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局召开2022年度全省气象工作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2-10-24 14:51    

10月12日下午至13日上午,省局召开2022年度全省气象工作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工作举措,推动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会议期间,省局办公室,减灾处、观测处、预报处、省气象台、气候中心、信息中心、探测中心、服务中心、预警中心重点围绕夯实“四根支柱”、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与会代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进行了分组交流讨论。省局于波局长,唐红昇副局长围绕高质量发展部署有关工作。

翟武全书记作会议总结并讲话,他指出,全面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要突出重点,要按照中国气象局要求持续强化气象雷达、气象卫星、数值预报和气象信息“四根支柱”建设。在加强天气雷达建设应用方面,要以提高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能力为目标,加快雷达观测站网的布局优化,不断提高1000M以下高度雷达监测覆盖率。加快推进相关地市S波段和X波段双偏正雷达建设,完善苏北龙卷雷达观测网;强化多波段协同观测能力,加快关键技术和业务产品研发,不断提升雷达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水平;强化雷达气象业务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强省级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利用国省两级培训资源,聚焦省市业务分工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

在加强风云气象卫星应用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平台,要深入推广应用风云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平台(SWAP平台)、卫星监测分析遥感应用系统(SMART系统)和“风云地球”等业务系统。综合运用风云四B静止气象卫星等,进一步提升对台风、暴雨和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连续、灵活、高分辨率观测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生态及农业气象卫星遥感应用服务能力,努力在卫星数据处理等基础应用研究上作出江苏贡献。

在提升数值预报应用能力方面,要紧紧围绕《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统筹研发工作机制》进行重新定位、布局。要深度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技术研发和国省统筹机制,发挥江苏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强局地高频多源资料研究应用,开展CMA-MESO本地化建设,提高模式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及海洋、大气环境、交通气象预报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业务支持和应用能力。

在加强气象信息化建设方面,要以信息化推进传统气象业务向智能数字气象新业态转型发展,以气象数字化推动气象现代化,加强大数据中心及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及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决策气象服务、行业和专业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科学管理等场景应用,保障数据和网络安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气象业务、服务、管理能力提升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方面,要在前期落实《江苏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建设方案》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做到预警能力提升和联动机制健全“双轮驱动”。

翟武全强调,夯实“四根支柱”,其中有大量的业务软件开发建设,要对照中国气象局印发的《气象业务软件统筹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5年)》要求,认真实施落实。会议指出,夯实“四根支柱”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要持续抓好全省气象科技创新主体、载体和机制建设。当前要围绕“四根支柱”,提高项目立项评审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制定《省局科研项目立项评审工作细则》。持续加强省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推荐更多的业务技术人员进入中国局重点创新团队。聚焦关键问题,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持续重点支持,加强科技成果认定评价,激发科技创新积极性。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培养更多专家型、研究型、专业服务型预报员。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分工负责、协同推进,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全面做好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省局领导班子成员,巡视员,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设区市气象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通过视频参加会议。

(撰稿:孙啸 审稿: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