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江苏省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18日 2013年12月18日 文号:苏气发〔2013〕13号
效用状态:有效

江苏省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发展“十二五”规划

  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支撑,是现代气象业务的中枢和纽带,是我省防灾减灾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气象通信系统的重要节点。本规划立足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战略目标,增强气象信息网络保障能力,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发展规划(2011-2015年)》、《江苏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江苏气象信息网络发展的业务需求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编制,具体阐明“十二五”时期江苏气象信息网络总体部署、目标和发展任务,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江苏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现状与需求
(一)现状以“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建设为基础,“十一五”建设发展,我省气象信息网络系统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业务管理不断规范、整体能力显著增强,为公共气象服务、预报预测和综合气象观测等业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初步建成以有线、无线专网为主、公网为辅的省内气象通信网络系统,气象信息传输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建成地面网络和卫星广播相结合的覆盖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的通信网络系统,省级上联国家级带宽达到12Mbps,下联地市级带宽达到130Mbps,地市级上联省级带宽达到10Mbps,下联县(市)级带宽达到2Mbps,区域、省际间带宽达到6Mbps,卫星广播系统接收速率达到8Mbps,移动应急系统卫星通信带宽可达2Mbps。建成了各级局域网络系统,省级核心达到千兆,地市级和县级核心达到百兆或千兆。与国防、水利、海洋、航空、环境保护、电力、交通、测绘、媒体、通信等部门建立通信线路,气象数据跨部门共享业务得到进一步加强。省级通信系统数据交换能力基本满足目前气象观测资料、预报与服务产品等收集与分发的需求。互联网应用不断扩展,业务备份和公众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建成了省市县三级高清电视会商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开始起步。
高性能计算能力建设有了发展,全省高性能计算机总峰值浮点计算能力达3万亿次/秒以上。气象数据存储能力和信息共享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建成了省级气象资料共享服务平台,参加了全国分布式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各系统总存储容量达50TB。
(二)需求
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是现代气象业务的基本支撑。快速发展的公共气象服务、预测预报、综合气象观测等业务对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提出新的需求。
1.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的需求
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提高信息发布手段、时效和覆盖范围,重大灾情收集与信息上传的有效性、时效性,以及预报预测产品和气象频道信息传输等方面对信息网络提出了更高需求。
2.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发展的需求
数值预报模式业务运行与短期气候系统模式、集合预报、风能预测、太阳能预测、气候环境评估等业务和研发需要充足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
精细化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迫切需要集约化数据环境支撑,实现观测资料和预报产品实时共享。预报时效的提高要求实现分钟资料传输。提高电视会商音视频标准、增强灵活性和稳定性,已成为预报预测业务的日常需求。
现代气候业务需要质量可靠、序列完整且连续均一的观测资料,以及完整的台站迁移、仪器变更等元数据信息,需要改变过去人工数据审核等传统资料流程,提高气候资料提供时效。
3.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的需求
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产生大量、高频次数据,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汇集传输,满足对极端天气的监测和预警的需求。为保障观测系统稳定运行、开展观测资料质量控制需要收集台站元数据、观测系统状态等信息,并对重大观测设备故障的远程视频诊断提供传输支持。及时传输观测资料,需要提高数据通信能力。
4.气象业务稳定运行保障需求
随着信息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自身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加,信息网络系统的任何故障或人为攻击都有可能对气象业务局部乃至全局造成影响,甚至引起业务中断。着力增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能力,提高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防护水平,建设适度规模的核心业务异地备份系统,提高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的能力,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稳定运行,已成为信息网络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5.管理和培训的信息支撑能力需求
现代政务管理和业务培训能力建设需要集成、统一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为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和业务管理平台,为部门各类信息的发布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业务协同化。
(三)差距与不足
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组织机构建设滞后,业务归口不统一,不便于全省各级信息网络部门间业务协调,不利于全省信息网络业务的统一规划和集约化发展。
资料收发能力需要加强。与观测业务衔接不够紧密,无法实现有机融合;数据传输中间环节过多,直接影响资料传输时效与稳定性;实时探测资料到达预报员桌面的时间过长,不能满足灾害性天气监测和临近预报的要求;部分通信设备老化,导致传输系统可靠性、稳定性下降;探测系统质量控制能力较低,观测资料格式标准不规范,数据传输技术标准各异,导致后端系统处理复杂,明显影响系统运行效率和资料获取时效;长期以来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重硬轻软,整体应用效益不高。
信息网络系统集约化程度不高。总体规划与设计不完善,建设规范、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工作滞后。各级业务和科研部门分散建设及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集约化程度低,信息资源与技术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不高。
信息系统安全存在隐患。缺乏统一的安全规范设计,各级信息系统安全措施与手段薄弱,运行管理不规范,与国家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省级信息网络系统核心技术设施不具备应对重大灾害和重大事件的能力。
高性能计算能力严重不足严重滞后于中尺度数值预报预测业务、集合预报、风能预测、太阳能预测、气候环境评估的业务发展需求。
资料基础工作薄弱。尚未建立完善的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问题”资料直接抵达预报员桌面的现象时有发生;气象资料业务仍然沿用传统的整编、审核、汇交等工作流程,以非实时资料及档案管理为主,全省资料汇交时效低;历史资料未完全数字化、数字化错误、元数据不完整等问题,给长时间序列数据产品研制带来困难。
数据管理与服务能力较弱。全省基础气象资料尚未实现集中存储管理,数据存放分散、重复;省级业务单位尚未实现全部现存资料的统一管理,不具备提供全部历史资料在线检索与服务的能力;资料管理政策可操作性不强,给具体的资料服务带来一定的障碍。
场地环境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信息系统布局分散,部分场地环境条件较差,影响业务系统运行稳定和设备使用寿命。
人员配置结构有待完善,基本素质亟待提高。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各种信息业务系统结构复杂度和技术保障难度不断增加,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亟待大幅提高;缺乏资料处理、软件工程、数据库管理及应用、信息安全、高性能计算等专业技能人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需求,注重质量与速度的协调,建设一流的装备,发展一流的技术,培养一流的人才,着力提升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业务支撑能力和集约化水平,着力提高信息网络系统运行保障能力,实现信息网络系统又好又快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技术驱动。以需求为牵引,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紧密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适度开展新技术示范应用,保持气象信息网络业务系统的发展活力。
统筹规划、集约设计。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对全省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确保信息网络系统集约高效、功能完备、业务流程合理畅通。
规范标准、统一管理。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统一信息网络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合理划分省级、地市级、台站级业务职责、界面,对信息网络系统的运行实行统一管理,强化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各级业务运行质量。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成结构合理、集约高效、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稳定可靠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总体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1.气象通信能力
统一全省信息网络系统业务体制、规范和标准,完成卫星广播与地面通信网络一体化建设;实现自动站资料2分钟内、雷达及其他观测资料省内3分钟(省际5分钟)到达预报员桌面;各级指导产品等综合资料收发时效满足省内各级业务需求。资料和数据产品收发时效见附表1、附表2。
2.高性能计算支撑能力
省级高性能计算机浮点运算能力大于50万亿次,实现全省高性能计算资源共享。重点满足中小尺度数值预报预测、集合预报、风能预测、太阳能预测、气候环境评估等业务需求。
3.资料加工及存储服务能力
实现省级、台站二级的资料实时质量控制,实时汇交全部气象观测资料及元数据;按照国家局统一进度完成1951年以来地面、高空基础数据产品、近百年气温降水均一化数据产品,及时从国家级1998年以来多源资料融合产品、卫星气候资料、10公里降水、地温等数据产品中提取本省关心区域的产品;所有产品实现在线、在线与近线结合存储。
4.信息系统运行保障能力
建立气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完成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具备省级实时业务应急备份能力;实现从台站到省级信息系统综合监控,增强故障发现和处置能力。以实现我省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为目标,通过制度约束,全面整合网络资源、设施资源、应用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形成统一协调的信息化工作体系,提升省气象信息中心的运维和支撑能力。
5.组织管理及人员队伍保障能力
通过制定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并通过全省统一信息业务监控平台的建设,增强省气象信息中心的管理与监控能力。通过定期进行质量考核和通报等手段,加强信息中心的业务管理能力。按照中心的岗位职责要求,建立人才培养的常态机制,通过日常业务工作和项目建设,拉动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人才对信息网络业务的支撑力。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气象通信网络,提高信息传输能力
1.加强省内通信能力建设,提高资料传输业务质量
任务1:调整广域网络结构,提升数据通信能力和传输时效
优化地面广域网络结构(图1,略),构建与完善省内、省际间互联互通、可靠性高的广域网络。

  
按信息网络业务发展规划,逐步提升各级网络接入速率。省级上联带宽达到20Mbps,省级下联带宽达到300Mbps,地市级上联带宽达到20Mbps,县市级上联带宽达到10Mbps,满足资料传输、省际共享、省内共享、远程培训、管理信息传输等需求;建立虚拟政务专用网络;建立省级网络管理与监控平台,实现全网域名统一解析及时间同步。
开发全省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省内气象资料快速共享;统一部署台站综合编报传输软件,实现与观测系统的有机结合,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升级完善通信硬件平台,提升系统吞吐能力和稳定性;优化传输流程,各探测系统中心站逐步向省级部署,减少传输中间环节,提高数据传输时效。
到2013年,完成省级主干系统结构调整和升速。到2015年,完成省内地面广域网系统的建设改造,各级接入带宽的提升与业务发展同步进行。
任务2:完成广播系统整合,实现一站式数据分发
实现天地一体化,资料收发系统和综合观测系统匹配统一。强化国家到省、省到市县信息资料的共享收集能力;整合各类资料收集途径,通过CMACAST、CMANET和省内MSTP等多种方式,建立综合观测系统分发和业务运行系统资料需求相结合的,具备计划调度、时效控制、实时监控、自动补调、链路冗余、集约开放的全省气象信息一体化资料收集存储转发系统,即时收集、存储、管理、加工、共享各类广播数据和本省特色信息资料,为预报预测、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到2013年,系统投入业务运行。到2015年,按需增加分发内容。
任务3:建立全省气象无线通信网,满足应急通信和数据收集需求
建立应急通信传输和技术规范,充分利用卫星、移动通信、公网等可用通讯手段,建立我省应急气象传输系统。确保在应急状态时,提供一个可承载语音、数据和图像的统一的通信系统,满足即时、安全、有效、持续的需求,并能实现应急状态时应急通信系统与省内骨干网以及CMANET的无缝连接,实现任意时间省内任意地点的移动通信。确保应急条件下气象数据传输及重大气象服务保障。
建立移动气象台的无线微网络环境规范和设备标准规范,在应急状态时,能够快速部署基于移动气象台半径500M的WLAN/WiFi微网络交换环境,连接具备WiFi能力的无线客户端
建立省级应急气象资料汇集中心,实现应急状态下各类数据的收集和展示。
到2013年,完成应急通信传输和技术规范编制工作,初步建成全省气象无线通信网。到2015年,建立省级应急气象资料汇集中心,全面提升应急通信和数据收集业务能力。
任务4:建设高清会商系统,支撑预报预测及应急服务
采用高清技术标准(1080P)建设全省电视会商与电视会议系统,提高图像传输品质,提升支撑能力;实现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互通,支撑多组会商和会议并发进行;建立全省视频会商管理规范和运维操作规范,实现视频会商系统的可靠运行;利用流媒体编解码技术,实现视频会商、会议的流媒体存储和在线VOD播放;研制具备协同工作功能的多媒体工作个人桌面,实现多媒体办公与高清天气预报视频会商系统的集成应用。
到2011年,完成全省高清电视会商系统建设,统一管理规范与运维规范。到2013年,建设流媒体服务器,实现多媒体办公平台与视频会商系统的集成应用。
任务5:完善通信业务标准,统一业务规范
按国家级部署观测资料和数据产品元数据标准,统一全省应急通信技术规范和管理机制,统一规范省际数据交换技术标准、业务流程和共享机制;规范区域站及其他台站数据传输标准。资料和数据产品收发路由设计见附表4。
到2012年,完成现有业务标准、规范、流程等的梳理、整编工作,进行应用试点。到2015年,不断补充、完善省级管理规范。
2.加强数据交换与服务,提升气象信息共享能力
任务6:全省信息交换及共享能力建设
以满足政府、公众以及各级预报人员对气象数据的共享需求为目的,依托现有多元异构基础气象数据,统一数据标准规范、统一目录体系、统一数据交换规范、统一元数据规范,逐步建立完善历史实时一体化数据中心,形成标准统一、集约高效的气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机制,提高省气象信息中心的数据管理水平和共享服务能力。
到2013年,初步建立全省统一的网络传输监控平台和综合信息管理平台,2015年完成全部建设。
任务7:省际交换信息交换能力建设
逐步提升区域中心的专线传输能力,完善省际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并建设信息交换平台,加强交换资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构建区域和省际共享数据库,增强数据共享和服务能力。配合区域中心,开展华东区域省际数据共享工作。实现我省多种类别气象观测数据和特色预报服务产品的区域内共享。     到2013年,完成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和线路提升,到2015年完成所有工作。
任务8:跨行业的信息交换能力建设
加快基于数据专网、Internet的气象信息网络外联网建设,搭建跨部门、跨行业的气象信息交换平台和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着手进行跨行业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标准的建设,通过平台,实现与政府、行业等用户业务、灾情、水情、交通等数据的实时处理、交换与共享。实现业务处理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      到2013年,完成基于公网的气象信息交换平台的设计,到2015年,完成相关建设。
3.统一局域网络规范,提升网络系统水平
任务9:统一设计各级局域网络、规范省级局域网络建设
优化省市县级局域网络结构,理清网络内业务应用类型与数据流程,按照业务相关性设置网络功能区域,调整业务、办公、Internet、教育培训等系统的网络接入,减少传输环节、实现系统间高效数据交换(图2,略)。

  更新省级网络设备,构建10Gbps核心网络交换系统,提高系统性能与稳定性。构建省级高可靠、层次化局域网络架构,支持10Gbps链路交换;规范市、县级局域网络建设,市级建设1Gbps以太网络。
实现各级业务网、办公网与互联网的有效隔离;建立和完善省级对外服务非军事化区,统一互联网接入管理;建设同城行业用户服务非军事化区,统一接入与管理,逐步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与行业用户的连接。
到2013年,完成省级局域网改造,制定省级建设规范,并在3-5个市试点建设。到2015年,全面完成全省各级局域网络系统升级改造任务。
4.完善公共服务网络支撑能力
任务10:建立公共服务信息管理平台
依托省级信息中心,以3G、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契机,整合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和运算资源,打造贯通全省,覆盖互联网、各运营商、广播电视部门、电子屏、海洋大功率电台等面向应用的公共服务网络支撑平台。依托气象地面广域网络、卫星广播等渠道,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建立公共服务内容管理平台。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气象为农服务系统、信息员系统、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系统等提供响应快、时延低、手段全、覆盖广的网络支撑环境。
到2013年,完成公共气象服务网络支撑主体平台建设。到2015年,建设覆盖全省,涵盖各种覆盖手段的网络支撑环境。
任务11:完善气象灾情信息收集系统
依托全省信息网络,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建立气象灾害灾情信息收集机制,建设省、地、县级气象灾害灾情信息收集系统;应用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多渠道、高时效、广覆盖的气象灾害灾情信息收集。
到2013年,完成系统设计工作。到2015年,完成系统建设任务。
任务12:建立人影地面通信系统
在全国人影通信系统的架构下,建设适合本省的人影业务机构、市县人影业务机构、市县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人影飞机保障基地、人影作业飞机、空域管制部门等之间的通信系统,增强人影系统通信能力,实现与飞机和地面人影观测资料的通信传输,满足人影作业观测、作业指挥命令、空域申报、作业情况和作业效果等信息的传输、存储及分析需求。
到2013年,在国家级通信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完成本省的系统设计工作。到2015年,完成人影通信系统建设。
(二)统筹建设全省高性能计算系统
任务13:稳步发展高性能计算机能力
加强省级高性能计算机能力建设。按照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维护便利、绿色环保等原则,建立整体浮点运算能力大于50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以满足精细化预报、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数值模式的业务运行与研发工作需求。
稳步推进市级高性能计算机能力建设。以效益优先为原则,合理布局全省高性能计算机能力建设,以满足市级中尺度区域模式、气象资源开发、公共气象服务等业务需求。全省高性能计算能力逐步达到100万亿次以上,支撑3-5公里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等业务运行及研发。
进一步规范全省高性能计算机建设和应用。制定高性能计算机能力建设意见,指导全省气象高性能计算能力有序发展。
实现全省高性能计算机资源统一监视与管理。加强部门内高性能计算机资源的集中监视和按需调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立跨地市计算资源的备份机制,支持全省业务的互相备份,提高资源动态配置与利用水平。全省高性能气象网格计算系统聚合能力超过百万亿次。到2012年,制定高性能计算机能力技术应用规范,启动省级和部分市级高性能计算机建设。
到2015年,逐步实现省级高性能计算机能力大于50万亿次,全省高性能计算能力大于100万亿次。
任务14:建立云资源服务中心,应用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和集约化管理实现业务整合
开展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应用。以省市二级为主建设虚拟化业务环境,用户按需动态分配服务器及存储等资源,减少重复建设,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资金集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 资源服务化。
开展网络存储服务。建设业务独享、部门公用、个人专用的多级网络存储服务平台,规范业务环境下信息交换标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程度。
建立省级互联网数据中心。集中管理相关业务单位信息技术装备,统一运行管理和信息技术服务。
到2012年,制定云资源服务管理规范,开展虚拟化业务环境试验,建立业务、部门、个人三级存储服务系统。开展业务系统托管服务。到2015年,形成环境优良、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的数据中心,提供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云资源服务。
任务15:建立省市二级数据存储及应用系统
利用数据存储技术实现异构业务系统大容量数据直接访问。建立省级数据存储系统,建立省市二级级数据存储系统,实现各种资料和数据产品的集约存储、统一管理和共享,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直接访问。
省级数据存储系统根据业务需求逐步达到200TB存储规模。市级数据存储系统根据业务需求逐步达到100TB存储规模。数据共用存储系统逻辑结构(见图3,略)。
 到2012年,制定标准规范,实现部分省级业务系统的直接文件系统共享。到2015年,完成省市级建设任务。
(三)建立现代气象资料业务,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任务16:建立健全数据标准,规范资料业务流程
根据国家级对资料业务的各项标准、规范,结合国家总体政策要求,重新制订本省的资料服务政策,加强对业务单位、行业和个人的资料服务管理。根据国家级资料业务流程要求,改变定期审核汇交为实时审核、及时汇交,实现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一体化业务(图4,略)。建立国家级要求的省级负责质量控制、台站负责质量监视与修正的省级以下二级质量保障体系(图5,略)。建立省级元数据库,实现元数据同步。
 到2013年,完成本省的服务政策制定。到2015年,完成国家级要求的所有应用。
任务17:落实国家级要求的三级质量控制业务,开展资料质量控制与评估
根据国家级质量控制的任务分工,建立本省的资料质量实时控制省、站两级业务,提高资料质量控制的时效性和自动化程度;各台站开展资料质量实时监视与修正业务;加强国家级在数值模式产品、卫星反演产品、雷达反演产品等多种资料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评估方法在本省的应用。气象资料汇交及质量控制时效现状及目标见表1。
到2012年,实现地面、高空等资料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业务化。到2015年,实现其它资料质量控制和评估,并逐步业务化。
表1  气象资料汇交及质量控制时效现状及目标

  资料类型

  2010年

  2015年

  汇交时效

  质量控制

  分工

  质量控制

  频次

  汇交时效

  质量控制

  分工

  质量控制

  频次

  地面、辐射

  月报资料

  滞后2个月

  台站级

  省级

  1次/月

  滞后1天

  (日数据)

  台站级

  省级

  1次/天

  滞后5天

  (月数据)

  1次/月

  地面气象观测

  年报资料

  滞后8个月

  台站级

  省级

  1次/年

  滞后5天

  台站级

  省级

  1次/年

  高空观测月报

  资料

  -

  -

  -

  滞后1天

  (日数据)

  台站级

  省级

  1次/天

  滞后5天

  (月数据)

  1次/月

  农气旬月报资料

  -

  省级

  -

  滞后2天

  台站级

  省级

  1次/旬

  地面自动站资料

  10分钟

  省级

  1次/小时

  2分钟

  台站级

  省级

  逐小时滚动

  
任务18:重建基础数据集,研发高质量数据产品
基础气象资料。开展存档常规历史资料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重建本省地面站、高空站、辐射站、农气站的基础数据集,建立高分辨率气候系统资料数据集。更新地面、高空气候标准值。
实时气象数据产品。建立本省观测资料和数据产品的实时加工处理系统,研制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相衔接的数据产品,实现各种数据加工统计产品的实时滚动更新。
均一化产品。利用国家级的认可的均一化方法,在国家级均一化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本省气候观测资料的均一性检验,建立1951年以来本省的国家级地面站气温、降水、气压、湿度等要素均一化气候序列,以及高空观测站气温、位势高度、风要素均一化气候序列。研制南京站近百年均一化气温、降水时间序列。
及时利用国家级土壤温湿度分析产品(5公里、10公里分辨率的逐日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分析产品)、多源降水融合产品、卫星气候数据集(海表温度、射出长波辐射、植被指数、积雪覆盖和总云量),制作或提取本省所关心区域的产品。
到2012年,按照国家进度控制要求,完成基础气象资料和实时资料工作总任务量的50%以上,均一化工作完成主要要素(气温、降水)月、年序列的处理。到2015年,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任务19:建立与完善数据管理服务能力
在国家级统一构架下,建立与完善本省气象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落实数据存储业务标准,明确数据存储种类和保存期限;建立与国家级数据存储管理体系的有效联系;建立数据和元数据的同步更新维护功能,通过由在线、近线和离线组成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实现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统一存储管理;面向业务需求,建立气象灾害、风能太阳能资源等专题数据库。到2015年数据存储容量达到500TB以上。
依托国家级统一构架的气象数据服务系统和各种气象数据的应用程序接口调用、网络联机检索、数据定制、分发等服务手段,实现本省主要业务平台(MICAPS、SWAN、NWP、CIPAS)对数据管理系统的直接访问;对用户提供分类分级数据服务;建立面向市、县气象业务的数据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省级以下业务系统对省级数据管理系统的远程数据访问。
到2013年,达到国家级对试点省的建设任务要求。到2015年,完成全部任务。
任务20:统一空间信息数据管理与服务
加工处理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观测站网空间属性,叠加气候背景数据、气候资源数据、气象灾害数据、监测产品等,建立江苏气象地理信息基础共享模型,形成空间化的数据资源集合,最终实现全省气象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最大化的数据共享。
进一步加强气象基础地理信息应用技术研究,在江苏气象基础地理信息综合分析、模型和平台开发,卫星遥感,气象灾害防御和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利用三维GIS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整合目前省级气象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各种数据以及预报服务产品,打造基于数字地球的江苏气象综合业务平台,重点表现对气象灾害演变进程的模拟,实现气象灾害在虚拟场景中的真实再现。
到2013年完成我省地理信息空间化模型,2015年完成基于数字地球的江苏气象综合业务平台。
任务21:改造档案库房,建立数字档案馆
提升省级档案库房防磁、防爆、防辐射功能,实现档案馆网络在线安全监控,安装集中式温湿度监控系统和档案条码管理系统;建设自动气体消防系统,同步建设库房门窗密封急智能门禁系统;完善省级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目录、电子档案、多媒体档案(原文影像)等资料管理达到上级统一要求;建立各式纸质档案的数字化采集、转换、汇交、备份业务,实现省级纸质档案电子化与汇交;建设数字档案馆,开展馆藏气象档案的数字化影像在线服务。
到2013年,完成网络在线视频监控和温湿度监控建设,完善相关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数字化业务工作,初步搭建数字档案馆系统,对已具备服务条件的数字化影像资料提供在线服务。到2015年,完成建设任务。
任务22:拯救各类历史气象资料
对历史资料进行拯救与数字化,完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一九四九年前历史气象资料、气象辐射报表资料、存档的高空气象报表资料、存档的农业气象报表资料、国家级台站建站至自动观测前的降水、风向风速、气压、气温、湿度自记纸及观测记录簿等的拯救和数字化,实现历史资料完全数字化。历史资料数字化计划见表4。
表2  历史资料数字化计划

  资料名称

  2012年

  20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一九四九年前观测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一九四九年前台站历史沿革

  100%

  -

  高空气象观测记录表(高表-13、高表-14、高表-16)(建站-2010)

  100%

  -

  气象辐射记录月报表(建站-1992)

  100%

  -

  农业气象记录年报表(1981-2010)

  100%

  -

  国家站降水自记纸(建站-自动观测前)

  100%

  -

  国家站风向风速自记纸(建站-自动观测前)

  50%

  100%

  国家站气压自记纸(建站-自动观测前)

  50%

  100%

  国家站气温自记纸(建站-自动观测前)

  50%

  100%

  国家站湿度自记纸(建站-自动观测前)

  50%

  100%

  国家站观测记录簿(建站-自动观测前)

  50%

  100%

  到2012年,完成总任务量的50%以上。到2015年,全面完成任务。
(四)增强信息网络系统备份能力,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任务23:完善全网实时监控系统
开发气象信息业务实时监控软件,实现对数据传输、加工处理、存储管理、分发服务、数值预报模式等全过程的监控,实现对全省气象信息网络系统资源、资料传输时效、资料质量、数据服务等状态的监控,提高运行监控的有效性与故障处置能力。
结合新一代的网络安全和管理技术,针对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行为分析、流量管理等诸方面对全省网络统一规划,根据业务特点和流量需求,建设具有智能带宽分配、网络汇聚层集中管理、设备准入监控和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分布式智能网络管理系统。
到2013年,完成相关设计工作,在3-5个市试点实施。到2015年,初步建成,投入业务应用。
任务24:建立与完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
强化气象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制定强制性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框架指南、安全管理规范和上网行为自律规定。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失窃密的防范能力和预警检测、容灾备份、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同时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气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和完善涵盖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图6,略)。引入行为分析管理设备,加强网络监测,建立健全网络信任、身份识别体系,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响应恢复能力,强化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到2013年,初步完成全省气象信息系统的定级、测评和整改工作。到2015年,完成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建设。
任务25:建立省级核心业务应急备份体系
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备份系统。利用具有可靠保障能力的网络资源,建立双链路分业务并行互备的通信网络系统,全面满足日常气象业务需求。
建立各级核心业务系统备份环境。依托省市级信息资源优势,运用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合理制定省市县业务备份关系,建立各级核心业务系统备份环境。选择基础环境和技术条件良好的市级为省级建立高性能计算机、数据存储、信息服务等核心业务的提供备份能力。
制定应急备份业务运行规范,统一调度应急备份系统资源,提高综合利用率,确保备份系统可用性,切实做到有备无患。
依托国家和区域中心信息应急备份体系,实现省级实时信息传输业务的可靠备份。
到2013年,梳理明确省市县各级业务备份需求,制定江苏气象业务应急备份运行规范,初步建立虚拟化业务运行环境。
到2015年,建立功能全面、稳定可靠的省级核心业务应急备份体系。
(五)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
任务26:完善现有政务系统,深化公文流转的信息化水平
结合3G等技术的发展,着力打造移动办公平台。整合人事、法规、财务、纪检监察等内部政务信息资源,强化档案应用能力。建立融合中国局Notes、省政府公文系统以及内部公文资源的统一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强化行政效能监察能力支撑,提高行政效率。完善信息化建设安全控制和身份识别,逐步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     建设全球眼实景监控和视频会商的存储,实现实景监控和会商视频的Web浏览。进行多媒体办公的试验,实现视频、语音、文字等实时传输和交换。    到2013年,完成全省多媒体办公和移动办公的建设,到2015年完成全部建设。
(六)结合物联网技术,建立气象物联信息交互平台
任务27: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气象物联信息交换平台和气象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综合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建设物联网气象传感信息网络平台、气象物联信息交换平台和气象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在物联网网络层,建设物联网气象传感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参与气象物联网标准设计和规模设计,实现物联采集和信息网络的整合和互联互通。
在物联网感知层,要完善GIS、GPS、IS基础数据,建成覆盖多领域应用的统一控制、管理的一体化气象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气象物联信息交换平台。
到2013年,完成省级气象传感信息网络平台设计和试验工作,到2015年完成全部建设工作。
附表1:      国内观测资料及数据产品应用时效目标(1/3)

  资料类型

  省级时效

  省际时效

  国家级时效

  1.    地面资料

  1.1 常规地面观测资料

  1分钟

  -

  2分钟

  1.2 每小时地面观测资料

  1分钟

  -

  2分钟

  1.3 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1.4 风能观测资料

  5分钟

  -

  10分钟

  2.    高空资料

  2.1 常规高空综合观测资料

  3分钟

  -

  5分钟

  2.2 飞机观测资料

  3分钟

  -

  5分钟

  2.3 高空观测基数据

  3分钟

  -

  5分钟

  2.4 GPS探空资料

  3分钟

  -

  5分钟

  2.5 高空地基GPS水汽观测资料

  3分钟

  -

  5分钟

  2.6 闪电定位资料

  3分钟

  -

  5分钟

  2.7 风廓线雷达资料

  3分钟

  5分钟

  3.    海洋资料

  3.1 船舶观测资料

  5分钟

  -

  10分钟

  3.2 浮标观测资料

  5分钟

  -

  10分钟

  4.    辐射资料

  4.1 太阳辐射观测资料

  60分钟

  -

  70分钟

  4.2 大气辐射资料

  60分钟

  -

  70分钟

  5.    大气成分资料

  5.1 沙尘暴资料

  20分钟

  -

  30分钟

  5.2 酸雨资料

  60分钟

  -

  70分钟

  5.3 温室气体资料

  20分钟

  -

  30分钟

  5.4 气溶胶资料

  20分钟

  -

  30分钟

  5.5 反应性气体资料

  20分钟

  -

  30分钟

  5.6 大气臭氧资料

  20分钟

  -

  30分钟

  说明:(1)资料分类按照行业标准 QX/T 102-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进行分类。
(2)省级时效是省内资料到达本省预报系统的时间;省际时效是外省资料到
达本省预报系统的时间;国家级时效是资料到达国家级预报系统的时间。

  附表1:      国内观测资料及数据产品应用时效目标(2/3)

  资料类型

  省级时效

  省际时效

  国家级时效

  6.雷达资料

  6.1 雷达拼图产品

  10分钟

  -

  15分钟

  6.2 多普勒雷达基数据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6.3 多普勒雷达产品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7. 卫星资料

  7.1 FY-2 展宽图像

  实时

  -

  实时

  7.2 FY-2 1级标称数据产品

  4分钟

  -

  2分钟

  7.3 FY-2 2级、3级数据产品

  8分钟

  -

  5分钟

  7.4 FY-3 灾害监测产品

  3分钟

  -

  1分钟

  7.5 FY-3 中国及周边高时效1级及1级以上数据产品

  35分钟

  -

  30分钟

  8. 气象灾害资料

  8.1灾害预警信息

  1分钟

  -

  2分钟

  8.2 重要天气资料

  1分钟

  -

  2分钟

  8.3 台风等警报资料

  1分钟

  -

  2分钟

  8.4 警报和天气综述

  1分钟

  -

  2分钟

  说明:(1)资料分类按照行业标准 QX/T 102-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进行分类。
(2)省级时效是省内资料到达本省预报系统的时间;省际时效是外省资料到达本省预报系统的时间;国家级时效是资料到达国家级预报系统的时间。

  附表1:    国内观测资料及数据产品应用时效目标(3/3)

  资料类型

  省级时效

  省际时效

  国家级时效

  9. 数值预报产品

  9.1 T213产品

  20分钟

  -

  -

  9.2 T639产品

  20分钟

  -

  -

  9.3 T639高时效产品

  5分钟

  -

  -

  9.3 GRAPES产品

  20分钟

  -

  -

  9.4 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产品

  20分钟

  -

  -

  9.5沙尘暴模式预报产品

  20分钟

  -

  -

  9.6海洋气象客观数值预报指导产品

  20分钟

  -

  -

  10.预报服务产品

  10.1 天气预报服务产品

  2分钟

  -

  -

  10.2 海洋气象业务产品

  5分钟

  -

  -

  10.3 气候产品

  30分钟

  -

  -

  10.4 短期气候预测产品

  30分钟

  -

  -

  10.5 农业气象业务产品

  5分钟

  -

  -

  10.6 环境气象预报产品 

  5分钟

  -

  -

  10.7 城市紫外线等级短期预报产品

  5分钟

  -

  -

  说明:(1)资料分类按照行业标准 QX/T 102-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进行分
类。
(2)省级时效是省内资料到达本省预报系统的时间;省际时效是外省资料到
达本省预报系统的时间;国家级时效是资料到达国家级预报系统的时间。

  附表2:             国外资料及数据产品时效目标

  资料类型

  省级时效

  国家级时效

  1.  地面资料

  1.1 常规地面观测资料

  30分钟

  20分钟

  1.2 每小时地面观测资料

  30分钟

  20分钟

  2.  高空资料

  2.1 常规高空综合观测资料

  30分钟

  20分钟

  2.2 飞机观测资料

  30分钟

  20分钟

  3.  海洋资料

  3.1 船舶观测资料

  30分钟

  20分钟

  3.2 浮标站观测资料

  30分钟

  20分钟

  4.  卫星资料

  4.1 NOAA卫星垂直探测(ATOVS)1c资料

  35分钟

  30分钟

  4.2 METOP卫星垂直探测(ATOVS)1c资料

  35分钟

  30分钟

  4.3 METOP卫星散射计(ASCAT)1c资料

  35分钟

  30分钟

  4.4 METOP卫星红外大气垂直探测干涉仪(IASI)资料

  35分钟

  30分钟

  4.5 METOP卫星掩星大气探测(GRAS)资料

  35分钟

  30分钟

  5.  气象灾害资料

  5.1 灾害预警信息

  3分钟

  2分钟

  5.2 重要天气资料

  3分钟

  2分钟

  5.3 台风等警报资料

  3分钟

  2分钟

  5.4 警报和天气综述

  3分钟

  2分钟

  5.5 灾害预警信息

  3分钟

  2分钟

  6.  数值预报产品

  6.1 ECMWF数值预报产品

  30分钟

  20分钟

  说明:省级时效是省内资料到达本省预报系统的时间;国家级时效是资料到达国家级预报系统的时间。

  附表3:             气象资料分级存储管理目标

  种  类

  在线

  近线

  离线

  地面气象资料

  地面观测原始报文数据

  √

  √

  √

  风能观测原始数据

  √

  √

  √

  通量观测原始数据

  √

  √

  √

  其它地面资料和产品

  √

  √

  高空气象资料

  高空观测原始报文数据

  √

  √

  √

  高空观测数据和产品

  √

  √

  海洋气象资料

  全球海洋观测原始报文数据

  √

  √

  √

  海洋观测资料和产品

  √

  √

  气象辐射资料

  气象辐射原始报文数据

  √

  √

  √

  地面气象辐射资料和产品

  √

  √

  农业气象

  农业与生态原始报文数据

  √

  √

  √

  农业与生态资料和产品

  √

  √

  数值预报产品

  模式分析场、预报场

  √

  √

  √

  国外再分析数据集产品

  √

  √

  传真图、图形产品

  √

  √

  大气成分

  √

  √

  历史气候代用资料

  √

  √

  气象灾害资料

  √

  √

  雷达气象资料

  质量控制前原始格式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

  √

  √

  √

  质量控制前标准格式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

  √

  √

  质量控制后标准格式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

  √

  √

  常规天气雷达图形产品

  √

  √

  常规天气雷达数据产品

  √

  √

  √

  多普勒天气雷达2级及以上产品

  √

  √

  天气雷达个例数据

  √

  √

  卫星气象资料

  气象卫星1级及以上数据产品

  √

  √

  √

  卫星气候数据集

  √

  √

  其他遥感卫星影像

  √

  √

  √

  科学试验和考察资料

  √

  √

  气象服务产品

  预报服务产品(报文数据)

  √

  √

  预报服务产品

  √

  √

  其他资料

  台站基本信息

  √

  √

  基础地理信息

  √

  √

  社会经济统计信息

  √

  √

  其他部门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