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我国全面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

发布日期:2020-04-01 10:51    

 

自4月1日起,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从全国试运行切换调整为正式业务运行。这意味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告别人工观测,进入全面自动化的新时代。

在遍布全国的各个25米×25米大小的观测场上,变化正在发生: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和管理权限调整优化;观测方式改进,19项采用自动观测,6项采用台站ISOS软件自动识别;取消各台站的人工定时观测和日常守班等观测任务;数据采集传输和质量控制流程等信息化水平提升……而透过具体的改革条目,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场变革分量千钧,其产生的影响也将突破此时此地。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气象观测自动化带来的改变,必然不是“单兵突击”,而是一次涉及全国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变革。

站在历史的节点上看,这变化源于深沉的历史蕴蓄,融入恢弘时代背景,是建设气象强国的必然要求。上世纪,老一辈气象观测员靠笔、纸、电报机这“老三样”启动了中国气象事业,经过数代气象人兢兢业业的耕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开始发力;1999年至2008年,中国气象局分批次完成了自动气象站推广建设和应用;2014年,中国气象局对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调整拉开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的大幕。时至今日,全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历经了部分省份试运行和全国试运行两个阶段,各个环节精准施策、环环相扣、稳步推进,最终迎来了这划时代的时刻。以此为新起点,中国气象事业瞄准监测精密,将着力发展全时全域全要素的综合气象观测。

立于国内外新技术发展风口,这变化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累积的水到渠成。玻璃温度表、水银气压表等仪器将封存于历史记录中,述说过往风云;而通过配备自动观测设备及应用卫星遥感、多源数据自动综合判识、智能图像识别等多种技术手段,自动化观测逐渐具备现实基础。在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加持下,无论是地面气象观测能力、信息化水平还是业务流程,都得到显著提升和优化。其中,自动化观测频次较人工观测约增加4倍至8倍,观测数据传输用时由分钟级优化至秒级,数据采集流程以不落地方式直传至省级;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数据在国、省两级数据环境实时落地,作为业务数据接入MICAPS平台,并在实况监测、预报预警等业务中得到普遍应用。这也保证了现有预报服务业务平稳顺畅,观测数据上传频次、传输速度、数据量显著提升。

关照投向全国气象观测员群体,这变化更与万千个体息息相关。很多气象观测员入行学到的第一课常能被这一句话概括——观测时间一到,哪怕天上“下刀子”,也要到观测场把数据读取回来。他们曾在深夜被同一个噩梦惊醒过——到了发报时间,看不清数据,打不通电话甚至键盘上敲不出字来。他们中曾流传着同样的故事——在大风呼啸时得用绳子捆住身体才能完成观测,在寒冬清晨手一碰到冰冷的设备就被生生黏住,在瓢泼大雨中全身湿透奔向观测场,在漆黑深夜里靠自己哼着歌儿驱散恐惧与孤独。这次,也有很多气象观测员说,他们实现了期盼已久的梦——双手被解放,万千精密数据瞬间汇集,秒传而出。此次改革为基层气象部门释放的人员红利显著,取消定时观测、日常守班等人工观测任务后,观测业务工作量平均减少约30%。而眼下,气象观测人员也面临新的课题,应急、维护、研究分析和服务能力的提升都将成为考验。

但我们相信,这将会开启新的未来。有气象工作者说,不知道以后是否还会从梦中惊醒?我想,做梦应该都是笑着的吧。

                                                                                                                                                  (来源:中国气象局网站  作者:赵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