不够均衡。实况数据质量控制不够、应用不广,特别是对数值预报检验应用不够,数据价值有待深入挖掘。气象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控、故障报警和反馈响应还有欠缺。

2﹒气象预警预报预测水平仍需提升,与预报精准还有差距。

随着国内外气象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气象预报预测能力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具有本地特色的区域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缩小;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技术研究不够深入,极端天气的预报精细化和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前量需进一步加大,不同时效的智能网格预报产品还未完全实现无缝衔接;预报分析平台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全流程全要素的预报质量检验评估业务还有待完善。

3﹒气象服务供给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与服务精细还有差距。

气象服务的供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美丽江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新需求仍有不相适应之处;气象服务融入防灾减灾、生态文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的深度不够。江苏特色的生态遥感和专业服务研究型业务体系亟需加紧构建,针对性、个性化的公众气象服务技术应用有待深化,数字化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仍显不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有待加强。

4﹒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完善,创新链整体效能有待提高。

开放协同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亟待进一步推进。气象技术研究突破仍然不足,突发性、高影响天气机理研究有待深入,预警预报技术仍需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应用不够。以气象大数据为“云”、气象业务系统为“端”的气象业务技术体制还没有确立。江苏科教人才优势还未充分发挥,气象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和扶持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充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体系亟待建立。科技创新政策落地推进不够深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组建不久,对江苏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气象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还需提升。

5﹒气象管理改革还需持续深化,省域气象治理效能有待提升。

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还需深化,地方支持气象事业发展有关政策还未全面落实,特别是气象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有待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有待合理确定。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继续深化,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模式亟待探索,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有待推进。气象法治体系、气象标准体系尚不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还不完善,气象行政权力运行监督亟需进一步强化。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加有力地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江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牵引,全面融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有更丰富、更直接、更精准、更实在的气象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趋利避害,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气象的“避害”和 “趋利”作用,强化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资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和美丽江苏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作用。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紧扣信息网络技术变革,坚持数字赋能、互联互通。聚焦气象核心技术发展,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持续提升气象核心竞争力,构建更加自主可控、开放融合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

坚持高点定位,走在前列。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立足长远、适度超前,构建更加完善的气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制度促发展,充分发挥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管理体制优势,深化部省合作共建机制,共商共建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三)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

2025年,建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的,系统完备、开放融合、协同创新、业态新型、高质普惠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建成“云+端”的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全省气象观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科技贡献、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水平等全面走在全国前列。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美丽中国气象服务样板区、气象科技创新引领区、气象装备制造和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区,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成为新时代中国气象现代化发展征程中的生动典范。

——气象监测更加精密。地面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量观测站距小于7公里;其他气象要素、环境要素、垂直观测站距小于50公里;重点区域天气雷达1公里以下探测覆盖率达85%;灾害性天气自动化监测率达到95%以上;高性能计算机满足新一代数值模式计算和存储需求;5G投入应用,气象主干网速率大于千兆;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覆盖率100%;观测设备、信息网络设备运行监控率95%以上。

——气象预报更加精准。重点区域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建立长江、淮河、太湖等江河湖泊全流域的洪涝、干旱气象风险滚动预报业务体系。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比“十三五”时期平均提升5%,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时间达到45分钟以上,在全国率先开展龙卷风预警业务,龙卷和十级以上大风监测率达到60%

——气象服务更加精细。建成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与高影响行业深度融合的气象服务业态基本成型,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立自动感知、智能制作、精准供给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实施。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8%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较“十三五”时期平均再下降15%

——创新与人才支撑体系更加完善。气象科技、教育、产业高度融合,气象科技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气象科技进步贡献率位居全国前列。重点领域气象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双倍增”,基层人才队伍保持长期稳定。

——气象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更加完备。党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地方气象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省域气象事业开放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省域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三、主要任务

始终把保障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面提升气象灾害及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识别、预警预报、精准治理水平,面向国家和江苏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快科技创新,全面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发展以研究型业务为特征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立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开放协同的高水平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学有序的省域现代气象治理体系,着力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美丽中国气象服务样板、气象科技创新引领、气象装备制造和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实践,推进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一)突出气象防灾减灾,切实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1﹒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印发实施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健全全省气象防灾减灾法规标准体系。开展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建设,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职责,完善气象、应急、消防救援、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海事、交通运输、公安等多部门间规划统筹、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推进城市群和新农村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将气象服务全面纳入全省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

完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加强关键气象致灾因子研究,研制分灾种、定量化的灾害风险预警、影响评估方法和模型,开展主要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效益评估。制定全省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规范,实现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研判、发布、防御、评估标准化。气象、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联合深化开展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等风险防范服务业务。推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在保险、期货等行业的应用。提升决策气象服务能力,构建部门共享的精细化决策服务一体化平台。提升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将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各级综合科普体系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融入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创建有影响力的气象科普品牌,打造气象科普示范园。

提高突发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研发面向广电等各类媒体渠道的预警综合服务产品和智能加工分发系统,建设“更广、更快、更准、更好用”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基于5G、北斗短信息等新型通信技术与手段,实现预警信息实时、精准、靶向发布。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和再传播管理,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全面落实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健全重点地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叫应”机制和“点对点”发送机制,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到村到户到人。

2﹒提高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水平。

完善基于物联网、无人机与卫星遥感的农业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构建完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站网,以“三区三园”等载体平台为重点,新增建设一批现代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和农业气象实验基地。加强粮食安全气象保障,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保障服务与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推进建立涵盖种植业、渔业、畜牧业,覆盖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农业休闲观光等全产业链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体系。拓展农业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和覆盖面,实现基于位置的精细化、定制化、直通式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全面融入“苏农云”建设。开展农业发展规划、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产量等气象评估和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编制百米分辨率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精细化区划。培育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稳步推广天气指数保险等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持续建设气象为农服务标准化示范县。

3﹒促进重点领域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加快发展。

提升气象服务保障沿海发展战略能力,加强沿海和海上气象观测,建立海洋气象综合观测基地,建设海面观测平台和地波雷达、沿海无人机观测站;建设海洋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完善海洋气象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面向公路、铁路、大型桥梁、城市轨道交通、长江及内河航运、港口及陆海联运、物流等安全需求,多部门共建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建设跨行业综合交通数据信息平台,建立相关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安全保障支撑服务系统。发展通航安全气象服务,建立通用机场和航线安全气象观测体系,发展航空气象预报和高影响天气风险预警业务。建立健康气象风险预报和体育活动、体育赛事气象服务业务。开展气象旅游资源监测评估,建立景区、景观气象预报服务产品体系,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做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连云港核电站等重大工程项目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做好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

(二)大力提升生态气象业务水平,服务美丽江苏建设。

1﹒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气象保障。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加密全省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布局,强化水碳通量、植被、物候等要素观测。建立覆盖全省的温室气体观测网,提升“地-空-天基”一体化温室气体综合监测能力,开展高精度、系统、长期的大气CO2CH4浓度监测。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大气环境与温室气体观测及服务,强化金坛国家气候观象台能力建设。以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评估江苏分中心为依托,强化区域和典型城市陆地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质量浓度及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监测,开展人为源和自然源对大气温室气体的贡献评估、自然植被固碳能力评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气候生态环境效应评估等,开展气候—污染双重约束下的温室气体、气溶胶、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路径与优化技术研究,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温室气体减排与环境治理的协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气象支撑。

以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为主线,建立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工作体系。加强区域气候变化基础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高质量的科学数据、产品服务和决策建议。加强气候变化基本事实监测,完善气候变化影响监测。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生态气候承载力评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和多圈层相互作用等气象研究。建设集气候变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转移为一体的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平台。与相关省份共同开展长江流域和“一带一路”沿线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开展城市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探索构建具有气候恢复力的可持续城市化发展路径,保障气候安全。

3﹒完善生态气象监测服务体系。

完善生态气象监测体系。更新升级环境气象综合监测站网,完善全省环境气象立体监测体系。提高对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地区生态监测能力,增加生态气象要素监测。完善生态气象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业务规范,研发大气环境星地空协同观测资料融合技术,提高大气环境数据质控与分析能力。开展卫星数据真实性校验评价。加强多轨道全光谱主被动结合的卫星遥感观测的研究应用。开展基于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的生态基础参数反演,建立长时序生态气象历史数据集。建立基于卫星遥感和气象信息的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指标和模型,构建多源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分析体系。

深化全域生态气象服务。整合生态气象业务系统,实现全省各类生态监测数据在线分析、产品自动制作发布。围绕“四沿”特色空间体系构建要求,开展高精度生态遥感监测和气象影响评估。建立生态敏感气象要素、高影响气候事件和生态要素的多时间尺度预测系统。开展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和近海藻类暴发气象风险预测预警、沿海海上污染物漂流扩散气象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及业务规范。开展湿地生态气象服务,发展湿地生态质量和生态功能修复气象监测评价业务。开展长江、大运河生态保护气象服务试点。

加强大气污染“双控双减”气象保障。加强PM2.5、臭氧等污染的气象条件影响、发生发展机理、预报预警及协同治理气象保障技术研究,开展大气成分对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机理及评估等研究。建立环境要素集合预报、智能订正应用技术和环境气象三维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加强光化学烟雾预报服务,延长大气环境气象预报预测时效,提高准确率。提高环境气象评估水平,规范开展气象条件评价和污染治理成效评估、大气污染跨区域传输和本地污染贡献分析评价。强化多部门联动,推进部门数据共享、会商研判和应急联动,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研究,提升突发大气污染事件气象应急响应能力,加强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联动。开展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动态评估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气象决策服务,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通风廊道规划、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发展生态型人影业务。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以及农业抗旱防雹的需求,建立生态型人影作业机制。加强人影作业条件监测预报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发,建立完善人影作业指标体系,推动人影作业实施向“定点、定时、定量”转变。提升人影省级指导能力和基层作业能力,升级智能化人影作业装备和人影作业指挥系统。开展人影无人机等新型作业装备应用试验。健全全省人影协调会议制度,健全紧密协作的联合监管机制,完善全省人影物联网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提升装备安全性能,实现人影作业装备、人员和过程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4﹒持续开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持续做好开发区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开展重大工程、重大领域的气候可行性评估。推进气候资源评估业务体系和支撑能力建设。面向生态绿色发展气象保障服务需求,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气候资源,创建优质气候品牌。开展旅游与康养特色气候资源评价,加强趋利增值型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助力沿海泛旅游产业发展。开展全省太阳能和海上、近海风能资源调查及精细化气候评估和预测,提高气候资源预报准确度。建立海上风电、陆地光伏电站建设运行全流程气象服务体系,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发电设施产生的综合风险,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

(三)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融入长三角气象一体化格局。

1﹒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智慧气象保障体系。

对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行动方案》,实现长三角区域气象协同观测、信息资源共享、一体化气象预报和联合气象服务。开展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区域城市气象观测、城市绿化生态布局气候效应、城市热岛评估等业务,为长三角协同开展城市植被生态和土地开发利用、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提供生态气象服务。在重点城市建设垂直廓线观测站,构建垂直廓线观测网。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为试点,进一步完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制定完善城市气象防汛地方标准,保障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生态城市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融入数字政府建设,将精细化气象信息嵌入“城市大脑”,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覆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场景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估能力,建立智慧城市气象保障产品体系,提高美丽宜居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服务水平。

2﹒示范建设区域交通气象及能源气象服务中心。

以建设“长三角区域交通气象服务中心”为抓手,聚焦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加强长三角区域的综合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智能预报预警系统研发,构建跨部门跨省份的交通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和智能气象服务平台。开展商贸物流全流程气象服务,继续拓展仓储、金融、保险等领域气象服务。牵头建立长三角“一带一路”气象服务联盟,省部联合推进“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国家示范城市建设,构建“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江联运通道气象合作架构,与沿线省(区、市)联合开展恶劣天气影响下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多灾种复合致灾过程、灾害链生成机制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

以建设“长三角区域能源气象服务中心”为抓手,结合多维度数据,为风电、太阳能提供资源预测预警服务、可视化评估与安全运维气象保障,重点保障海上风电的选址建设、人船管理和施工、运营安全。发挥海上风电气象服务联盟作用,探索开展跨区域海上风电气象服务。利用智能电网设施建设微气象站,开展大风舞动、电线覆冰、低温冰冻等电网高影响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电网用电负荷预测气象服务。面向发电、电网安全运行,开展电力运营调度及设施安全一体化的气象保障服务。试点开展长三角区域电力运营调度气象服务。为江苏新能源装备企业提供气象配套服务。做好保障核电安全气象服务工作。

(四)全面发展智慧气象,构建高质量气象业务体系。

1﹒发展立体化、广覆盖、智能化的气象观测业务。

提升面向多圈层、海陆空天一体化的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提升气象精密监测能力,升级全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和中心站软件平台,建设区域加密智能观测网;提升大气垂直综合观测能力,完善全省风廓线、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等垂直观测网;拓展城市、农村、交通、能源、海洋、水文等专业气象观测领域;完善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布网,发展相控阵雷达、无人机等新型观测装备。推动气象观测设备小型化、便携化、集成化。建立商业化、社会化气象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存储业务流程。

提升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在升级常规气象要素计量检定实验室基础上,新建能见度、固态降水、雪深、日照、辐射、降水类天气现象、大气成分等要素计量实验室。提升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探空雷达、气象卫星校准能力。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全链条质控业务,完善气象探测设备保障体系和探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气象装备运行稳定性。

2﹒发展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的气象预报业务。

升级改造气象综合分析与预报预测一体化平台,实现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全面融合。提升高性能计算能力,按照中国气象局统一技术设计和部署,发展适用我省的多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技术,针对江淮区域建立高分辨率快速更新循环同化系统。开展多波段天气雷达数据融合与产品研发,开展灾害性天气机理研究,发展主客观预报融合的气象预报业务,提升对冰雹、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密智能网格预报时空分辨率。完善在线检验系统,开展全流程、全时效精细化预报检验。促进机器学习算法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开展基于人工智能分析技术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研究。发展气象水文耦合预报技术,建立长江、淮河、太湖等江河湖泊全流域的洪涝、干旱气象风险滚动预报业务体系,提高洪涝、干旱气象风险滚动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

3﹒发展自动感知、智能制作、精准供给的气象服务业务。

大力拓展数字化公共气象服务,规范公共气象信息服务流程、产品和方式,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打造气象服务标准化体系和效益评价体系。研发基于大数据融合分析的公共气象服务热点感知技术,发展基于需求的精准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设分众式气象服务需求快速更新迭代系统,增强气象服务高效、便捷、智能供给,实现对象分众化、服务随行化、产品多元化,打造智慧气象服务品牌,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影响力、满意度。建立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指标、算法和知识库,缩短行业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周期,提高智能气象服务产品生产线的多行业自适应性。发展智能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技术,搭建众创智能气象服务引擎和开放式架构的集成式气象服务平台,形成气象服务产品智能化生产能力。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气象数据可视化产品,建立全媒体气象信息传播体系,实现主流媒体权威气象声音全接入,完善全省气象服务融媒体矩阵。开放气象数据接口,开发“气象插件”,推进气象服务信息嵌入相关用户系统。支持数字气象开源社区建设,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

4﹒建立“云+端”气象业务技术体系。

逐步构建“云+端”气象业务新架构。加强观测、预报、服务、资料、网络和装备保障等各业务领域的衔接互动、协调发展,实现业务集约高效运行。构建以虚拟化信息技术资源、云计算运行环境和大数据分析服务为特点的集约化信息网络业务,实现规模化效益的云计算和强调敏捷应用的边缘计算良好互补。推动分布式云计算、虚拟化等信息技术与气象业务深度融合发展,对气象业务综合算力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体系,实现主要业务系统融入云平台、本地数据向气象云平台的迁移,实现数据分析“云算、云存、云享”,实现数据服务“一点申请、全网支持”。全面升级全省气象主干通信网络,保障省、市、县的信息高速交换与共享。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问题的提前预警、自动排查和自动优化,智能分配网络和计算资源,实现全省气象业务实时在线协同。

强化气象数据管理。完善“设备端+中心级”观测数据质控体系,建立实时、近实时和面向气候业务的多级质控流程,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开展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应用、服务,实现观测数据“一点入云、全网共享”。运用“云+边缘计算”技术,优化气象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质量控制,支持场景化的实时气象监控和即时服务。加强智能判别在数据采集和存储中的运用,开展观测资料的实时偏差分析订正。加强各类气象数据的协同分析,提高气象新型观测数据的利用水平,加大利用社会资源,推进私有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互动,有效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烟囱”,为气象行政管理、气象影响服务、气象效益评估提供数据支持。科学界定数据权属,有效保护数据产权,促进数据规范流通,将气象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共享应用机制。

强化气象网络安全管理。建设覆盖气象业务内网、政务网所有硬件设施、主要业务软件的全天候运行状况监控平台。全面升级省、市、县网络安全设施,建设重要设施、重要数据隔离区,建设态势感知系统和网络安全监测监管平台。加强关键位置软硬件迭代升级,消除安全隐患。对气象数据进行对象标识符管理,实现气象数据保护。探索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提升气象数据可靠性、防篡改和可追溯。

(五)优化协同创新载体机制,构建高水平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1﹒全面推进气象研究型业务发展。

全面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优化完善气象业务布局,强化构建科技创新机制和科研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进一步促进气象业务和科技研发主体向省级集中,气象服务主体向市级偏重,智能观测业务主体向县级下沉。通过全国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省级节点建设,整合各类数据,形成数据采集、产品加工、发布和检验评估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业务流程,实现同级横向业务信息无缝交互共享。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设置,围绕业务需求,实现业务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培养兼具业务运行和科研开发双重属性和职能的研究型业务复合型人才。

2﹒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气象科技创新平台。

以创新团队为主体、科研项目为抓手、科学管理为保障,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前瞻布局和创建有江苏特色的气象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实验室和金坛交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联合气象高影响行业、高等院校争创更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推进构建全国领先、世界有影响的气象科技研发中心和气象智能装备产业孵化基地。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释放各方面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各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与成果、开放联合的作用,提升对江苏气象科技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健全符合国家政策和行业特点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管理制度,构建统一的中试平台。建立以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成果分类评价制度,发挥成果遴选、二次开发和业务准入评估方面的作用。聚焦区域数值模式、短时临近集合预报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

3﹒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江苏省“四大专项行动”以及系列配套支持政策,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培育本土人才,打造人才高地,争创发展优势。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争取青年拔尖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人才计划,实施江苏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苏北人才计划”等,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加大基层一线优秀人才支持力度,实现重点领域的气象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双倍增”。依托省内高等院校资源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合作,以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知识培训等为重点,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培训的系统性和及时性,为江苏气象高质量发展做好梯队式人才储备。持续深化气象技术职称制度改革,优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强化聘用管理,保持基层人才队伍长期稳定。

(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构建高效能气象治理体系。

1﹒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

继续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事权。继续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发挥基层气象部门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作主体作用。有序放开专业气象服务市场,以社会化为导向大力发展专业气象服务,鼓励专业气象服务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和跨区域、跨层级的联动发展,建设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的气象服务众创平台,形成多元化气象服务供给格局,促进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发展。

继续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形成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新型业务技术体制,推进基于新型业务体制下的流程与分工布局改革,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发展。大力强化数据业务职能,加强对气象数据的归口管理,厘清气象数据管理及共享的职责边界,推进标准统一、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气象数据应用。统筹推进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优化气候变化工作布局。

继续深化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防雷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升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能力、防雷安全监管能力。继续深化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不断创新便利的气象政务服务手段。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建立健全公共监督机制。

继续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地方支持气象事业发展有关政策,合理确定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与双重领导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健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考评机制。充分考虑业务技术体制、架构和布局优化调整需要,积极稳妥推进气象部门事业单位改革。

2﹒加强气象法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推进气象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全面推行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强化气象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气象法律法规执行落实情况检查和评估,推进气象信息服务、预警信息发布等气象法规规章及相关制度的制修订和完善。全面落实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创新气象行政管理模式,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以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气象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构建气象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强化气象标准化建设、应用和管理,充分发挥江苏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建立标准制定、实施、监督、反馈、改进的良性联动机制,加强标准化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气象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与长三角区域标准互认,全面形成标准先行、依标办事的行业氛围,以高标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3﹒加强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

推进行业气象协同发展。加强行业指导,优化气象行业资源配置,统一规划设计行业气象现代化建设,建立完善全行业的互动合作机制,强化行业间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引导和激励行业部门优势资源参与气象业务重大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推进行业气象协同发展。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市场治理规则,深化推进简政放权,破除区域壁垒,防止市场垄断,构建竞争有序的现代气象市场体系。

4﹒加强党建和新时代气象文化建设。

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大文明单位建设力度,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行业文化,大力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加强气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气象文化宣传力度,拓展气象文化传播途径,丰富气象文化载体,挖掘、整理和传承气象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特色的江苏气象文化品牌,讲好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故事。

四、重点工程

围绕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增效益,充分考虑各方面需求,统筹规划,提出建设“气象灾害防治工程”“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生态气象建设工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气象保障(江苏)工程”等四项重点工程。通过重点工程的实施,努力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服务保障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美丽江苏”建设,推动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比照“十三五”时期投资规模,落实“十四五”重点工程总投资。

(一)气象灾害防治工程。

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全面完成江苏省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分工方案中确定的工作任务,更加有力地保障生命安全和生产发展。

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网。升级改造2012年前建设的区域自动气象站,新增远程控制设备,更新国家气象站探测设备和中心站软件,实现智能控制;建设全省三维雷电观测网;新建一批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在沿海地区、太湖地区增设S波段雷达,形成全省强对流天气精细化协同观测网;增补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和毫米波云雷达等垂直观测设备,完善全省风、温度、湿度、水凝物等垂直观测网;依托多功能杆、通信铁塔、5G基站等城市基础设施,加密布设小型、微型气象观测设备,实现灾害性天气精细观测;新建能见度、固态降水、雪深、大气成分等要素计量实验室和遥感遥测设备比对实验室。

建设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精细化跟踪服务系统。建立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及气象防灾减灾数据集,构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设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预警服务系统,建设全省江河湖泊全流域的洪涝、干旱气象风险滚动预报业务系统;将龙卷预警和海上强对流业务植入灾害性天气跟踪预警平台,强化分类强对流自动跟踪预警功能;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业务平台,新增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定量评估方法和模型,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综合决策服务能力;建设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共享的新一代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预警信息秒级靶向发布;建设分众化智慧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打造全媒体公众气象服务智能业务平台,升级健康、体育、旅游等气象服务功能。

完善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对老旧台站的综合改造和维修维护;开展标准化气象台站业务平台、业务系统运行支撑环境与台站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实施台站绿色节能及智能化改造,持续优化业务运行环境及配套设施;开展基层气象科普场馆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气象科普示范园;实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提升工程,建设网上数字北极阁。

(二)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提升江苏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加强高新技术融合应用,构建高质量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高水平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江苏气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更好地服务于“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建设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分辨率达到百米级、5分钟动态更新的精细化气象实况数据集;建立分辨率1公里、10分钟更新的多模式短临集合预报系统;建立多尺度天气气候客观化、概率化预报预测系统,新增次季节-多季节要素的预报网格产品,实现从实况到短临、中短期、次季节、季节尺度主要气象要素预报产品全面数字化,10天内产品空间分辨率精细至1公里,24小时内关键区域达百米级;研发江苏气象预报业务一体化平台3.0版本,满足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交互制作、检验评估、自动发布等业务需求。

发展新一代多尺度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支持建设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按照中国气象局统一技术设计,研发高分辨率多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技术,模式产品24小时内预报分辨率达1小时和1公里,重点区域精细到百米级;全面扩充建设高性能计算集群,支撑气象人工智能运算和多尺度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研发和运行需求;建设包含多源新型探测数据的快速循环同化业务系统、数值预报应用效益评估系统;在金坛国家气候观象台增设与新一代数值模式系统相配套的检验观测设施。

建设云网一体气象信息综合业务系统。提升省、市、县基础网络系统性能,采用OTN全光纤构建省市县扁平化信息网络架构,建成不低于千兆的空-地-天高速网络系统;建设由省级一体化分布式云数据中心,与国家级大数据云平台等对接,承载气象数据的统一管理、备份以及全局数据共享、在线业务应用;增强现有灾备中心能力,为数据的及时恢复做好保障;推进政务管理信息化支撑能力建设,提高政务工作管理和服务的协同性、规范性和便捷性;换代升级省、市、县网络安全设施,对全省信息网络进行分区分域管理,内外网实现物理分离;建设全省一体化气象态势感知系统和网络安全监测监管综合业务平台,提升网络安全风险感知能力,分步实施关键位置的国产化替代。

(三)生态气象建设工程。

更好服务美丽江苏建设,保障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沿海发展战略实施,在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工作中发挥气象更大作用。

建设生态气象监测预报评估系统。在全省13个代表站布设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设备,实施水碳通量、植被、物候等要素观测;在长江沿线、湖泊、沿海湿地、滩涂、4A以上景区和部分城市改扩建大气环境监测点和部分气溶胶激光雷达;扩建全省温室气体观测网,更新升级苏南地区温室气体观测站,新建苏中、苏北地区温室气体观测站;建立碳中和及温室气体评估机构和研发平台;在金坛国家气候观象台新建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定标溯源实验室;研制面向人为排放源、自然污染源的大气化学模式本地化适用模型和智能订正应用技术,升级建设大气环境预报评估服务系统;建立基于多源卫星资料的长时间序列生态气象基础数据集,建立重点湖泊蓝藻水华气象预测和风险预警模型、湿地生态遥感评价指标和气象影响评估模型,优化生态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建设与农业“三区三园”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气象观测站;建设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生长态势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和相应的地面校准;建设农业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升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编制百米分辨率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精细化区划;建立面向粮食生产全过程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智慧型直通式气象服务平台,增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功能;建设12个全国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

沿海发展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新建海洋综合观测平台两座;在沿海陆地、海岛、风电升压站平台和海面观测平台上,新建一批自动气象站以及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毫米波雷达、测风测雾激光雷达;在沿海三市分别建设无人机观测站和平漂自动探空观测系统;利用高频无线广播、5G+北斗卫星定位发送等手段,建设精细化海洋气象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建设一体化海洋气象综合服务平台,提高满足海洋生态、渔业、港口航运、海洋工程等发展需求的气象服务水平。

生态保障型人影作业能力建设。建设飞机人影地面保障体系,建设南北两个人影作业试验基地,配置人影专用无人机和专用探测设备;全面升级地面人影装备,更新人影作业车辆、弹药储运和发射装置,实施人影装备物联网信息化改造;引进人影数值模式和智能指挥技术,建设全省人影智能作业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

(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气象保障(江苏)工程。

主动融入区域气象发展格局,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确保完成《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行动方案》有关任务。

建设长三角气象业务一体化“一张网、一朵云、两平台”。对接长三角气象协同观测“一张网”,建设长江、沿海江苏段主要港口和航道测雾、测风雷达,实施全省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智能化改造;对接长三角气象信息资源共享“一朵云”,建设长三角气象江苏云平台,与全国及长三角一体化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气象网格预报平台和联合服务平台,在长三角数值模式基础上嵌套建设江苏区域超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系统。

牵头建设长三角气象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根据行动方案分工,牵头建设长三角气象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成装备试验研发、成果孵化转化和智能软件研发基地;提升金坛国家气候观象台野外科学试验能力;联合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上海台风研究所,以及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在台风、海洋气象、环境气象、交通气象等领域建立开放式研究平台;整合气象科技资源,构建长三角区域气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平台。

牵头建设长三角交通气象服务中心和能源气象服务中心。建设长三角交通气象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平台,满足“一带一路”气象保障、长江经济带海陆联运交通气象服务、长三角通用航空机场和航线气象保障等服务需求;建设长三角能源气象实验室和能源气象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满足长三角区域电力、油气、新能源等生产、调度、储运、安全的全链条气象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气象事业作为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需求和当地气象防灾减灾实际,科学制定规划任务实施方案,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加强政策支持。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加快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衔接各项改革,确保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稳定、业务水平提升。切实加大气象事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将发展气象事业所需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气象领域可持续稳定的地方财政投入保障和扶持机制。加大对苏北地区投资倾斜等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省域气象现代化一体化协同推进。

(三)深化部省合作。

继续坚持和深化部省合作共建机制,推动气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向赋能,落实双重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合力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规划统筹和管理,做好规划衔接和协调,以规划引领发展,以项目带动合作。比照“十三五”时期投资规模与做法,按总量控制、明确责任、分级负担的原则,按照1:1落实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的投资比例,由中央、省和市县财政共同承担重点项目投资经费,推进规划重点工程建设。

(四)推进开放共享。

更加积极有为地推进省内全域、长三角区域及国内外的开放合作,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源力量,创新气象协同发展机制、合作模式,完善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共建共享共管共保机制。支持社会资源参与气象关键技术创新,依法促进气象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有效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共同推进气象多元化服务。

(五)严格监督考评。

各级气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建立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组织开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的绩效考评。加强气象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