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江苏省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18日 2013年12月18日 文号:苏气发〔2013〕13号
效用状态:有效

江苏省气象人才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

  造就一支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推进江苏气象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本规划立足江苏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实际,按照江苏人才强局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依据《江苏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气象部门人才发展规划(2013-2020年)》编制,阐明未来五年江苏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是未来5年加强江苏气象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一、规划背景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气象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突出抓好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人才队伍的格局发生了明显调整。截止“十一五”末,全系统在职职工2525人,其中气象编制1635人,编外人员850人,地方编制25人,基本形成了以气象编人员为主、编外人员为辅以及少量地方编人员相补充的人才队伍。
气象编制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逐步缓解。截止“十一五”末,大专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79.6%、59.7%,比“十五”末分别增长了14%、29.7%;处级领导干部中,本科以上学历占80.2%,比“十五”末增长了15.2%。市、县局人员结构有所改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62%和49.8%,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分别有63人和6人。全省人才队伍发展相对较为平衡。正高、副高和中级资格人员分别占到0.6%、13.5%和 48.4%。全省有6个市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过60%,其中苏南的无锡达70.6%、苏北的宿迁达70%,苏中的泰州、苏南的苏州、镇江、常州均在60.5%左右,苏北特别是淮北地区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的问题有所缓解。
人才培养的成效逐渐显现。截止“十一五”末,全省硕士研究生由“十五”末29人增加到136人,博士研究生由3人增加到14人,一人博士后出站。新增政府特津专家1人,2人先后纳入中国气象局“百名首席预报员计划”,1人纳入中国气象局国家级创新团队,27人纳入中国气象局青年新秀支撑计划,16人纳入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人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8人被聘为硕士生导师,7人被确定为江苏省气象局学科带头人、16人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建立了“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多普勒雷达开放气象实验室”、“雷电防护实验室”等科研团队,围绕江苏交通、能源、农业、城市和海洋等专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了首席专家和项目总工程师等制度,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项目团队。
与此同时,江苏气象人才现状与江苏气象事业发展需求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人才队伍质量与气象事业发展要求尚有差距,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相对偏低,仍缺少在国内有影响的高级专家、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人才队伍的总体竞争力不够强;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与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的要求尚有差距;人才发展环境仍需优化,人才集聚效应不明显,人才资源开发仍显不足,政策的衔接、落实还不到位。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气象事业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新局面,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十二五”江苏气象人才工作。以解决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问题为核心,以打造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为重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用好人才方面深化改革,努力创新,不断开创人人皆可以成长、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二、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落实科学人才观,立足江苏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局,以人才质量稳步增长为基点,以人才集聚平台建设为主体,以高层次人才开发为牵引,统筹人才队伍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在江苏气象事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基本原则人才优先、服务发展。把服务人才强局战略作为江苏气象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布局,充分发挥人才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江苏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素质提升和管理创新转变。
创新机制、以用为本。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通过持续的人才政策和机制创新,用好用活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发挥才干、实现价值创造机会和条件。重点破解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环节的制度瓶颈,增强人才政策的前瞻性、机制的科学性。
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把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保障各环节,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高层次人才,重点开发关键领域急需人才,着力培养高技能的实用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提升江苏气象人才的整体素质。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集聚一批对我省气象事业发展有引领和推动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人才发展与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相协调,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显现。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结构更趋合理。全省的气象编制人员队伍控制在1694名以内,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比例达到75%,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才所占比例达到20%,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比例降到11%以下。以苏南创新提升、苏中创新跨越、苏北创新突破为目标,加强分类指导,人才资源区域布局和人才队伍结构更为优化。专业技术人员与职位契合度有所提升,广义契合度达90%,狭义契合度提高至70%。
表1  气象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十一五”末(2010年年底)

  2011年底

  2012年底

  2013年底

  2014年底

  “十二五”末(2015年年底)

  气象编制人数

  1635

  1642

  1656

  1663

  1671

  1694

  ——人才素质较快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效益显著提高。力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事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所占比例有较大提高,新增正研专家7-8名,中国气象局各类专家2-3名, 有影响的创新团队3-4个,人才对事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大。
——人才投入效能明显提高,服务更加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建立健全符合各类人才特点、有利于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发制度体系。人才投入逐年增长,年度培训费用在人才投入中的比例达到25%,人才满意度逐年提高。
四、重点人才计划和主要工作任务
(一)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
围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以创新型人才和团队为重点,突出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业务和科研人才,努力打造江苏人才高地。到2015年,建立一支以20名左右气象科技带头人、5个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团队为代表的专家型高层次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
——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围绕事业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制定人才急需计划。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高校优秀毕业和系统内拔尖人才“三位一体”的人才引进机制。
表2  气象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十一五”末(2010年年底)

  2011年底

  2012年底

  2013年底

  2014年底

  “十二五”末(2015年年底)

  研究生和硕士学位

  164

  202

  247

  294

  329

  398

  其中:

  博士学位

  14

  17

  24

  30

  34

  41

  ——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工作力度。完善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制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建立司局级直联专家制度,制订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形成人才直通车。积极与省人才以及中国局人才培养工程对接,组织推荐并大力支持优秀人才参与高级别人才培养工作。
——制定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支持高层次人才参加重大科研计划、学术交流和挂职访问,依托中国局和省政府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加强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建立项目总工程师,加快培养造就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开发计划
以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以40-50名省级业务科技骨干人才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能够在国内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在我省关键业务科研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举措:
——强化岗位培训。适应气象业务发展、技术更新、标准提高的要求,完善基本业务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做好预报等岗位培训和相关转岗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省内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定期轮训培训联系机制,加大对重点专业人才、关键岗位的培训力度。大力提升一线人员岗位技能和保障能力,实施市县局预报测报技术人员提升基本业务能力培训1000人次,测报人员转岗培训300人次,实现全省基层气象业务台站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相关业务培训每人不少于2周。
——提升学历教育质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新技术、新知识发展需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继续实行由省局负责研究生层面的学历教育,各处级单位负责本科层面的学历教育的分级管理。突出对气象专业的送培力度,适度开展对其它相关专业的学历送培,把好学历送培的“入口关”和“出口关”。
表3  气象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年度学历提升

  最低要求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十二五”末(2015年年底)

  小计

  获大专学历

  6

  6

  6

  6

  6

  30

  获本科学历

  8

  8

  7

  7

  8

  38

  获研究生学历或学位

  3

  4

  3

  3

  4

  17

  合计

  17

  18

  16

  16

  18

  85

  ——疏通人才成长通道。深化气象工程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气象行业特色、有利于科技人才辈出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规范完善专业技术岗位序列,严格岗位考核标准。建立导师制,发挥人才的优势特点和积极性,构建结构、梯次配备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后劲。
——广泛开展技术攻关和岗位练兵。通过名师带徒、技能竞赛、技术交流以及创新成果评比等活动,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培养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
(三)实施青年人才培育计划
着眼于我省气象事业未来发展,大力加强青年项目基金、青年科技团队建设,采取导师培养、加强培训、项目资助、举办论坛,建立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人才竞赛等活动,对我省气象行业中具有培养潜质的青年人才进行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到2015年,建立一支技能水平较高、专业匹配、事业心和进取意识强,以300名左右业务新秀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
——加大对优秀毕业生和事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先选拔具有业务工作经历、气象专业背景的青年优秀人才,充实到机关业务管理队伍中。每年新进毕业生中,来自国家重点院校达10%以上,研究生学历达70%以上,其中,省直单位新进毕业生全部为研究生学历,市、县两级研究生学历不低于60%。
——加强青年人才的岗位实践锻炼。实施继续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岗位培养和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机制。强化新进人员岗前基础气象业务培训和实践,实现每年除博士研究生以外的新进人员培训50人次左右,每人参加时间不少于30天。在优秀青年中加大在职研究生和博士生的送培力度。支持青年科技团队建设,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加快青年优秀拔尖人才成长。
——注重年轻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遵循青年人才成长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和激励气象科技人员总结经验,钻研技术,提升专业水平。做好各类青年人才工作培养对象的选拔、岗位能手、优秀青年的评选工作,落实相关的政治、经济待遇。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拓展发展空间,激励青年在基层一线岗位奉献成长,发现、培养和储备青年人才。
(四)高素质管理人才选拔计划
以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眼界宽善谋大势、思路宽善于创新、胸襟宽善聚人心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到2015年,全省气象系统干部队伍部总量相对稳定,结构更加合理,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主要举措:
——完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推进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倡导坚定信念、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促进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才、才尽其用。
——健全干部管理工作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健全权力约束制衡机制,加强巡视工作制度建设,建立诫勉谈话工作制度。
——坚持后备干部制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后备干部选拔方法,注重从基层和业务一线选拔优秀后备人才。制定实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和培养措施,通过理论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并注意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作用。
——依托中国气象局、省级党校、省内高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和公务员能力培训工作,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对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2年轮训1次、县局长每3年轮训1次,时间不少于1个月。对处级后备干部进行为期1个月的培训;对其它各类管理干部每3年进行1次为期2-3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知识培训。
(五)实施编外人才常态管理计划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加强编外聘用人才的服务和培养,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技术优良、素质较高的编外人才队伍,使之真正成为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到2015年,对非气象编制人员管理基本实现:总量控制计划用工、规范程序合同管理、措施明确待遇落实。
主要举措:
——加强指导与服务,做好监督与落实,促进非气象编制人才队伍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加强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中国气象局有关规定的宣传落实,指导、监督各部门执行落实《江苏省气象部门编制外劳动用工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规范本部门非气象编制人员管理状况。研究并积极创新编外人才队伍管理体制,引导用人单位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和谐稳定的编外人才薪酬激励机制,提高编外人员的归宿感和责任意识。
——稳定队伍,保留骨干,促进非气象编制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完善以知识为本、业绩为本、能力为重的非气象编制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对非气象编制人员的行业公认度。鼓励并支持非气象编制技术人员参加岗位培训、技术交流以及与岗位相关的在职学历深造,提高编外人员的适岗能力的培养,组织开展职称评定等工作,适时开展评优和表彰活动,促使优秀非气象编制人员成长为各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五、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工作平台
(一)项目培养平台
实施“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结合公共服务、气象预报预测和综合气象观测等重大气象系统的建设进程,加快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依托重大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建设一批业务和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强对流天气、精细化预报技术研发等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核心业务科研人才以及气象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实习培训平台
加强省级培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继续完善预报、测报和防雷专业等三个省级培训基地的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质量,构建新进人员上岗培训、新技术推广交流的学习平台,突出在农业天气预报等领域的重点培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加强院校培训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在宁气象院所集中的优势,大力开展局校合作,加强气象实习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行业专项申报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等工作,以学习、业务和科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加快人才培养进程。
加强金坛等实验平台建设。依托金坛试验基地的建成和开放,有计划地选派科技人才开展实践锻炼,建设示范性人才培养基地和试验基地。提高江苏气象交通实验室、多普勒雷达等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加快江苏海洋气象综合观测试验基地等实验平台基地的建设进程,与高校和中国局互派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活动,以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业务工作能力的提升。
加强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建设气象远程教育平台,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构建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设气象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合政策法规、前沿科技、关键技术、最新动态等为基础的信息化资料库,促进气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合作交流平台
围绕气候变化等问题,组织开展与韩国气象厅、多国别气象组织等友好往来,搭建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平台;利用“北极阁气象大讲坛”,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来宁讲学或访问;支持优秀科技人才到国外气象组织、中国气象局以及相关院所进行工作交流和学习进修;加强省内外各类岗位的交流或挂职工作,完善省市级业务骨干计划性的岗位交流学习制度。
六、人才工作机制
围绕用好用活人才,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推进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制。以科学的岗位设置,合理的人岗配备,更好的发挥人才作用,推进人才资源的开发,促进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人才储备和动态调控机制,完善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培训体系,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加强气象、管理等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和造就人才。
(三)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对人才不求全责备,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建立在重大科研、项目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识别人才的机制。
(四)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五)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科学管理,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