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江苏省气象局
发布日期:文号:苏气发〔2013〕13号
效用状态:有效

江苏省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的关键,是支撑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平台。本规划依据江苏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背景和现状,面向全省气象业务服务需求,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2)》和《江苏省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编制,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目标和思路,明确各单位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职责、定位、任务和亟需科技支撑的重点任务,旨在进一步建立完善全省气象科技平台,推动江苏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
一、现状与需求
(一)现状“十一五”期间,全省气象部门通过全面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着力提高气象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气象服务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初步建立
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原则,打造以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省级业务单位为主体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实体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依托省气象科研所建立了交通气象实验室,交通气象的研究型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联合在宁有关院校、企业建立了南京气象雷达开放实验室,成立了实验室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几年来在雷达气象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依托省级业务单位,建立了数值预报应用研究室、雷电防护研究室等,推动了相关领域业务的发展。
2.气象科技研发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凝炼关键技术问题、科研项目引导、集中攻关、成果引进等方式,使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暴雨、台风、大雾等江苏主要灾害性天气机理、规律和预报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先后构建了数值产品集成处理、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开发了全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气象监测设备全程监控系统等,支持了江苏气象预报预警及服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大型桥梁建设专题气象服务以及风能资源调查评估等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在气候可行性论证及气候资源评估等领域取得了进展;以“五大气象”为主的专业气象服务技术逐步得到深化,在气象服务领域产生了积极作用。“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共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205项,总经费投入 5300多万元,其中主持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2项;各级气象部门自筹科研经费900多万元,解决了大量实际业务服务中具体技术问题;101项科研成果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奖励。发表论文1133篇,其中核心期刊249篇,SCI(EI)17篇。
3.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形成
通过广泛开展国内外、行业内外和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科技队伍得到改善,科研合作机制初步形成。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对全省业务人员了解和学习国内外气象科技前沿发展形势、气象服务需求以及研究方法等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省局与气象学会定期举办气象学术年会,对营造科研与学术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和人才评价办法,对科技创新工作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
(二)需求
“十二五”时期,江苏气象工作将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及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适应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对江苏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为提升“四个能力”提供科技支撑,为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基础,在当前形势下尤为重要而紧迫。
1.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是适应“两个率先”发展的需要
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六大战略,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高江苏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和水利现代化、实施蓝天工程、防控太湖湖泛、发展清洁能源以及防灾抗灾等要求气象服务更为及时、准确、连续、精细、专业。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生态等敏感部门和脆弱地区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需要持续的分析、研究、评估及决策信息服务。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变化对气象服务提出新要求。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和对高品位生活的追求,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要求也越来越高。气象服务适应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这对气象科技进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气象科技创新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技术不断涌现,高新技术在气象信息传输、气象模式计算、气象增值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需要气象科技创新的支持。同时,大气科学要发展,要更好地解决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中的科学问题,大气科学和相关交叉领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需要我们进行探索研究的问题,整个天气气候业务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是大气科学自身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需求。
3.气象科技创新是提升气象“四个能力”的内在需求
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总体上已经跨入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数值预报为关键技术的现代天气预报加工分析制作技术的阶段,天气、气候、应用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传统的天气气候业务将向更为精细化的发展。提升“四个能力”,是对气象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提高我省气象基本业务的能力出发,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这加速气象现代化步伐,为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存在问题
尽管江苏气象科技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研基础条件还不能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需求,全省重大科研开发项目经费投入力度不够,气象数据资源、高性能计算机、情报信息资源以及开放实验室办公环境等都有待加紧建设。二是适应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关键技术仍亟待研究,新型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与融合应用技术、精细化的预报预测技术、高效率广覆盖的气象综合服务技术以及对新型气象现代化设备的维修、维护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仍是薄弱环节。三是创新成果的质量不高,受整体科研团队水平的限制,获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资助的机会比较少,课题申报的纵横向拓展不足,存在低层次分散的重复劳动。四是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技成果向业务、服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科技队伍的瓶颈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人才结构在区域上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形成合理的梯形人才结构,学科之间人才分布也不平衡,部分业务领域的专业化人才还相当缺乏。六是开放交流的程度不够,与其他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外省市的交流与协作的深度、广度和层次上还有待提升,科研、业务、服务以及台站、部门之间流动、开放、协作的长效机制未完全建立,充分发挥江苏气象人才高地优势的开放合作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面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科技前沿,以支撑气象业务服务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为方针,紧密围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稳步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为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围绕中心,科学布局。紧密围绕提升江苏气象工作“四个能力”,结合江苏气象科技发展的现状,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形成层次清晰、设计合理的科技创新布局。
明确职责,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各科研、业务单位优势,明确定位,分工合作,加强自主创新,注重成果转化,扩大增量激活存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准确定位体系功能,形成资源优化、功能完善的创新格局。
开放联合,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江苏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技术行业的资源优势,依托已有的实验室等现有条件,以科学计划、科研项目为纽带,加强合作与联合,实现气象科技资源共享。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气象科技的需求,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各级气象部门的积极性,按需求分类、分期、分批组织实施,逐步构建发挥全省气象优势的创新体系。
三、规划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建立满足江苏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要求,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机制灵活、支撑有力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全省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得到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主体的结构合理、功能明确,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气象科技创新与气象业务及技术服务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显著提升气象科技条件支撑能力;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组建完善涵盖全省业务科技骨干的暴雨、强对流、高温寒潮、农业气象、气候可行性论证等科技创新团队;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气象业务服务科技含量更加丰富,气象科技投入及其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能为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对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支撑能力
1.公共气象服务技术研究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研发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对气象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规律和致灾机理研究,探索建设江苏气象物联网灾害监测及预警示范工程。研发灾情收集上报处理、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气象防灾减灾效益评估等系统,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服务辅助信息支撑平台。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关键技术研究。研发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信息综合发布技术,实现气象预警信息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进学校。研制功能完备的灾情信息共享平台和应急移动气象台,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服务辅助信息支撑平台,提高灾害信息收集、处理和应急服务能力。
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和服务技术系统,健全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报预测、影响评估、产量预报等业务服务的科研开发;完善海洋气象预报预警技术,加强台风、近海强风、海雾等海洋气象灾害服务技术研究;加强对交通气象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技术研究;加强对突发强降水、雾霾等城市高影响天气精细化监测预警服务技术研究,开展城市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影响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服务技术研究;研发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技术,尤其为2014年南京青奥会重大活动的精细化、人性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江苏公共气象科技服务平台研制。开发农业气象、林业气象、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气象等应用系统。研制台风、暴雨、干旱、高温热浪、低温冷害、雷电、冰雹、大风等灾害天气及其次生灾害的精细化预警服务产品。建立包含气象服务产品的信息制作、共享、发布、交互、监控、评估等集公共气象服务信息整合加工、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监控与反馈于一体的高效、稳定、安全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2.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研究
 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本地化研究。深化与国内国际数值预报业务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多源观测资料的同化应用研究,加强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物理过程参数本地化工作,努力提高其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率和预报准确率,为气象要素及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提供基础支撑。
气象要素及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开展基于TIGGE资料的集合预报产品的应用性研发,开发灾害性天气中期展望预报。大力加强数值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技术研发,在做好国家级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主流技术的本地化应用工作的同时,借助江苏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技术行业众多的资源优势,针对江苏的气候特点,突出对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技术研发,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核心关键技术、预报指标、预报平台体系。
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开展符合江苏气候特点、地方特色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技术和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研究,大力加强多普勒雷达、气象卫星、地面加密气象自动站等高频次、多维资料的融合分析和所蕴含的灾害性天气早期信号的及时捕获、提取技术研究,以及自动化的灾害类型识别、报警、预警技术研发,着力提高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预警能力。
分灾种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究。针对我省暴雨、雷电、冰雹、大风、干旱、高温热浪、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台风、江淮气旋时有广泛影响的气候特点,采取集中攻关、分类突破的方式,汇聚全省智慧,分专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对灾害性天气和重大高影响天气系统预报技术的全面梳理,开展创新性机理研究和预报技术研发。既注重历史的传承、现有技术的整合,更突出对前沿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现代化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研发与完善。开展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等业务技术系统的二次开发,建立适合本地业务需要和数据特点的交互订正、信息共享和预报预警业务平台。
3.新型气象观测技术及观测资料的融合处理技术研究
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和加工处理技术研究。研究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建立观测资料的实时质量控制和实时评价系统,提高数据质量控制能力;研究观测资料的评估技术和观测资料融合分析技术,开展资料均一性分析,研发数据初加工产品,建立灾害天气等基础性数据库。
 综合气象观测技术方法研究。研究改进江苏在交通、海洋、城市、能源、农业、电力等领域的专业气象观测技术与站网布局;基于综合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需求,开展新技术集成方法和新一代地面气象测报系统研究;研究设计雷电监测定位站网布局与集成技术方案。
自动化气象观测技术方法和设备研发与应用。以局校合作、局企合作为依托,积极开展气象自动化观测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研究云能天等观测自动化技术、设备研究及计量检定方法的制定,自动气象站、雷达等维修测试平台技术研究。
4.气候变化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理论研究
气候预测和气候评价方法及业务平台研发。发展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评价技术。发展气候系统模式产品降尺度应用和综合集成预测、极端气候事件检测与评估技术,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启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信息显示分析系统(CIPAS)平台的属地化开发建设,建立江苏气候监测检测预测业务服务平台,具备支撑我省气候监测诊断、气候预测、气候评估等业务能力,提高我省气候业务系统的规范性与自动化程度。
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研究。通过建立标准数据集,形成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立符合气候变化业务要求的气温和降水时间序列,阐明江苏气候变化事实及其与全国气候变化的联系和区别,揭示我省主要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变化规律、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增强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趋势分析认识能力,加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江苏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提高防御气象灾害能力。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理论研究。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监测、精细化评估和预测的理论及技术研究,制定风能、太阳能评估、预报等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风能、太阳能监测、预报、评价业务技术平台;建立客观化、定量化的风电场风电功率精细化预报和太阳能发电量预报业务系统。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努力提高气候资源的开发效益和利用水平。
江苏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制定现代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开展气候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等行业影响指标及区划方法等关键技术研发,建立滚动的气候区划业务,为调整经济生产布局和优化功能分区提供科学依据。研发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和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统计和模拟技术,开发评估指标和评价方法,编制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流程。研制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模型和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对我省农林业、水资源、交通、能源、人体健康等领域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编写江苏省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气象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
1.建立气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遵循技术能力和业务应用需求优先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充分利用气象主干网络系统,构建标准化的全省科研数据共享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不同更新状态中的各种数据库关联,实现常规历史气候资料、常规实时大气探测资料、特种观测资料的共享。建立全省共享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和科研项目检索系统,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内容、方法及课题进展情况。对全省的信息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实现资料信息的使用规范、安全、高效。制定切实可行的网上管理规范,加强管理工作,防止重复建设,切实做到信息资源的有序应用。
2.建设开放实验室和外场试验基地
依托相关单位建立不同专业特点的气象科研实验环境,建设一到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几个开放实验室,即交通气象重点实验室、强对流天气重点实验室以及数值预报开放实验室、雷电防护实验室等,明确各实验室目标与定位,建立成果管理与奖励、人员管理与培养引进、科研人员绩效考评等制度。依托“江苏(金坛)气象综合观测试验基地”,开展各类综合气象观测试验以及相关新型仪器的外场观测实验工作。通过重点实验室和外场试验基地,开展高水平探索和科技创新,培养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为科技人员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充分发挥提供必要的保证。
3.加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改革发展
配合中国气象局关于省级科研所改革发展举措,积极做好改革试点。根据现有工作基础,梳理研究方向,统筹省局各种资源,加大支持力度,集中力量将交通气象、雷达气象发展为特色领域,重点解决特色领域业务服务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提高研究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科研与业务人员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机制,直接承担省局基本业务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科技攻关任务,组建专门队伍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改善基础条件和人才队伍结构,建设特色领域创新团队,将其建成具有江苏地方特色、学科优势突出、科研力量相对集中、有较强开发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气象科技创新基地。
(三)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1.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气象科技管理体制
健全气象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管理体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化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组织,确保科研活动围绕业务发展需求有序开展,建立重大科研项目申报专家咨询制度,努力提高申报项目的质量与命中率。针对不同层次科研人才,建立分类管理的省级科研项目立项制度,分别设立省级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以及预报员总结专项,面向全国设立北极阁雷达基金。做好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进度管理、经费管理,明确各类科研项目和专项经费的绩效目标,建立追踪问效机制。健全气象科技项目的管理体制,实行科研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和气象业务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总师技术负责制,推行课题制管理,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以成果知识产权化为导向,将授权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标准规范等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考核指标,催生科技成果固化,为推广创造条件。实行科技成果定期发布制度,建立科技成果信息转化与共享平台,实时收集,定期公开。
制定和落实有利于气象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推进对外科技合作,开发和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积极合理引进技术;制定重大国内、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设立合作基金,为省内外人才参与我省气象科技发展创造条件,促进我省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与省内资源、国家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省局科技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注重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制定有利于我省气象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
完善省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体系。加强气象科技成果的业务试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由业务人员与研究人员联合组建科技成果中试队伍,负责科研成果业务应用试验。规范科技成果向业务的转化,逐步实行科技成果的业务准入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落实经费、人员,明确责任。建立、完善气象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和科技成果发布制度,应用气象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和气象科技成果共享平台,促进气象科技成果的交流。设立成果转化专项计划,对成果的转化研究予以持续的经费支持,提升成果的成熟度。
完善省气象科技培训体系。逐步构建由气象教育和培训机构、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训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开放式气象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省级培训中心建设,适应培养气象高层次骨干人才需求。进一步深化局校、局院(所)合作,依托高校、综合培训基地、远程教育平台各类培训资源,实现教育和培训资源的集约和共享,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推进基层台站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保证基层台站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气象现代化建设、业务发展同步进行并适度超前。
2.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良性运行机制
建立全省气象科技创新稳定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稳定增加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设立省局专项课题经费、科研基金、青年基金、雷达实验室开放基金,市局自立课题经费,在重大气象现代化建设工程项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经费用于相配套科研与技术开发,从而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步伐。积极争取各类科技项目,进一步加强同中国气象局、省科技厅等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联合部门内外的科技力量,积极争取各相关部门对气象科技工作的经费支持,增加科技创新工作所需科研设备等基建投资和项目经费;积极争取社会对气象科研与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设立科技专项经费,规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江苏省气象科技奖励办法》,对在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大奖励力度,增加奖励的覆盖面,从科技成果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和业务应用、科技论文质量等多角度建立完善奖励制度,鼓励各单位制定奖励的配套制度。建立实用业务开发工作奖励制度,对虽不属科研项目但对业务能力建设发挥切实作用的业务开发成果进行奖励。建立科技服务与产业中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和对产业化有贡献的人员。
健全业务科研人员交流机制。加强省级的科技业务培训平台建设,实现科研与业务人员之间的便捷交流。确保科研人员有一定的时间参加业务活动,了解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和气象业务的难点问题,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认识。业务人员有一定的时间进行业务总结和科研工作,从业务需求中提炼科学问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科技成果与方法。通过人员交流,建立科研开发、成果业务调试、成果业务检验和改进以及人员培训等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科研与业务的紧密结合。
建立健全开放合作机制。加强本省气象部门内部的融合,打破各地市、省直属单位原有的相对封闭的科技开发模式,实现相互开放,互取所长,资源共享,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加强上下合作和省际科技合作,建立与中国气象局科研机构及先进省份长期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营造良好的上下合作和省际科技合作环境,大力促进我省气象科技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加强与国际科技合作,在国际气象合作领域的各项基本准则框架范围,支持开展国际气象服务技术交流,争取参与大型国际科技计划。积极开展局校和局企合作,充分发挥我省气象高地的优势,利用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师资队伍、学科优势和实验室等条件,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提高我省气象部门重大气象业务和服务项目建设的科技水平。

  •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