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局网站 > 苏州市 > 新闻资讯 > 气象要闻

凝心聚力担使命 笃行不怠启新程
——政府工作报告在气象干部职工中引起热烈反响

发布日期:2024-03-11 13:58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回顾过去一年主要工作成就,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政府工作任务。

在开幕会现场聆听报告的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第五年,也是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气象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聚焦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基础业务能力、高水平人才支撑和高质效保安全、高质效助发展、高质效促治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形成气象赋能的新质生产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气象新篇章。

报告提出,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这让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亚伟更感责任重大,他表示将更加主动融入国家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在推进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中紧紧扭住高质效保安全这一关键,全力防范应对极端天气气候风险,健全以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推动全国数字化、场景化、移动式决策气象服务支撑能力提档升级,提升高级别气象预警“叫应”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做实做优递进式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地方综合防灾减灾指挥调度工作体系。

报告明确,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范应对,加强气象服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主任龚建东表示,气象部门从气象科技、气象服务等方面强化工作职责,主动担当作为,是对报告中要求的具体实践。他表示,数值预报在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领域中大有可为,将带领团队不断推动我国数值预报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准确精细的天气预报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全。作为一线气象工作者,我将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坚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映龙说。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社会大局稳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极大地提振了信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表示,报告中可以感受到气象科技和气象服务越来越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方方面面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技关键核心技术水平,锚定‘十四五’目标,勇攀气象科技高峰。”

报告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安徽,气象部门正在大力推动量子技术融合应用。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处长胡五九指出,当前该局正加快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与气象探测技术融合,探索量子计算在气象人工智能大模型等若干气象专题领域的初步应用,下一阶段,将继续强化应用支撑能力建设,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提供技术支撑。在河北,雄安新区气象局副局长花家嘉对报告提出的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等内容感触颇深。他表示,今年将全力推动雄安气象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建设,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为攻克气象核心关键技术增添新动能,汇聚更多创新力量助力雄安新区发展。

报告介绍,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当前,北京市门头沟区气象局正在组织实施“北京市‘23·7’重灾区气象站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区气象局局长李艳表示,将补足短板,全面提升气象智慧观测和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天津市武清区气象局局长姚巍也表示,将全力以赴开展国债项目“武清区汛情监测能力提升与应急气象保障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风险防范和灾后救援保障能力,提升海河流域防汛抗旱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报告肯定了过去一年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成果,并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提出要求,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鼓舞了信心。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表示,将通过推进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与气候业务的深度融合应用,不断提升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和战略研究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夯实“双碳”目标下的气候变化适应、减缓和全球气候治理科技储备。

“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等,对能源气象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风能太阳能中心主任姚锦烽表示,将与国家能源局推动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普查,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决策支撑,持续优化能源保供服务,以“一企一策”提高气象服务能源大基地、外送通道等重点场景的精细化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天气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对报告中提及乡村振兴的表述印象深刻。他表示,将带领团队瞄准报告中提出的“今年粮食产量要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目标,持续强化为农气象服务,开展基于位置、基于影响的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帮助农民强化对灾害性天气尤其是强对流天气的防范应对,助力农业丰产丰收。

“报告高屋建瓴、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振奋人心。”中国气象局挂职干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委常委、副县长槐杨说,将结合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和突泉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谋划好今年的帮扶工作,进一步擦亮气象科技帮扶“金字招牌”,更好发挥气象防灾减灾和为农气象服务作用。

“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责任越来越重。报告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方向更加明确,肩上担子更重了。”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正研级高工张志红指出,全省气象部门持续致力于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服务,已初步建立起高标准农田农业气象监测体系,今年将继续强化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建设。

报告提出,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贵州省气象数据中心工程师汤天然说,近年来,该省气象部门积极探索推动气象数据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了覆盖能源、交通、矿产、文旅等行业的30余个“数据要素×气象服务”应用场景,下一步将持续健全数据基础制度,探索出气象数据价值释放的“贵州路径”。

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哈尔滨市气象台台长赵广娜认为报告提出的“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等内容很应景,“我们将充分借鉴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气象服务保障经验,为擦亮哈尔滨城市名片贡献气象力量。”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