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江苏省气象局
发布日期:文号:苏政办发〔2012〕76号
效用状态:有效

江苏省“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我省气象事业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服务全省“两个率先”、推动我省气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立足服务“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战略要求,面向“全面提升江苏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率先基本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的战略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以及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的《共同推进江苏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合作备忘录》等进行编制,具体阐明“十二五”时期江苏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发展任务、重点建设项目和政策取向。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在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气象事业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开拓创新,大力发展江苏特色气象服务,气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服务效益明显提高,气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1.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两大主题,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逐步形成了具有江苏特点的气象服务体系。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初步形成。《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颁布实施,建立了气象信息员队伍。气象灾害防御知识进一步普及,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等被列为国家级科普场馆。

  决策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气象决策服务在2007年淮河流域严重洪涝、2008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以及历次台风等自然灾害防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公众气象服务覆盖面明显扩大。通过107套电视气象节目、53个气象服务网站、42个报纸专栏、2400块电子显示屏发布气象信息,每天有1000余万人次通过声讯电话、手机短信和“农信通”等渠道获取气象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0%。

  行业气象服务不断深化。气象服务向专用预报、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延伸,服务领域涵盖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国土资源、能源、环境、林业等行业,在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大社会活动、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气象应急体系初步形成。《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颁布实施,13个地市、43个县(市、区)颁布了气象灾害应急专项预案。建立了气象应急响应队伍和气象灾害防御应对专家队伍。气象应急服务在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气象基础业务进一步完善

  坚持统筹规划,集约发展,气象基础业务建设取得了新进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得到了不断完善。

  综合气象监测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188个、新一代天气雷达6部、沿海风能观测塔14座、GPS/MET观测站65个、闪电定位仪9个、酸雨观测站24个、船载海洋移动观测站3个、太湖浮标观测站2个、卫星应急移动气象台6个,苏南高速公路及长江水道气象观测网初步建成。基本建成全省宽带气象通信骨干网。

  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逐步提升。建成省、市、县视频会商系统,江苏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投入运行,建立了气象信息共享、本地化的MICAPS3、SWAN1.0等业务平台和主要气象灾害预报系统。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达到85%。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迈出新步伐。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制订了《江苏省防范和应对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工作方案》。成立了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江苏省气候图集》出版,开展了沿海地区风能资源精细化调查及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

  3.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开放合作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初步建立,局校合作、部门联合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成立了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和气象雷达开放实验室。开展了暴雨、台风、大雾等主要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究,构建了数值产品集成处理、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开发了集约化的预报预测业务平台,研制了全省气象探测设备全网监控系统。一批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投入应用,有力地支持了江苏气象预报预警及服务能力的提升。

  4.气象人才队伍结构总体得到改善

  建立了业务科技带头人培养机制、预报员及领导干部轮训制度、科技人员进修外派工作机制。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大规模岗位培训进一步强化。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力推进。全省气象部门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为52.75%,副研级职称资格人员占全省职工总数的11.21%,具有中级职称资格的占45.86%。气象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5.气象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为重点,加强科学管理,气象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江苏省气象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颁布施行。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气象行政许可服务、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防雷装置检测得到有效规范,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

  6.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和气象文化建设成果显著

  按照“一流台站”的建设要求,统筹集约,科学规划,气象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气象人精神和江苏“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继续弘扬,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不断深入,全省基本建成文明台站,省气象局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万人评议中连续2次列垂直管理单位前列。全省气象系统被授予“江苏省文明行业”称号。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江苏气象工作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适应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对江苏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

  1.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江苏濒江临海、经济发达,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趋势,降水强度增强,超强台风增多,干旱发生频率加大,雾霾天气增多。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的重要因素。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热点及焦点。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提高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抗御能力,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公众期待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准确性、预警时效性、服务主动性、防御科学性,进一步提升为保障江苏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保障人民福祉安康提供一流气象服务的能力。

  2.“两个率先”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十二五”时期,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农业、城市群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及苏北振兴、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等,对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也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多需求。“加快”和“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对江苏的要求,更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对气象工作的要求。

  3.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公开透明、高效便民,切实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政府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应急预案,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更好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和气候资源开发应用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气象部门履行政府职能,加强气象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4.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更新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与人才强省”、 “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提高全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利现代化,实施蓝天工程,防控太湖湖泛,发展清洁能源等举措,对江苏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保障提出了更多需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苏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为“十二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与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要求相比,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全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有待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比较薄弱,城市、乡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尚不完善,多部门联合、常态化的防灾减灾机制有待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的绿色通道尚未建立,突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足,社会参与程度不高,公众自助自救能力不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有待深入。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有待加强。气候变化业务框架、标准和规范等尚未完全建立,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研究还不够深入,气候变化监测能力和影响预估水平不高,气象工作在江苏经济布局、农业生产、城镇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中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满足地方需求的气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现有综合气象观测布局尚欠合理,适应江苏现代农业、城市群、海洋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及灾害影响关键区的气象观测网络仍不健全,自动化水平不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精细化程度和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不够,还不能满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气象科技创新和协调发展能力有待增强。江苏气象科技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气象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有待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与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尚待加强。南北区域发展差距依然存在,省级、苏北气象台站基础设施业务承载能力仍很薄弱,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亟待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为主线,按照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构建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江苏气象现代化体系,提升气象事业对江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为建设美好江苏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站在国家和江苏发展大局,坚持气象事业公益性的基本属性,以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需求为宗旨,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努力提高气象服务于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大力发展具有江苏特色的气象事业。

  坚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跟踪世界先进水平,赶超国内前沿,高起点、高效益推进气象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提高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能力,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以一流成绩走在全国前列。

  坚持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紧紧围绕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及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科技和管理创新,扩大开放合作,研发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江苏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把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国家气象事业与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做好气象业务、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及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江苏气象事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满足我省地方需求和国家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江苏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更加准确,气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气象工作与建设美好江苏的需求相适应,气象事业整体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再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基本建成,部门间应急联动防御机制得到有效落实。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降低。

  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气候变化监测、影响评估、气候资源有效利用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供更有力的气象保障和科技支撑。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均等化。

  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进一步完善,预报时效得到延长,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得到提高。

  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网基本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基本实现全天候、多要素、高时空分辨率的连续自动观测。沿海、沿江、湖泊、城市、交通干线等重要区域的专业气象观测网络基本建成。

  现代化的通信网络与装备保障体系全面建成。气象信息网络安全运行和信息共享能力提高,气象数据处理能力增强。省、市、县三级气象装备保障体系建成,气象装备运行稳定可靠。

  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建成具有学科优势的省部重点实验室,在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资料综合应用、精细化预报、气象服务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有新突破。科技人才和管理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气象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更加深入地融入政府、融入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及标准化建设符合事业发展要求,气象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升。

  基层一流气象台站全面建成。按照“一流台站”标准建设基层台站,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得到有效保护。气象文化建设明显加强,全面建成文明台站,继续保持江苏省文明行业称号,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围绕江苏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加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着力做好以下9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

  1.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善预防为主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联动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统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及传播、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等管理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健全气象灾害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实现防御规划到县(市、区)、应急预案到乡镇及敏感部门,组织机构、精细预报、自动观测、气象服务站到乡(镇),风险调查、科普宣传、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引导和推动城乡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加强农村和中小学雷电防护,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志愿者队伍建设,气象信息员到村(社区),并向中小学校和企业延伸。

  2.建立专业化的气象防灾减灾业务

  完善省、市、县气象灾害防御业务流程,开展面向气象灾害防御全过程的监测分析、预警预报和影响评估工作。加强对气象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完善气象灾害观测系统,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服务辅助信息支撑平台建设,加强灾情收集上报、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气象防灾减灾效益评估,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隐患排查以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

  3.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及传播网络

  完善省、市、县三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做好中国气象频道江苏插播、卫星广播接收工作,进一步拓展气象电子显示屏等发布渠道,建好综合气象服务网站,优化完善中国天气网江苏站。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和现代通信手段,采用多种方式突破预警信息传播瓶颈,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4.加强防治流域和地质灾害的非工程性措施建设

  按照国家《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等有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强化暴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在避险中的作用,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等非工程性措施建设,在太湖、洪泽湖、里下河、沂沭泗等流域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强气象灾害监测,覆盖气象观测盲区。加强灾害易发区地、县级强降水短时临近和精细化天气预报、气象水文耦合模式预报工作,增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立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时临近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切实提高流域和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的气象保障能力和水平。

  5.增强省级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能力

  通过建立省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中心,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多部门联动应急响应能力,全面提升省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公共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气象数据处理与共享应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能力,切实提高气象灾害应急服务水平。

  6.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切实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利用气象、教育、新闻等社会及行业科普资源,加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场馆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台站科普教育点的功能。通过气象网站、科普“明白卡”等手段,利用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专题教育日开展科普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开展气象灾害分析评估,增强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信心。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1.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业务

  加强气候变化基础工作,建立集气候变化监测、影响评估、应对为一体的气候变化业务,进一步揭示气候变化事实,增强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趋势分析认识能力,加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江苏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提高防御气象灾害能力。

  2.深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服务

  按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要求,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完善风能、太阳能等观测网,深入推进气候资源详查,加强气候资源的监测、评估和预测等工作,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气候资源,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努力提高气候资源的开发效益和利用水平。

  3.提高气候变化决策服务能力

  提高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服务的能力。加强气候变化对我省粮食安全、经济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开展区域人口、经济、农业、林业、水资源、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提出调整经济生产布局和优化功能分区应对建议。

  4.开展气候区划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建立、完善气候可行性论证程序和业务规范,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相应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

  (三)强化公共气象服务

  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技术及其业务系统研发,发展面向现代产业和公众的气象服务。

  1.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机构

  按照服务多元、集约发展的思路,加快省级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机构实体化、业务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继续发挥好省级气象决策服务中心“小实体、大网络”的作用。完善省、市、县三级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2.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与技术研发

  加强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完善省、市、县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实现信息高效采集与应用、服务产品快速制作与发布、服务效益及时反馈与客观化评估。通过专业化的公共气象服务技术系统建设与完善,增强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提高公共气象信息覆盖面、服务满意度。

  3.加强面向现代产业的气象服务

  针对现代产业对气象信息的新需求,研究开发多样性和精细化的服务产品,开展全方位、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加快提升面向现代产业的气象服务能力。

  农业气象。加快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我省农业气象观测网络,改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站基础条件,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和服务技术,健全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报预测、影响评估、产量预报等业务,完成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提升服务“三农”气象保障能力。

  海洋气象。完善近海沿岸气象观测系统和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加强台风、近海强风、海雾等预报能力建设。开展海洋气象灾害评估和海上事故应急救援气象服务。深化信息发布技术,延展海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

  交通气象。加强共建共享,形成基本覆盖全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内河重点航道的交通气象监测网络。加强对交通气象灾害和高影响天气的监测分析及预报预警。建立和完善多手段的交通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交通气象服务能力。

  城市气象。加强对突发强降水、雾、霾等城市高影响天气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完善城市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技术服务。构建城市群气象服务联动体系。提升面向城市生命线系统及城市居民生活多样化需求的城市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推进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重点做好2014年南京青奥会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为青奥会场馆建设及青奥会相关活动和专项赛事提供精细化、人性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

  4.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建设现代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指挥系统,优化省、市、县和重点区域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布局,形成省、市、县三级业务体制。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和作业条件客观分析、作业效果评估。推进苏北、沿海、环太湖地区火箭增雨和防雹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配备先进的人影探测系统、催化作业设备,提高科学作业水平和效益。

  (四)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

  1.建立集约化的天气预报业务布局和流程

  做好省、市、县天气预报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的集约化,强化省级气象业务单位对下指导作用,增强不同时效预报的协调性,促进天气预报的有效、无缝衔接。通过完善指导产品的上下反馈和预报意见的会商交流制度,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发挥上级台站的技术优势和下级台站的地域优势,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

  2.完善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和数值产品释用业务

  开展中尺度数值模式多源资料的同化和本地化研究,建立基于数值预报产品的快速循环同化业务,完善省级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及各类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业务,延伸预报时效,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时空分辨率。

  3.完善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业务

  研发基于多种资料融合技术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的精细化预报技术,开展乡镇及重点区域的精细化预报业务,完善具有实时自动识别、报警和预报功能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多灾种高分辨率的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业务,发展主客观相结合的等级降水预报与定量降水预报技术。

  4.发展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和延伸期预报业务

  完善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发展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基于多源资料的中尺度天气分析,强化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发展完善灾害性天气客观诊断分析业务,强化预报产品和质量的评估检验。加强分灾种预报预警技术和指标方法的研究应用。

  5.加强现代化预报业务平台开发应用

  开展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等业务技术系统的二次开发,建立适合本地业务需要和数据特点的信息共享及预报预警业务平台。

  6.发展气候预测业务

  加强气候预测方法、气候业务平台的研发,完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发展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技术,完善气候影响评价业务。加强气候区划技术研发,推进精细化气候区划工作。发展气候系统模式产品降尺度应用和综合集成预测技术,加强极端气候事件检测与评估,提高气候预测水平。

  (五)提升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1.完善基本观测布局

  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调整要求和地方服务需求,适时调整气象观测系统布局和增减观测项目。布设陆地自动气候站,增强气候变化基础观测能力。升级改造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增加自动气象站观测要素,开展国产卫星定位高空气象探测业务和高空气象探测自动放球系统试点,新建风廓线雷达网,提高气象垂直观测能力,完善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和雷电观测网,增强我省气象基础探测能力,提高自动化观测水平,逐步实现基本气象观测自动化。

  2.加强专业气象观测能力建设

  加强交通、海洋、城市、能源、农业、电力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完善交通气象观测网,沿线站点间隔达到10公里。新建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升级改造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农业气象观测站,加强特色农业气象观测。开展城市辐射、温室气体以及霾等自动观测。完善风能、太阳能资源观测网和核电等电力服务气象观测系统。新增海洋浮标气象自动观测、船载自动气象观测和近海海上气象梯度观测,构建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网络。建立基本满足青奥会气象保障需求的专项气象观测网。根据中小河流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的需要,补充完善观测站网。

  3.加强气象信息网络与计算能力建设

  升级改造全省气象主干通信网络,建设核心万兆、桌面千兆的高速局域网络系统,提高通信速率和效率。加强信息系统安全能力建设,提升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设高性能计算系统,实现全省高清视频会商和高效数据共享。建立省级气象数据异地灾备中心。

  4.加强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强化气象技术装备保障,提升综合观测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建立具有快速反应、多级测试、运行监控、维修维护、技术支持、物资供应功能的省级、市级、台站级三级保障体系。强化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运行监控,加强观测数据传输、处理业务。建设省、市移动检定系统、县级标校设施和省级雷达等大型装备综合维修测试平台,提高气象装备计量检定和维护能力。

  5.加强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和融合

  提升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水平,实现气象观测资料的实时质量控制和实时评价。开展气象资料均一性分析,研发数据初加工产品,建立灾害性天气、气候变化等基础性数据库,加强各类观测资料融合分析。

  (六)强化气象科技与人才支撑

  1.加强省级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大对气象科研的支持力度,引导特色领域发展,扶持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强新一代天气雷达、数值预报、天气气候、雷电防护等实验室建设和野外气象综合试验基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向业务能力的有效转化,力争建成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重视利用各部门的科技、人才资源,充分发挥我省气象人才高地的优势,促进江苏气象科技向深层次、宽领域发展,切实提高气象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

  2.加强气象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

  引导科技资源围绕气象业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加强暴雨、台风、雷电、雾、霾、雪等气象灾害和季风、梅雨的研究,强化多种气象观测资料融合分析与应用,开展短时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气候资料处理与分析、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特色农业服务、海洋气象预报预警等技术研发。完善科研成果向业务转化应用的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业务应用的新突破。

  3.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用为本,以打造规模适度、专业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专家型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业务科技骨干,复合型服务管理人才和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为重点,优化创新团队配置,组建2-3个左右具有学科优势和影响力的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高素质管理人才选拔计划、编外人才常态管理计划。加大气象业务科技带头人创新和领军能力培养。注重在气象业务一线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支延伸至市、县气象局的技术熟练、业务精通、保障有力的高技能气象骨干人才队伍。

  4.建立常态化的岗位培训体系

  加强省级气象培训基地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基层一线气象人员岗位技能和保障能力。开展基层预报、测报及服务技术人员培训,强化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和在岗人员适时培训。完善远程培训平台,扩大培训受众面。完善培训与岗位任职、干部使用等有效结合的机制。建立培训考核评价机制。

  (七)促进气象事业区域协调发展

  1.增强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坚持需求牵引、规划切入、项目带动的原则,推进江苏气象事业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振兴苏北计划、沿江沿海苏中城市群发展计划、城乡一体化战略等,对接江苏区域发展战略,增强气象服务功能。

  2.推进基层气象台站能力提升

  推进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健全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基层台站业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加强基层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阳光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加快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基层台站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

  3.促进南北区域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推动南北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支持苏北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推进苏中气象事业快速发展,促进苏南气象事业率先发展。加强项目的统筹集约,按照“办大事、办难事、办好事”的要求,坚持“创新性、集约型、扶持性”的原则,注重发挥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

  4.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着力在“为基层减负、增强基层活力”上下功夫,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重视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台站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气象文化建设,完善文化设施,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将文化内涵融入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

  (八)大力推进气象依法行政

  1.推进江苏气象法制建设

  加强地方气象法规体系建设,加快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地方法规规章的立法进程,尤其要做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法制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规定,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

  2.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省级监督、市级为主、县级配合,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推行气象行政执法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气象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推进气象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气象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

  3.加强气象标准化建设

  气象部门与技术标准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及气象观测、预报与服务等技术标准研究,积极参与气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大力加强江苏气象地方标准顶层设计,健全江苏气象标准化技术组织,加大气象标准宣传、贯彻、实施及监督检查力度,促进气象业务有序发展。

  4.切实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依法加强气象行业管理,合理配置行业资源,促进行业气象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加强气象仪器计量检定工作,强化对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发布、传播的监督管理,加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中使用气象资料的审查和管理,规范防雷和施放气球管理。

  (九)加强气象工作科学化管理

  1.创新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预报预测和综合观测相互牵引、相互支撑的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机制,做到建设、运行、保障及技术业务体制的协调、集约、高效。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项目立项审查、跟踪督查、成果评价和转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完善气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岗位管理、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和选人用人机制的创新,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执行力

  切实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科学决策的程序,健全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决策的素质和能力,保证决策执行的纪律性和严肃性。构建科学管理信息支持平台,推动管理效率的提升。

  3.推动气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完善机构配置,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及工作环节。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与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体系。明晰职能分工,界定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流程,加强制度的监督检查,促进管理的规范化。

  四、重点项目

  “十二五”时期,江苏气象事业发展通过实施六大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继续强化政府公共气象服务职能,提供更多公共气象服务产品,适应江苏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要求,实现全省气象事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一)江苏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中心工程

  进一步提高我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服务能力,改善省级气象防灾减灾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条件,缓解省级气象业务用房极度紧张的局面,建设规模适度、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省级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中心,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美好江苏建设。

  1.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平台。建设多灾种气象灾害预警产品制作系统,建设气象灾害多部门联动应急平台,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指挥平台,建设两套多通道高清气象灾害现场应急直播系统。

  2.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内的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发布与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手机短信(彩信)、手机小区广播发布、手机WAP网站、热线电话、气象网站、电子显示屏、江苏有线数字电视插播、中国气象频道预警信息制作插播、广播电台插播等发布系统。建立与国家和13个地级市相衔接的省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3.气象灾害科学实验与数据处理中心。建设省级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建立核心万兆、桌面千兆的高速局域网络系统及气象专线备份网络。建设综合性能稳定、浮点峰值运算能力达20至50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建成南京交通气象、雷达气象与强对流天气重点实验室,建设数值预报释用实验室。

  4.省级气象装备保障与计量检定系统。建立全省气象技术装备运行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网络;建设强风观测设备检测系统;建成省级移动式检定系统,兼顾与之相配套的市级应急移动检定系统建设;建设省级气象物资储运库;建设省级雷达等大型设备综合维修测试平台。

  5.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中心业务用房。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中心,完善相关基础条件设施。

  (二)江苏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针对当前农业仍然是最易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民仍然是最需要提供专业气象服务的弱势群体的特点,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服务江苏农村改革发展。

  1.新型农业气象观测网。升级改造我省现有的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国家农业气象观测站;新建或改建一批多要素乡村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在徐州、兴化、镇江、金坛,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特点和地域特色,初步建成新型农业气象试验研究观测网;新建宿迁、高邮等7个特色农业观测的省级农业气象观测站;在沿海滩涂湿地、太湖、洪泽湖等湿地开展生态气象观测,在原有农业气象观测网的基础上增加观测项目,建设4个生态气象观测站。

  2.粮食安全气象保障系统。服务《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在江苏的实施,建立异常天气气候条件下粮食产量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的决策服务系统,完善主要农作物动态产量预报系统。制定江苏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标准,编制主要农作物布局的气候区划。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探测系统、人工影响天气空-地催化系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作业效果评估系统。在苏北、沿海和环太湖地区建立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基地。

  3.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立农业气象要素观测预报产品、农村社会经济背景信息、农业气象灾情等为一体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综合数据库。建立农业气象各种业务产品和信息加工、集成制作的业务平台。完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预警与影响评估业务系统。建设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中国天气网县级站。

  4.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联合农业、水利、民政等部门建立覆盖全省农村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平台。完善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村入户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网络。联合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在乡镇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农村防雷示范工程和中小学雷电防护示范工程。建立由气象科普馆、农村气象科普宣传栏、乡镇信息员互为补充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体系。

  5.中小河流治理及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新建或改建一批多要素自动气象站、GPS/MET观测站,新建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对流层风廓线雷达,规划新建S波段多普勒雷达、形成关键区域的双雷达业务观测,新建移动C或X波段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全闪电定位仪,建立卫星遥感生态监测地面校准监测站,新建生态环境气象观测设施。在全省国家级气象台站建设新型自动气象站。建设省级海量存储系统,建立全省统一的实时降水的监测分析、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立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气象环境评估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6.洪泽湖流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建设完善以淮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为主体的流域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增加主航道、船闸、避风港等重点区域的全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布设水面气象观测站,构建流域气象监测信息处理中心,建立精细化预报系统和预报预警服务业务平台,建设洪泽湖流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三)江苏城市群及南京青奥会精细化气象服务工程

  针对长江三角洲北翼核心区(苏南及沿江)城市群、沿海地区和苏北腹地新城市群发展战略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气象保障服务需求,大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保障能力建设,服务江苏城市群发展及南京青奥会。

  1.城市群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城市气象灾害探测系统。建设城市近地层通量、湍流观测塔。新建大气电场仪。建设13个城市辐射、温室气体、霾观测站。在南京、徐州、射阳三个探空站开展国产卫星定位高空气象探测业务和高空气象探测自动放球系统试点。对现有新一代天气雷达进行技术改造,新建实景天气监测站。在城市群中心城市及重要城市加密自动气象监测站,站网密度达5公里左右。在城际高速公路建设间距为10公里的交通气象监测网。在南京、徐州、淮安、无锡等大中城市建设激光雨滴谱仪、多通道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开展云能天自动化观测,实现国家级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自动化。

  2.精细化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实时高效的现代化的气象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系统,利用国内外中小尺度天气预报先进理念和技术,加强多源资料的融合应用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建立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提供每小时水平分辨率为3公里的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

  3.公共安全和应急气象服务系统。为公众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建立高速公路高影响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医疗卫生等城市生命线气象保障系统,建立火灾、大气污染、重大传染性疾病、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核污染等突发性事件扩散影响分析和应急气象服务系统,提高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4.南京青奥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新建、改建城区自动气象站。在比赛场馆建设现场气象环境自动观测系统,除常规气象要素外,增加能见度、路面温度、太阳辐射及光度等观测。完善燕子矶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建设边界层风廓雷达、激光雷达。市区增设GPS/MET观测系统及微波辐射计,主要场馆增设大气电场仪、激光雨滴谱仪。建设应急移动气象探测系统,包括移动C波段多普勒雷达及移动风廓线雷达。实现对影响南京市的雷暴、暴雨、大风、霾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实时、立体、动态、连续的综合监测。建设青奥会赛会赛事高影响天气精细化预报、影响评估业务平台。完善多灾种早期预警的应急服务网络,建立多手段、多渠道的赛会赛事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

  (四)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气象保障工程

  以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以江苏沿海产业结构布局、海洋经济发展、滩涂湿地生态为服务对象,建设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海洋气象预警系统、海洋气象服务系统,服务江苏沿海发展战略。

  1.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以临海近岸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为主。在沿海建设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站、雷电监测站,建设测波雷达、高频地波雷达。在近海布设海洋气象浮标自动站,增设海上GPS/MET观测站,建设海上气象观测平台、近海海上气象梯度综合观测站,将现有沿海和沿岸温雨站全部更新为多要素站,在沿海高速公路沿线布设路面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加密港口气象水文观测站,布设10个船载自动气象站,建设海洋、滩涂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网。

  2.海洋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以CWRF区域大气模式和海洋环流模式为基础,发展江苏近海沿岸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引进并改善台风预报模式,提升台风路径、台风强度、台风风雨的预报能力。完善江苏近海强风预报系统、江苏海雾预报系统。建立江苏近海强对流天气预报系统、江苏风暴潮预报系统。建设江苏海洋气象预报平台。

  3.海洋气象服务系统。建立江苏海洋气象综合数据库,建设江苏海洋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海洋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建设面向政府、行业的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建设面向公众的海洋公共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网站,改建并完善南通海洋大功率电台。

  4.海洋气象预警中心建设。加强江苏海洋气象台能力建设,建设黄海区域海洋气象预警中心,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融合应用海洋气象等综合观测信息,完善海洋气象灾害综合预报、预警、评估业务。发展分海区、分渔区气象精细化预报。完善气象、海事、海洋等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提高海洋气象信息共享、应急处置能力。

  (五)江苏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科技支撑工程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开展江苏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基础工程建设,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能力,发挥气象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助力江苏“可持续发展战略”。

  1.气候变化综合监测系统。在南京、淮安、吕四基准气候站布设陆地自动观测气候站。适时升级改造现有高空气象探测站,提高温度、湿度和气压观测精确度。建设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及核电、电力气象保障观测系统。加强水体、植被、滩涂、生态系统变化的气象监测,开展气候变化对行业影响的科学观测试验,满足气候变化研究需求。

  2.气候变化基础业务系统。建立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库、省级气候业务产品存储检索平台,建立比较完善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诊断业务系统和动力气候模式产品释用系统,引进开发基于行业需求的专业气候模式。

  3.新能源开发气象保障系统。建立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估系统,风电、光伏电预报业务系统,核电安全运行气象保障系统等。

  4.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系统。开发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安全、生态系统、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建立气候变化评估服务软件和气候变化对敏感行业的综合影响评估系统,实现资料共享及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组织编写《江苏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

  (六)江苏“一流台站”基础建设工程

  以严格保护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提高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切实改善基层气象台站工作生活条件为目标,继续按照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总体建设标准,实施江苏“一流台站”建设工程。

  1.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

  按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要求,加强与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协作,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实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实施气象观测场室标准化改造,迁建探测环境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和无法原址改善的气象观测场室;对已经遭受部分影响或可能遭受影响的气象观测场室,采取保护性征地等措施进行适当改造。

  2.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改善

  按照“一流台站”的标准,以及实现台站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满足气象业务发展需求的要求,建设基层台站业务用房、附属用房和艰苦台站周转房。新建或改善一批护坡、道路、用电、用水、排污、排涝等配套设施。开展气象科普场馆、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实施基层台站气象文化提升工程,满足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及职工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把基层台站基本全面建成为观测环境优、业务现代化水平高、内外环境美、基础设施佳,融合江苏地方特色,彰显气象科技文化,体现一站多用、一站多能的优秀基层气象台站。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江苏省“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全省今后五年气象事业发展、改革与创新工作的重要依据,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维护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加强领导,科学部署,把规划的各项任务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各级气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特点,在本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有针对性的地方现代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并在当地政府组织领导下实施。

  (二)统筹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优势,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做好“十二五”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发挥规划在气象事务管理中的指导、约束作用,统筹各类资源,确保完成目标任务。按照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指标,制定年度实施计划。依据规划有序推进气象工程建设,做好工程实施的咨询论证。从组织和制度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提高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持续加大投入

  按照气象事业国家和地方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要求,将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所需的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和渠道,继续加大对重大气象工程、气象科技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的投入力度。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规划项目,建立落实项目维持经费的长效机制,确保已有的建设项目和气象仪器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四)扩大开放合作

  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广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江苏气象院校多、科研院所多、气象人才多的优势,继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支持现代气象业务发展。不断深化气象与地方政府,气象与海洋、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环保、卫生等部门的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实现资源共享,携手共同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在中国气象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参加气象相关领域国际合作计划,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五)强化监督评估

  在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各级气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做好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建立规划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制,加强考核。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