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江苏省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18日 2013年12月18日 文号:苏气发〔2013〕13号
效用状态:有效

江苏省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

  本规划立足“率先基本实现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现代化,增强观测能力,确保稳定运行,充分发挥观测系统效益。”的战略目标,依据中国气象局下发的《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指导意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及《江苏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编制,具体阐明“十二五”时期江苏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发展重点,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江苏综合观测系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现状与需求
(一)现状
“十一五”时期,全省初步形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气象探测系统。
1.地面气象观测站网不断完善
拥有各类地面气象观测站点1050个,其中国家基准气候站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21个,国家一般气象站46个,区域气象观测站980个。各类气象观测站都比较均匀地分布,实现连续观测和10分钟一次的数据上传。
2.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南京、徐州、射阳3个高空气象探测站更新为L波段测风雷达-电子探空仪系统,具有探测精度高、采样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
3.天气雷达监测网络发展迅速
南京、徐州、连云港、盐城、南通、常州等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相继建成,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已发挥巨大效益。淮安、泰州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常规天气雷达同步发展,无锡、宿迁和镇江建成了数字化713天气雷达,天气监测能力得到加强,全省各类天气雷达14部。
4.农业气象观测有新的调整
现有农业气象观测站19个,其中国家一级站15个、国家二级站4个,主要开展小麦、水稻、油菜、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观测,土壤水分和自然物候观测。建成了徐州、如皋等52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实现对土壤水分的实时监测。
5.气象观测领域、方式有新的拓展
我省在卫星资料接收应用、交通气象观测、海洋气象观测、GPS/MET水汽观测、雷电观测、酸雨观测等诸多专业气象观测领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6.装备保障体系建设有新的发展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从技术规范、技术装备供应、计量检定、质量控制到维修保障形成了一定规模,省、市、县三级装备保障职责明确,建立了运行监控系统,在部分市局进行了区域自动站社会化保障试点。
(二)需求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作为气象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根基,是预报预测、气象服务和科学研究等各项气象工作的重要基础。建设观测准确、运行规范和保障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无论对气象事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人民福祉安康都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是气象工作的两大主题,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气候和环境也正在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呈现出高频次、极端化的新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损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也呈现出快速扩大的趋势。加强综合气象观测,是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和气候资源普查,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时期,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江苏作为经济、人口和文化大省,气象灾害的威胁越巨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旺盛,对气象工作的依赖程度也越紧密,对气象监测的能力和水平要求也就越高。
全省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求基本建成满足需求、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江苏气象现代化体系,至“十二五”末,全省气象事业整体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这一宏伟目标,既是江苏气象事业发展的整体要求,更是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的同步要求。预报预测和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必然依托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预报预测系统和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发展也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
(三)差距与不足1.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有待提高
面对气象防灾减灾迫切需要,气象灾害综合观测能力不够;面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需求,气候系统观测能力仍然较低;面对经济建设重点行业、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新农村建设重点地区的服务需求,专业化气象观测能力仍显不足。
2.观测站网布局需要科学调整
已经建成的陆地地面气象观测站站点分布、业务分布不尽科学合理,海面、两湖等区域站点稀少,高空、边界层气象观测站点稀疏,大气成分尚无足够的观测网,部分区域站布点不合理,建设标准较低,气候基准站的环境难以保证长期稳定,影响着综合观测能力的发挥。
3.气象观测自动化程度亟待突破
地面观测云、能、天自动化问题,高空观测自动系统建设,观测系统业务体制改革,都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在观测设备、观测业务流程、观测管理模式都有新的突破。
4.观测数据质量控制需研究完善
目前的数据质量控制主要依赖于报表及人工审核。观测资料从观测到资料入库,质量控制周期长。随着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提高,观测设备不断增多,海量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面临工作量大的压力,需要探索新的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以适应发展的需求。
5.观测资料产品研发和效益发挥有待加强
与观测技术装备持续快速增长相比,观测资料的初级加工没有形成有效发展机制,大量的观测信息未能在预报预测及气象服务中充分发挥建设效益。
6.观测人才队伍建设需加大力度
现有综合气象观测人员学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观测、技术保障、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缺少领军人才,难以适应观测技术发展要求。
7.气象技术装备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省、市、县尚未形成机构健全、机制完善、职能清晰、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技术装备保障体系。省级技术保障人员少、硬件设备也难以满足保障需求,市、县技术保障,在人、财、物都缺少明确的落实。
8.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亟待加强
台站观测环境恶化事件时有发生,台站搬迁频次越来越高,观测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在政策环境、制度建设、台站规划、参考站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强气象观测环境保护工作。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科学发展,面向国家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为宗旨,以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和满足公共气象服务和预报、预测需求为核心,依靠科学管理和科技创新,按照连续、稳定、可靠的要求,积极推进江苏综合观测系统建设,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的整体水平。
(二)基本原则——效率性原则。加强统筹集约,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共同发展,加快推进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现代化建设。
——效益性原则。以服务需求为牵引,以满足服务要求为目的,建设和发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切实提高建设效益。
——协调性原则。坚持协调发展,注重系统建设之间的有机衔接,加强每个系统自身各个环节的衔接,保证建设得好、维护得好、运行得好、效益发挥得好。
——开放性原则。坚持面向部门内外和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思想、技术,体现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与特色,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形成地基、空基、天基观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保障有力、满足气象预报服务需求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气候观测  基本气候变量观测能力显著提升,连续观测基本实现,观测精度达到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标准。
天气观测  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相应的观测规范和业务流程健全。海上气象观测能力大幅增强,大气垂直观测能力显著提升,地基观测能力明显提高,重点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连续监测基本实现。
区域气象观测  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明显优化,观测方法规范,数据格式和技术标准统一,观测质量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地方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需求。
专业气象观测  专业气象观测规范、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健全,气象观测针对性显著提高,建立与相关部门的气象观测数据共享机制,针对相关行业专业气象保障服务需求的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形成。
观测数据质量和产品  省、市、台站三级数据质量控制业务基本建立,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多种观测数据融合处理能力得到加强,数据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技术装备保障  技术装备保障体制健全,适应观测系统运行要求的保障业务体系基本建立,技术装备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常规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1.地面气象观测 
(1)优化站网布局。按照中国气象局站网优化统一部署,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确定南京、淮安、吕泗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徐州、赣榆、射阳、东台、盱眙、高邮、南通、常州、溧阳、东山为国家基本气象站,其它国家级站点为国家一般气象站。
(2)建设气候参考站。在苏南、苏中、苏北以及黄海海面分别选择环境易永久保护区域,按照气候观测要求,建设江苏自动气候观测站,作为气候观测参考站。
(3)观测业务自动化。国家基准站、国家基本站、国家一般站统一布设新型自动气象站,实现云、能、天和固体降水、电线积冰等自动观测。
(4) 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升级改造。对现有区域自动气象站进行升级,调整观测要素;完善乡镇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探测环境、统一设备型号,提高观测代表性、准确性。
(5)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体制改革。按照中国气象局统一部署,完成业务流程调整,取消地面气象观测“双轨制”,实行自动气象站双套运行,取消拍发地面气象观测报文,开展自动观测,传输实时数据。改进航危报站数据资料发送方式。
实施进度
2011年,依据规划,制定方案。启动站网优化和国家级天气站网建设。
2012年,启动国家级台站自动站升级改造,试点布设云、天和固体降水自动观测仪,建设双套运行的新型自动气象站。取消地面气象观测“双轨制”和夜间守班,取消台站天气报和加密天气报发报任务;开展区域站升级改造,完善乡镇自动站建设,启动江苏自动气候站选址。
2013至2014年,逐步完成国家级台站自动站升级改造,布设云、天和固体降水、电线积冰等自动观测仪以及双套运行的新型自动气象站,并投入业务运行。完成区域站升级改造建设。
2.高空气象观测
开展高空气象探测自动化试点,提升高空气象探测自动化水平;建设GPS/MET观测站44个。
实施进度
2013年,在南京试点建设高空气象探测自动化系统,建设GPS/MET观测站20个。
2014年,逐步建成徐州、射阳建设高空气象探测自动化系统,建设GPS/MET观测站24个。
3.风廓线雷达
按照统一技术标准、数据格式和科学布局原则,完善江苏风廓线雷达建设布局方案。根据江苏风廓线雷达建设布局方案,积极争取中国气象局支持,推进南京、南通、连云港、大丰、邳州、淮安、扬中、东山、江阴、泗洪、常州、兴化、扬州、如皋、高淳、灌南、沭阳等17部风廓线雷达建设。开展风廓线雷达频率使用协调及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和协助国家局建立完善的风廓线雷达业务流程和规范,建设风廓线雷达应用系统。
实施进度
2011年,制定布局方案,完成南通、连云港、南京风廓线雷达建设。
2012-2013年,完成高淳、邳州、江阴、沭阳、兴化、常州风廓线雷达建设。
2014-2015年,完成东山、泗洪、淮安、扬州、扬中、如皋、大丰、灌南风廓线雷达建设。
4.天气雷达
完成江苏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建设,完成对南京、连云港新一代天气雷达大修及对南通、盐城、徐州新一代天气雷达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建设双偏振雷达,争取宿迁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能力。建立健全天气雷达培训体系,强化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运行和保障,根据天气雷达观测质量考核办法,开展雷达运行质量考核,提高雷达稳定运行能力。
实施进度
2011-2013年,完成淮安、泰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启动宿迁新一代天气雷达申报及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南京、连云港新一代天气雷达大修,对南通、盐城、徐州新一代天气雷达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开展天气雷达培训体系建设,参与国家局年度雷达应用、管理和技术保障培训。
2014-2015年,完成宿迁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任务;继续推进和完成对南通、盐城、徐州新一代天气雷达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工作。加强雷达应用、技术保障和维修实习培训工作。
5.农业气象观测
以现有农业气象观测站点为基础,通过站网布局及任务的调整、优化,为农业气象科研和服务提供基础数据信息支持。根据我省气候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现状,分别在淮北(宿迁、徐州)、 沿海(南通、盐城、连云港)、里下河(扬州、泰州、淮安)、苏南(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四个区域,开展特色农业气象观测。制定综合农业气象观测网业务运行规定。
(1) 大宗农作物观测
以现有的1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为基础,实现大宗作物、物候、土壤湿度的长期连续观测,为研究气候变化、大宗农作物气象服务提供资料。主要观测冬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主要生育期、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伤流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状况。
(2) 农业气象试验站
重点打造徐州、镇江、兴化、大丰农业气象试验站,征用农业气象试验观测用地、完善农业气象观测设备,进行试验研究项目的综合观测。根据具体试验研究项目设定的内容进行观测,主要包括试验对象的生育期、生长速度、 生长状况、生长环境因子等。
站 名 观测研究方向
徐州 重点开展节水农业、大棚栽培等进行综合观测研究
兴化、大丰 开展湿地农业、淡水养殖等综合观测研究
镇江 开展丘陵农业,林、果、茶等综合观测研究
(3)特色农业观测
在淮北、沿海、里下河、苏南四个区域,建设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站,根据具体试验研究项目设定的内容进行观测,开展试验对象的生育期、生长速度、生长状况、生长环境因子等观测。具体站点及观测项目:
 特色农业观测站新增观测内容表
站 名 类 别 新增加观测项目
宿迁 林 业 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高邮 禽 类 禽类养殖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徐州 种植 塑料大棚内外实时气象要素的对比观测
兴化  水稻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镇江  湖桑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建湖  河藕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东山  名茶(碧螺春)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洪泽 淡水养殖 鱼蟹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盱眙  虾(龙虾、青虾)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吴江  鱼、虾、蟹(太湖三白、蟹)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赣榆 海 水
养 殖 鱼、蟹(网箱养殖)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射阳  海蜇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大丰  贝类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如东  紫菜生长发育、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观测
(4)观测网新增仪器配备
逐步实现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根据业务发展和服务的需求,增加土壤水分、大田作物的气象条件、叶面积、干物质、叶绿素、土壤有机质等自动观测设备,并逐步实现以自动观测为主,人工观测为辅的综合观测体系;加强农业气象观测内容的针对性;增强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应急能力。                
实施进度
2011年,对部分农业气象观测站的任务进行调整,配备便携式土壤水分观测仪,加强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的开发应用。继续推进为农服务示范村(点)、镇、县的农业气象观测设备的建设工作。
2012-2014年,逐步配齐各农业气象观测站、试验站所需的观测设备,采取合作、征用的方式,解决观测用地。开展大宗农业、特色农业相关试验观测,配备农业气象灾害应急移动观测设备,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网。            
(二)专业观测网建设1.交通气象观测网建设
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的互通立交、隧道口、坡道、低洼处等重点区域和水面航道附近建设交通气象监测自动站350个;根据需求在其中100个站点增加拓展要素观测。
基本要素有:能见度、气温、风向风速、降水、湿度,在部分站点增加气压(距国家站40Km以上的站点);
拓展要素有:实景视频、天气现象、路面路基温度(0cm、-10cm)、路面状况(干、湿、积水、积雪、结冰、霜等,或积水层、积雪层、结冰层等的厚度)、路面化学成分(如含盐度)、冰点等;对海上或内陆宽阔水面的站点增加浪高监测等。
实施进度
2011年,建设交通自动站120个;启动交通数据中心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交通气象业务中心与交通部门、公安巡警、路网办、联网中心、海事局等的10M数据专线;
2012-2013年,建设160个站点,收集共享交通部门的视频资料,建成江苏省交通气象指挥中心。
2014年,建设70个站点。
2.风能观测网建设
在近海海上、沿湖、沿江区域建设3座(70-110米)风能观测铁塔。
实施进度
2011年-2012年,完成规划选址。
2013年,建设风能观测铁塔。
3.太阳能观测网建设
在现有3个国家级观测站基础上,新增射阳、徐州、南通、常州、盱眙、赣榆、东台、溧阳、东山、高邮等10个太阳能辐射观测站,开展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和净全辐射等项目观测。
实施进度
2011年,调研仪器设备,与中国气象局太阳能评估项目衔接,制订建设方案;
2012-2013年,完成布点建设。
4.海洋气象观测网建设
以近海沿岸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为主,主要包括:增设20个沿海交通自动站,海上观测平台4座,在近海布设2个气象浮标海洋气象自动站,将沿海温雨站全部更新为多要素站,建设10个船载自动气象站、3部测波雷达、3套高频地波雷达站、3个海上GPS/MET水汽观测站、 3个雷电监测站、1个近海海上气象梯度综合观测站。
实施进度
2011-2012年,建设3部测波雷达、一套地波雷达和20个沿海交通自动站,将沿海温雨站全部更新为多要素站。
2012-2013年,建设10个船载自动气象站和3个海上GPS/MET水汽观测站。
2014-2015年,建设2套高频地波雷达站,增设2个大型气象浮标海洋气象自动站,1个近海海上气象梯度综合观测站。
5.城市气象观测网建设
 (1) 城市地面观测系统
① 城市地面气象基本要素观测。城市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要素一般设置为温度、湿度、风、雨量。按照全省城市站距5公里布设,需要390个地面基本要素观测站,现有站点160个,需要新增230个城市基本要素观测站点。
②城市生态与大气成分观测。城市生态与大气成分息息相关,反映城市生态的气象要素除基本要素以外有:能见度(水平与垂直)、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气溶胶(PM10,PM2.5,PM1.0)浓度、温室气体(CO2、CH4、NOx和SF6)浓度、负氧离子浓度、酸雨、地面植被指数、地面辐射(总、净、直、散、反和紫外)以及有毒恒量气体浓度。
全省建设20个能见度和TSP要素的观测站点,地面植被指数采用FY-3、NOAA、EOS/MODIS和其他高分辨的卫星遥感资料获取,增加两套接收处理系统,其它要素按照城市规模,每个城市布设1—2个城市生态综合观测站点,全省15个站。
③城市雷电与大气电场观测。在全省布设三维雷电监测网,在13个地级城市内化工厂、加油站等重点区域各布设大气电场仪10部,与已有的全省云地闪雷电监测系统组成城市雷电监测网,提高雷电的探测精度和定性分析能力,掌握大气中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实现防灾减灾的目标。
④ 城市气象应急移动观测。在南京、苏州、南通、宿迁、连云港等市建设高标准移动气象台。移动气象台配备自动气象站、移动雷达、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大气成分和环境监测、天气实景监测、通信系统等设备。
(2) 城市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
建设由城市边界层铁塔、近地层铁塔、边界层探空仪等构成的城市边界层探测系统及相应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
①边界层铁塔探测。在南京设立边界层气象探测塔,利用南京已有的气象梯度探测站,恢复梯度风有关项目探测,在南京燕子矶铁塔八个不同高度探测温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平均场。在有代表性的3个高度,增加湿度和风脉动探测。以观测塔为仪器平台,安装各种专项探测设备,进行气溶胶采样、污染物和能见度等监测。
②近地层铁塔观测。在大城市周围的山顶或高层建筑顶部布设近地层气象观测塔,高度为冠层以上32米,全省布设13座。采用精度和分辨率较高的测量仪器,在2、4、10、20、32 米高度测量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在4米高度进行湍流脉动观测和辐射通量观测,地面或地下开展地面和地中温度观测。
③建设城市气象遥感遥测系统。在南京、徐州、淮安、无锡、苏州、常州、南通建设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等新型遥感探测设备,探测城市上空气溶胶粒子浓度以及大气状况等要素。
实施进度
2011-2012年,完成南京边界层铁塔改造、仪器安装和观测工作,开展风向、风速、温度和湿度、脉动风、气溶胶等项目观测;开展城市雷电观测网建设。
2012-2015年,完成其他大气成分观测站、风廓线仪、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等建设任务,形成我省城市气象综合监测观测系统。
(三)观测资料实时质量控制
按照职责分工,分级建立省、市、县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控制系统。建立实时资料质量控制平台,实现实时数据的气候界限值、极值、内部一致性、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检查分析,对错误和异常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提高观测数据质量。
省级
(1)建立实时和历史资料一体化业务管理体系
制定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和业务流程,建立数据处理加工统计标准,制定数据质量考核办法。
调整省级观测数据处理任务,数据审核对象由月数据文件改变为台站上传的实时数据资料。月数据文件和年数据文件由省级按时自动形成,并制定与其相适应的业务运行规章制度。
统一历史和实时气象资料的管理,整合历史资料审核、实时资料监控和通信网络岗位职能,保证实时和历史资料在数据收集、传输、处理、存储、应用等方面的一致性。
(2)建立实时和历史资料加工处理应用一体化业务流程
调整省级观测数据处理的业务布局,建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以及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实时和历史资料的质量控制整合,以提高历史资料应用时效和实时资料数据质量为实施目标,建立新一代气象观测资料业务流程。
(3)建立实时和历史资料加工处理应用一体化业务平台
建立省-市-县三级数据库系统、数据质量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数据监控系统。
市级
在市级设置数据质量控制岗位,重点做好辖区内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维护保障,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性。指导并协助台站开展实时数据监控业务,对辖区内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以及其他气象观测站传输的实时数据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台站
开展运行监控业务,对辖区内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主要任务有:数据监视处理和软件自动数据质量控制,处理和反馈疑误信息。
(1)强化数据监视处理和软件自动数据质量控制
在目前气象观测数据传输任务不变的情况下,强化台站级数据监视处理和质量控制,提高软件自动处理能力。
(2)开展观测元数据上传
台站增加以下数据的上传:包括仪器运行的状态信息、观测仪器更换、台站观测环境变动等对观测数据质量有影响的信息。
(3)疑误数据的处理与反馈
负责处理省级数据处理中心分发的疑误信息,进行反馈,并上传更正数据文件。
(4)调整岗位职责
台站的观测人员向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员、资料分析员、装备保障员方面转变。对新的仪器设备能熟练操控,各类气象装备、信息网络运行状况能全面监控,发生故障能维护维修,对观测数据准确性能够有效判断,开展质量控制和观测数据初步分析、开发应用等,进一步发挥综合观测系统的建设效益。
实施进度:
2011-2013年:建立观测数据库系统、数据质量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数据监控系统。制定运行监控业务流程和业务考核办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家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区域站开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数据质量控制业务试验。
2014-2015年,总结业务试点站工作经验,修订完善综合气象观测质量监控系统,完善各级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编制培训教材,开展运行监控系统推广培训,投入业务运行。
(四)探测环境保护
(1)对台站探测环境现状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进行分类,并提出台站发展与保护意见。
(2)健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政策环境,地市政府印发气象观测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3)全省所有国家气象观测站要切实落实探测环境保护在当地规划部门的备案工作,完成台站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4)完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监控和零变化月报制度。对台站探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实时分析、实时得出台站探测环境综合评分,对探测环境综合评分下降的台站及时报警。
(5)探索建设无人气象观测参考站,实现局站分离对探测环境保护的新思路。选择探测环境易长期保护的站址建设无人参考站。
实施进度
2011-2013年,完成所有台站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政府审批;建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常态化监测机制。
2014-2015年,全面完成无人参考站建设工作;各市完成地方配套规范性文件发布工作。
(五)技术装备保障
1.明确各级职责,建立健全装备保障机构
明确省、市两级管理和省、市、县三级保障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省、市两级保障工作机构,设立县级保障岗位,建立适应观测系统运行要求的保障模式,形成结构合理、设置科学、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技术装备保障体系,确保各项装备保障业务落实。
制定江苏省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实施方案。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要求,完善省、市和县级技术装备保障机构及业务,强化职责分工,探索社会化保障体制。
实施进度
2011-2012年,制定江苏省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开展试点工作;健全省、市两级保障工作机构,设立县级保障岗位;明确省、市和县三级自动气象站保障的职责任务,制定国家级台站自动气象站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的业务流程,编写各类技术装备的维修保障手册。制定省和台站雷达保障的职责和任务,南京雷达保障业务纳入省级保障。
2013-2015年,分类建立健全适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装备运行特点的保障模式和机制。
2011-2015年,各级保障机构人员调整、补充、转岗培训到位,各类备件储备充足。
2.加强能力建设,完善业务工作平台
(1)运行监控
运行监控系统为省、市、县提供涵盖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等所有探测设备的统一的监控业务应用平台,具备设备运行状况监控、主要观测数据质量的实时监控、装备故障网上申报和反馈机制、综合评估、基础数据管理等功能。主要完善和升级1个省级运行监控中心,建立市级运行监控分中心。
制定省、市、县(台站)运行监控业务流程与考核办法,分级建立技术先进、功能相对完善、运行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业务。
建设气象装备保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站网信息、维护维修信息、装备供应信息实现联网动态管理,定期评估观测设备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性能,发布评估报告。
实施进度
2011-2012年,完善省级运行监控中心,建设地市级运行监控中心。完成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系统升级。建设气象装备保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完成雷达环境监控、远程诊断、技术指导视频系统建设。
2013-2015年:根据保障业务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运行监控系统。
(2)维护维修
省级保障部门配备维修保障专用车1辆,市、县分别配备维修保障专用车各1辆。
省级保障部门配备矢网仪和噪声系数测试仪;市级保障部门分别配备自动站模拟信号发生器和维修工具;有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市局配备示波器;县级配备维修工具1套。确保市县各有1套自动雨量校准仪。
建设省、市、县移动维修系统,省级、台站级雷达维修测试平台,自动气象站故障诊断、测试、维修系统,国家级、厂家、省级、台站级雷达故障远程视频会诊系统,制定雷达远程视频会诊业务流程及管理制度。
编写自动气象站、雷达、能见度、土壤水分、闪电定位等观测设备维护维修手册。
实施进度
2011年-2012年,完成厂家、省级、台站级雷达故障远程视频会诊系统。
2012年-2014年,配备省、市、县维修保障车辆、测试仪表及维修工具;完成雷达故障视频会诊系统;完成各类维修手册编写。
2013-2015年,建成省级、台站雷达维修测试平台;建成自动气象站故障诊断、测试、维修系统;建成地市级移动维修系统,推进省、地和县级维护维修能力建设。
(3)装备供应
建设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系统,对供应和使用中的气象装备进行全程跟踪,实现全寿命监控与计划管理一体化、供应管理集约化、质量管理全程化。省级、市级和台站应建立符合温、湿、安防等条件的备件储备库房以及相应储运工具。省级应设库房面积不少于200㎡,地区级库房面积不少于30㎡,台站库房面积不少于10㎡。
各市、县局区域自动气象站按照20:1的比例配备整机备件,6:1储备各类传感器。省局按5%的比例采购整套区域自动站设备,开展区域自动站送检工作。
在新设备建设的同时,同步建设省、市和县级的备品备件,建立雷达、自动站等备件信息化动态管理机制,加强省、市级备件储备,提高备件快速供应能力。加强气象装备应急储备管理,逐步配齐应急储备装备。建设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系统。
实施进度
2011-2012年,完成每个国家级自动站配备1套完整的自动站备份设备。完成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系统。省局按5%的比例采购整套区域自动站设备
2012-2013年,建设省、市、县三级气象装备储备库。
2012-2015年,各市、县局区域自动气象站逐步按照5:1的比例配备整机备件,完成省级雷达备件采购计划。
(4)计量检定
建设改造计量检定实验室,更新和扩充气象计量标准设备,逐步实现对全部观测仪器的计量检定,开展自动化升级改造,提高检定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行业计量技术规程。
实施进度
2011-2012年,开展省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环境改建和扩建,建设省级70米/秒风洞实验室。
2012-2013年,移动计量检定系统建设。编写桨叶式风向、风速检定规程和热式风速检定规程。建设国家级风洞实验室和烟雾实验室。升级省级气象计量检定自动化系统。研制精度智能数字式大气压力传感器。开展区域自动站送检工作。
2013-2015年,完成市级区域自动气象站现场标校系统建设。完成省级气象计量标准器的更新和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