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潮生东海 江南盛景今胜昔
——智慧气象助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发布日期:2020-11-04 14:40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翻开地图,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河网水系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一条东西走向的太浦河串联起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和上海市青浦区。在这片约2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水域面积超过20%,百姓比邻而居、隔水相望,自古以来文化相通、人缘相亲、发展相融。

这里被誉为“最江南的江南”。水赋予其灵秀与财富,同时,水以及其背后的云雨轮转,也牵动万家兴衰。

一年前,示范区挂牌成立,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随着一体化气象服务深度融入,这片江南水乡不再完全“看天吃饭”。最具江南特色的气象现代化,正悄然走进渔舟雨巷。

筑坝

梅子黄熟,江南迎来了梅雨时节。

“42天,上海今年经历了本世纪以来最长的梅雨。”7月21日,上海正式出梅,央视新闻对此进行报道。自6月9日入梅以来,“暴力梅”带来多轮强降水,在雨水冲击下,太湖流域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次多,超警戒水位持续48天。

受降雨影响,太湖周边河网水位上涨明显,单日最大超警戒水位站点达67个,直接影响长三角地区的防汛形势。青浦地处示范区下游,作为上游来水必经通道,面临的防汛压力更大。

面对太湖严峻的防汛形势,沪苏浙皖四地气象部门“线上联动、线下突击”,共同构筑起一座防御堤坝。

“太浦河,一头是湖、一头是海,中间是吴江、嘉善、青浦。”青浦区气象台副台长成璐介绍,得益于2019年建成的全国首个跨省市的区县气象局一体化天气会商视频系统,吴江、嘉善、青浦三地预报员在把握本地风雨预报的同时,通过示范区联动及时了解上游面降雨量,分析其可能对本地水位带来的影响,有效提升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1+1+1>3”。

8月伊始,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来势汹汹,登陆点锁定浙江。

闻汛而动,青浦、嘉善、吴江气象部门针对重大过程开展三地会商,密切关注示范区上下游防汛形势,及时共享三地预报意见,增加示范区内天气实况通报频次。在特殊年景下,青浦区防汛指挥中心副主任金天为气象部门在区域一体化预报预警和联动服务中的努力点赞。

老家是江苏苏州的陈鹏在上海青浦工作快3年了。受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风雨影响,他当时的航班延误;在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影响期间,他收到了青浦区气象局的服务信息,及时调整出差计划,工作生活基本没受影响。

继2019年区域内雷达实现同步观测之后,今年长三角进一步实现了对区域内灾害性天气的“实时会诊”。此外,暴雨红色预警联合发布与应急演练、台风“黑格比”过程复盘总结交流等一系列联合行动,也让长三角一体化灾害天气联防更加紧密高效。

“秒”级刷新、24小时精细管理、700余个应用!在“黑格比”影响期间,由上海市气象局建设的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网格事件气象评估、建筑工地气象风险预防、轨道交通气象风险预警、健康气象风险预警等四个智能化场景在线试运行。

根据规划,今年年底前,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将入驻示范区。

 水乡

秋日,各地游客在5A级的同里古镇景区内悠然自在、各得其所。伴随一体化示范区工作的推进,沪苏浙的游客数量稳居前列。在长三角地区大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同里古镇保留着明清时的样貌,让时光在这里停驻。

位于古镇戏台附近的面馆18年来不曾“挪窝”,陈春官、赵勤夫妇两人白手起家,始终坚持用最新鲜的食材备餐。他们每天都根据当地气象信息一早准备相应的面条、馄饨皮、蔬菜等食材,所以特别关注天气。其实,不只是本地的天气,在示范区一体化进程中,更多的经营者对示范区各地的天气越来越关心。

气象信息对民宿经营很关键,尤其是梅雨期间需要根据天气提前晾晒床单、被褥,以免顾客入住体验不佳。花筑奢·同里古镇泰睦庭酒店店长沈文俊表示,不仅得关心本地是晴是雨,游客出发地的天气也得关注。“今年台风‘黑格比’影响期间,就有浙江和上海的游客因故取消订单,只有科学掌握天气变化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他说,如今古镇安装了自动气象站和气象显示屏,气象服务很受用,留意示范区内各地天气已成为他的日常习惯。

水流弯弯,漫步古镇,气象服务已经融入一面一汤、一屋一瓦,也在退思园等古建筑防雷保护、罗星洲游湖服务中发挥有效作用。夜幕中,古镇灯光点点,戏台旁广场舞正酣,鲁迅笔下的水乡盛事“社戏”以另一种姿态在现代延续,同里古老的躯壳与年轻的心在智慧气象的保障服务下继续碰撞出新的火花。

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青浦、嘉善亦一刻不停。

“2019年11月,气象部门针对气温与‘水上森林’颜色变化对红杉观赏期进行荐游,游客量增加了10%至15%。”青浦青西郊野公园工作人员邹自杰预计,今年的红杉观赏期游客数量将创下历史新高。

在嘉善,以“温泉、水乡、花海、农庄、婚庆、巧克力”为特色的大云温泉度假区吸引着长三角地区游客频频光顾,嘉善县气象局主动和大云镇合作,在度假区建设大气负氧离子站,24小时实时监测并发布报告,助力全域旅游开发和特色小镇建设。

一条太浦河串起示范区两区一县。如今,如何打破区域行政限制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水乡服务是气象部门研究的课题。

 田野

“生态绿色”是示范区的重要内涵,在这里,绿水青山就是实打实的金山银山——气象部门聚焦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东太湖水质监测、长三角大气环境联防联控等领域,为示范区生态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除了水乡旅游以外,鱼米之乡的生态特色农业也是绿色发展的着眼点。

如何促进示范区的农业更兴旺、农村更繁荣、农民更富裕?嘉善气象部门把开展面向特色农产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智慧气象服务作为切入点,气象为农服务“滴灌式”服务受到广泛认可。

黄桃是嘉善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和经济农产品。1989年,徐秋永开始种植黄桃,他创立乾贸黄桃专业合作社,并打响了“九熊”牌黄桃。“我家的黄桃现在还出现在上海的超市,这意味着不仅是黄桃种植,乃至包装、贮藏、运输都需要示范区的气象服务。”徐秋永表示,黄桃喜温喜光怕涝,花期的低温霜冻、成熟期的台风和大雨天气,对黄桃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气象服务至关重要。此外,由嘉善气象部门开展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进一步提高了“九熊”黄桃品牌的含金量和附加值,仅2015年,气候品质认证即增加20余万元效益。

如今,依据气象部门专门发布的农用天气预报安排田间管理,看准天气施肥打药、开沟理渠成为当地农业大户的共识。

嘉善气象部门还根据本地主要特色作物的生长特点,建立草莓、番茄、雪菜等特色农业产品指标库,开展全生长期气象服务策略研究,并陆续转化为气候品质认证、气象指数保险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秋风送爽,位于吴江的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内人头攒动。吴江区气象局将气象服务与蚕桑养殖这一江南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气温对桑叶的影响,乃至决定蚕丝品质的奥秘,已被人们掌握……这一融合,正在示范区被更多蚕桑养殖经营者借鉴。区气象局还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建立了两个实验室,组织开展香青菜气候品质认证研究和桑树栽培气象条件研究,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和地方特色农业发展。

联防联控恶劣天气、助力古镇旅游发展、开展为农气象服务……如今,两区一县各扬所长、形成合力,智慧气象服务仍在延伸,并逐步渗透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各个领域。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11月4日一版  作者:王亮 段昊书 谢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